王紀芬 張文亮
【摘要】計算數學既能夠讓學生增強四則運算的正確性,也能讓學生按照數據特點,正確認識運算性質與運算定律。通過靈活、合理的計算過程和計算方式來簡便計算,既提高了學生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也增強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靈敏性,進而全面提高小學生數學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 數學 計算能力
生活中處處需要計算,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其學習數學的基礎條件與基本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計算能力是小學階段數學教育的重要任務。如何提高學生計算能力,讓他們合理、靈活、迅速、正確地開展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考慮及研究的問題。下面筆者對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進行了探討。
一、發(fā)現(xiàn)問題、提高認識
小學數學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計算的重要性,及時發(fā)現(xiàn)計算過程中的問題。先讓學生將自己在計算時經常出現(xiàn)的錯誤單獨進行搜集,也可以小組共同尋找,然后上交錯題記錄和錯題原因,看哪位同學找得認真、準確。整理后發(fā)現(xiàn),錯誤集中在五個方面:題目抄寫錯誤、字跡潦草;列豎式時沒有將數位對齊;不打草稿直接計算;因為局部計算錯誤而造成全題錯誤;算題時粗心大意,看錯或寫錯數字。筆者認為導致出現(xiàn)上述問題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學生心理、生理沒有發(fā)展成熟,其二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前者是自然成長必經的過程,而后者則需要運用相應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培訓。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求學生規(guī)范格式、工整書寫,計算題目中的運算符號、小數點、數字都要數位對齊、工整規(guī)范,做到條理清晰。另外,要根據題目差異和學生的不同,對錯題進行講解,如果大多數學生都出現(xiàn)一種錯誤,要在課堂上做集中講解;如果是基礎差的學生出現(xiàn)錯誤,教師要重視課后輔導,幫助學生記憶和思考計算方法,防止再出現(xiàn)相同錯誤。教師要幫助所有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點,也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口算、簡算及估算的能力
(一)提高口算能力
教師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尤其要注重口算訓練,口算是簡算與估算的基礎,也是計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口算能力,可以提高他們的筆算能力,進而增強數學計算的準確度。重視口算要掌握方法,如通過乘法分配率、湊十法來口算,運用技巧提高四則混合運算的能力。另外要重視課堂訓練,夯實學生基礎,如讓學生熟記乘法口訣,一位數加減法,帶分數與假分數的互化,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部分計量單位進率,3.14乘1-9的值。借助訓練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其口算能力。
(二)培養(yǎng)簡算和估算能力
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能力,可以增強學生的數感,所以,數學計算中估算的作用很重要。教師要將估算的意識逐步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估算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分析自己計算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思考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并重視驗算,進而有效減少計算中的錯誤,并提高計算的質量。如在計算51x595時,讓學生估算答案中積的位數和大概數值,則不會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偏差。在簡算6.52x10.3時,學生容易出現(xiàn)6.52x10.3=6.52x(10.3-0.3)的錯誤,在課堂上啟發(fā)學生對6.52x10.3進行分析,兩個數分別是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其積則是3位小數,最后一位2x3=6,則積的最后一位是6,進而了解到簡算的答案是錯誤的。教師再對錯誤原因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幫助學生了解算理,重視筆算
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要教會學生認識算理,讓學生既知道算法也知道算理,讓數學教學更加活潑生動,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熱情,全面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另外,在分析時要讓學生透徹地理解計算方法,能熟練地將計算方法運用到計算中。讓學生了解算理、正確運用計算方法后,教師在設計課堂及課后練習題時,就要重點考慮怎樣通過筆算來提高學生計算水平,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練習
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學習到的知識能夠很快理解,但面對綜合性較強的計算題時,學生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表明學生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所以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根據學生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題目開展重點訓練,引導學生明白知識的本質。例如,計算7500÷25x4時,部分學生算成7500÷25x4=7500÷100=75;計算136-26+74時,受“湊整”強信息干擾,有的學生會算成136-26+74=136-100=36;計算6x3÷6x3時,受“相同的數相除得1”強信息的干擾,大部分學生把此題錯誤地算成6x3÷6x3=(6x3)÷(6x3)=1。因此,筆者認為加強筆算和審題習慣的培養(yǎng)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設計練習時要考慮題目的趣味性
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練習,要選擇具有新意的練習題型與練習方式,杜絕出現(xiàn)呆板、單調的模式。另外也可以按照學生的年齡及心理要求,設計出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題目,增強題目的新鮮性和趣味性,調動學生計算的積極性,進而有效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教師要認識到計算數學的教學是長期而復雜的,提高學生計算水平也要循序漸進。在教學中要逐步滲透算理,重視練習,進而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有效地提高學生計算水平。
小學生數學成績與其計算速度和計算準確性有直接關系,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形成合理、靈活、迅速、正確計算的能力,并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中,既重視對學生基本技能進行訓練,也重視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教師要努力探索,在工作實踐是逐步完善教學方式,深入研究計算題中存在的能力因素,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與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