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世全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第三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中是這樣表述的:“閱讀簡單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狈沁B續(xù)性文本由此走進了教師的視野。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中對非連續(xù)性文本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摸索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教學內容的確定
(一)串珠引線
在教材中,分連續(xù)性文本就像珠子似的散落各處,需要教師細細地找尋拾得,然后串珠引線,才能讓它們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比如課文目錄、課文插圖、每單元前面的“導語”以及文后的“資料袋”或“閱讀鏈接”等。對于每一冊的課文目錄,可以讓它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首先是激趣。在孩子們剛剛領到新書時,讓孩子跟隨著目錄,熟悉本學期要學的課文,適時開展“看課題猜猜內容”的活動。學生瀏覽了一遍目錄,仿佛是游覽了語文的百花園,自然也就激起了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其次是鞏固。學完一冊課本,內容很多,如何讓孩子牢固地掌握呢?這時候,目錄便可以派上大用場了,可以讓學生邊看目錄回憶,邊把一些要點記在筆記本上,這樣就加深了印象。另外,學完了課文后,還可以讓學生根據目錄對全冊的課文進行重組,如按人物歸類、按景物歸類、按照寫作順序歸類等等。學生在尋找、發(fā)現、總結中鞏固、提高,這不正是課文目錄發(fā)揮的最大效用嗎?
(二)適度拓展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在課前或課后指導學生搜集非連續(xù)性文本資料,組織學生開展學習交流,培養(yǎng)閱讀能力。比如,在學習《花鐘》《蜜蜂》這一類的科普小品文時,可以增補相應的圖片、數據等。如《花鐘》一課,在學生品讀了第一段優(yōu)美的語言后,就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制作”一個花鐘,將其非常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然后請孩子們配以簡潔的文字表述,這樣既落實了知識點,又增強了趣味性。其實,不僅僅是一些說明性文章可以配以圖表數據,讓學生在鮮明的數據和形象的圖表中感受事物的特點,在其他的文章中同樣也非常適用。比如,在學習《一夜的工作》時,為了讓孩子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敬愛的周總理工作的勞苦,教師不僅僅讓孩子在文中細細感悟周總理通宵達旦細心審閱文件的形象,還要適時地把“資料袋”中的《周總理的一天》補充進去,這樣無須多說,孩子們看到周總理一天的工作記錄單,便會深深地感動了。因此,非連續(xù)文本的適度增補,讓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教學效果更佳。
(三)有效遷移
其實,孩子對非連續(xù)性文本并不陌生,他們在學習數學、科學學科時都已經接觸到了。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數學、科學等學科這些“他山之石”來“攻”語文學科這塊“玉”。比如在學習《詹天佑》這一篇課文時,對于文中介紹詹天佑“開鑿隧道的兩種辦法”段落的學習,我就讓孩子們運用數學課中學到的知識,嘗試畫出示意圖,引導孩子們關注文中的“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在準確地理解文字的基礎上,正確地畫出示意圖。然后再根據示意圖區(qū)分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采用的方法不同,從而體會詹天佑杰出的才能。
二、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方法的引導
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主要體現為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評價信息的能力,要考察的是學生根據材料提供的線索和情境獲取、分析和解釋信息,對新信息做出判斷和評價的能力??梢?,所要達成的目標不同,這也就決定了閱讀策略是有所區(qū)別的。在教學非連續(xù)性文本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學生閱讀上的引導:
(一)細心發(fā)現
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首先教會學生的是要從中發(fā)現有價值的信息。如閱讀圖表時,讓孩子首先去關注標題,從標題中獲取主題信息,如標題為《同學眼中的家長教育方法》的統(tǒng)計圖表,標題就告訴我們,文本提供的是同學眼中的家長教育方法;然后,引導孩子看清分類、圖例,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內容便是家長不同的教育方法;最后讀數據,統(tǒng)計圖表以數據或箭頭反映問題,閱讀時要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從中得出結論。獲取信息,發(fā)現有價值的信息是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第一步。
(二)學會整合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要接觸到旅游游覽路線圖、各種用品的說明書等,往往會呈現許多條信息,這時候就需要讀者不僅發(fā)現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對信息進行整合,加以分析。在六年級下的復習課中有一課《看說明書做玩具小臺燈》,我覺得這應該放在五年級學習更好,于是,我把這個內容提到前面來教,因為這一課正好教會孩子如何學會閱讀說明書,同時也讓學生明白說明書表達不清會導致做法錯誤。學習本課之后,不僅使學生會閱讀說明書,而且對說明書的編寫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引導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多實踐,嘗試著去閱讀說明書、示意圖等圖標和文字相結合的非連續(xù)性文本,學會整合其中的信息。
(三)嘗試推論
在學會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去推出結論。比如圖表《同學眼中的家長的教育方法》后面有這樣三個問題:從圖中你能看出現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嗎?你認為你的父母是屬于哪一種?請你就家庭教育給家長提一條合理的建議。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指導學生讀圖,學會發(fā)現有用的信息,接著進行比較分析,最后做出自己的準確判斷。學生發(fā)現,家庭教育中雖然家長的“引導”占主導地位,可是,“訓斥”的現象也較為普遍,“放任不管”的比例也不容忽視,因此現代家庭的教育方式還是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問題,然后再結合自身的實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讓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更加密切了,它為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非連續(xù)性文本教學會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