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琳琳 / 66393部隊石家莊干休所
淺談加強老年內分泌代謝病防治
儲琳琳 / 66393部隊石家莊干休所
老年內分泌代謝病發(fā)病率高,臨床特點獨特,防治策略更復雜。本文首先說明了老年期內分泌代寫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然后分析了常見老年內分泌代謝病的臨床特點,最后闡述了加強老年內分泌代謝病防治的措施。
老年;內分泌代謝;糖尿??;甲狀腺;藥物
(一)下丘腦
局部血供減少、重量減輕;各種激素釋放、分泌減少和作用減弱。
(二)垂體
ACTH、TSH、LH無改變,F(xiàn)SH、PRL分泌增加,GH、ADH分泌減少。
(三)甲狀腺素與甲狀旁腺素
重量減少,腺體合成與分泌激素減少和組織分解激素減少,T3降低,腎臟對PTH的敏感性降低,使活化維生素D3生成減少;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對PTH的敏感性提高,促進骨吸收,從而導致老年骨質疏松。
(四)腎上腺
皮質以纖維化為特征的退行性變,對ACTH的反應性下降,皮質醇、醛固酮、性激素生成減少。
(五)性腺
卵巢萎縮,雌激素水平降低,睪丸萎縮變小,雄激素水平降低。
(六)胰島、胰島素及胰島素受體
胰島素水平無下降,但受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糖耐量進行性下降;應急狀態(tài)下易發(fā)生應激性血糖升高、糖尿病或糖尿病的急性并發(fā)癥。
(一)老年糖尿病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隨著年齡增長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國外報告,在65歲以上人群中,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損(IGT)者占10%~20%。 2015年國內調查顯示, 60歲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為10.1%,IGT患病率為12.1%。
老年糖尿病起病緩慢,診斷時多無癥狀;老年糖尿病癥狀為非特異性;少數以并發(fā)癥為首發(fā)表現(xiàn);老年糖尿病,常伴多代謝異常;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耐受性差。
(二)老年代謝綜合征
代謝綜合征(MS)是以胰島素抵抗(IR)為核心,引發(fā)糖、脂等代謝異常的綜合征,臨床上表現(xiàn)為中心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
老年代謝綜合征(MS)患病率高,有家族聚集性,代謝綜合征的候選基因有β腎上腺素能受體、脂肪酸結合蛋白2、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等基因。BMI、腹圍是老年人MS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老年MS合并糖尿病多見。
(三)老年甲狀腺疾病
老年人甲狀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減)、亞臨床甲亢、亞臨床甲減、甲狀腺結節(jié)及甲狀腺癌。
老年甲亢首發(fā)癥狀復雜多變:心血管系統(tǒng)表現(xiàn)心律失常、心衰、心臟增大等;常見淡漠、嘔吐及粘液性水腫。眼征、甲狀腺腫和高代謝癥狀表現(xiàn)少。具有誤診率高、合并癥多、同時罹患甲狀腺其他疾病發(fā)生率高的特點。
老年甲減起病隱匿,亞臨床型發(fā)病率高,早期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數月或數年后方出現(xiàn)典型癥狀,臨床易誤診。
(一)老年糖尿病的防治
老年糖尿病的治療策略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首先力薦早查(高危人群的定期糖尿病篩查)、早防(起始于糖尿病前期的生活方式干預)、早治(有條件早啟動口服降糖藥治療,適時聯(lián)合基礎胰島素治療,及早控制高血糖)原則,爭取長期獲益;
其二,需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制定個性化的治療目標;
第三,治療時不僅關注血糖的控制,還要全面控制心血管病變危險因素;
第四,兼顧獲益和風險,注意保護臟器功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一般情況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標準建議放寬至<140/85mmHg,合并慢性腎臟病變(CKD)白蛋白尿的患者仍以<130/80mmHg為宜,但不希望<110/70mmHg。血尿酸建議控制在<360μ mol/L。
表1 老年糖尿病HbA1c控制標準
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僅疾病狀態(tài)差別很大,對糖尿病治療的認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差很大,總體血糖控制水平不佳。作為慢性進展性疾病,提高患者自己防病治病的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舉措,在老年人群也不例外。包括加強糖尿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安排隨診計劃,提高患者和/或協(xié)助者的治療依從性,爭取更多獲益。
(二)老年代謝綜合征的防治
1.調整生活方式。
首先是運動減肥,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學合理膳食,減少脂肪,尤其是內臟脂肪。
當節(jié)制飲食,運動減肥效果不理想時,可考慮應用奧司他丁等藥物減肥,但飲食控制和運用治療仍是治療代謝綜合征的基礎。
2.控制血糖和改善胰島素抵抗。
老年人糖尿病發(fā)病率增高,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刂聘哐鞘侵委熖悄虿〉闹匾h(huán)節(jié),可選用磺脲類、雙胍類或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
3.糾正高脂血癥。
針對此類患者首先應糾正其生活方式,如低脂飲食、運動鍛煉、戒煙、行為糾正等。限制碳水化合物和熱量的攝入對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十分有效。對于有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降脂治療是必須的。常用的藥物有他汀類藥物,煙酸脂類藥物等。
4.控制血壓。
對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壓應嚴格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以更有效阻止腎病進展和降低心血管病發(fā)生的危險。
(三)老年甲狀腺疾病的防治原則
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是次選方法,且應首選肝臟毒性較小的甲巰咪唑。硫酰胺類抗甲狀腺藥物是治療碘致甲亢的1型甲狀腺毒癥的選擇,可通過抑制甲狀腺攝碘率來增加硫酰胺類抗甲狀腺藥物的反應。胺碘酮誘導的2型甲狀腺毒癥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因可表現(xiàn)出嚴重癥狀而需要干預,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胺碘酮的患者往往有潛在的心臟疾病而不能耐受甲狀腺毒癥。這些情況下,糖皮質激素是最好的選擇。
老年人甲亢選擇手術治療較少,由于老年患者外科并發(fā)癥的風險,外科手術一般用于有同位素131I治療禁忌、懷疑惡性腫瘤及大的甲狀腺腫有壓迫癥狀者。對于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而難以耐受手術和甲亢未控制的老人禁忌手術治療。
老年甲減患者的藥物治療首選左旋甲狀腺素,由于老年人更易伴有心臟疾病或其危險因素,因此建議起始低劑量之后逐漸加量的方法,在調整劑量之前應該評估心功能,注意監(jiān)測心率,避免心動過速。L-T4的替代劑量平均約1.6 ug/kg。老年患者需比年輕患者劑量低約20-30%,起始劑量25ug,每4-6周上調劑量,直至TSH達到正常范圍,最終LT4劑量低于年輕患者。無心血管疾病及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可從較大劑量開始,有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精神改變的老年患者,L-T4可減量并需數月時間逐漸增加。
綜上,開展老年內分泌代謝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加強老年內分泌代謝病的防治,對保障老年人群健康及建立和諧社會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對促進內分泌代謝病學科的發(fā)展也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1]閆雙通.老年甲狀旁腺功能異常診治特點[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08).
[2]王先令.老年腺垂體功能減退癥診治特點[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