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潘玉婷
如根須深扎大地般安穩(wěn)
文_潘玉婷
前段時間回家,約了老爸一起在家看電影—炒一盤他拿手的酸辣土豆絲,倒兩杯冰鎮(zhèn)啤酒,咣當一碰杯,就可以按下播放鍵了。
我倆都挺懷念這事。
過去不知道怎么定位,現(xiàn)在可以說我爸是個資深影迷。從上小學開始,周末我就常常跟著他去馬路對面的影碟店租碟看,從周星馳的喜劇到《奪寶奇兵》之類的歐美大片,我被動地閱片無數(shù)。不過那會兒我的腦力有限,加上我爸熱衷于“燒腦片”,所以基本上是他看一遍,給我分析一遍,我再去學校跟同桌分享一遍,寫的作文倒是常被老師夸想象力豐富。
這項活動在我考上大學那年結(jié)束了。一來我只有寒暑假才回家,晚上常常是約了朋友在外面玩,沒時間陪老爸看電影;二來那會兒大家都熱衷于去電影院,家庭放映模式太老土,連那家從小店鋪開到店面有兩扇落地窗的影碟店,也在某一天突然就倒閉了。
這幾年我經(jīng)歷了畢業(yè)、工作,開始在媒體行業(yè)摸爬滾打,每天接收各種最新的資訊,生怕落下什么,感覺“快快快”“新新新”很平常,但也常常心生煩躁。
所以,我想約老爸一起在家看場電影。他多年不變的慢節(jié)奏一定能安撫我躁動的心,拿手的酸辣土豆絲也一定能安撫我翻滾的胃。
吃兩口土豆絲,喝兩口啤酒,再往沙發(fā)里一窩,我立馬找到了當年的感覺。
我一臉興奮地選了幾部“燒腦片”,沒想到我爸一臉驚恐地說:“不不不,看個玄幻劇,我就愛看那種神神道道的,科幻片太費腦子?!闭f完,他開始嫻熟地搜索起來。
劇情轉(zhuǎn)換好快。在回家的列車上,我一次次望向窗外,在心里醞釀著一場感人的“久別重逢”,他竟然跟我說他要看玄幻??!
這下?lián)Q我一臉驚恐了,在我沒約他的這些年里,他原來也沒閑著,成功地與時俱進了。爸,我錯怪你了,我竟然還以為你是那個如不能從流,離群而居,自成一族的男人。
我有些失落,也有些震驚—他成長得太“合理”了。
如我爸,我們也從很早以前就不能靜下心來看一部費腦的電影了,我們太“愛惜”自己的大腦,不愿意讓它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受一點兒累,可以賞,不能想。我們喜歡段子手,喜歡“哈哈哈”,喜歡別人的人生經(jīng)驗沖泡的“濃雞湯”。
可有時你也不爽,你發(fā)現(xiàn)一思考嚴肅的話題腦殼就咔咔響,好像這家伙變異了,真的銹了;你看英劇,然后鄙視看美劇、日劇、韓劇、國產(chǎn)劇的,但你心知肚明,還是要熱鬧;你加了十幾個微信公眾號,深扒明星八卦和告訴你怎么“買買買”的內(nèi)容,你看完了還嫌不夠,有用的“干貨”卻點不下去手;你說閱讀習慣變了,紙質(zhì)書都已經(jīng)電子化,誰還捧著書看,但夜深人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是受不了一頁一頁翻閱紙張的冷清……
跟任何工具無關,一直都是我們在自主選擇更為輕松的思考、閱讀,甚至是生活的方式。不過時間長了,我們會困惑、厭倦,反復逃離社交平臺,急需某篇雞湯文正中靶心,緩解焦躁。一切或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味輕盈,內(nèi)心的慌亂更甚。
我想你會想要沉下來,如根須深扎大地般安穩(wěn)。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放慢節(jié)奏,更舍得這皮囊,舍得花費時間與耐心在有價值的事情上。
2017年,這本雜志與它背后的編者,想要與你一起沉靜地思考、閱讀,讓翻閱紙張的嘩嘩聲提醒彼此,我們是可以緩慢而深刻地行走在這大地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