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天驕
替考公司莫囂張 與法相悖需擔責
文/付天驕
在2015年的高考中,因記者臥底而爆出的“江西南昌替考事件”震驚全國,一貫嚴肅、有權威的考試被蒙上了欺騙的陰影。隨著江西省教育考試院嚴查南昌替考事件、規(guī)范考試紀律,此后的諸多考試過程中對考生身份嚴格審查,替考公司無法“發(fā)揮”作用導致與考生簽訂的替考合同不能履行。前不久,某公司以“政策變化查得緊、找不到槍手”為由取消了和考生簽訂的替考合約,在考生損失巨大無奈報警后,替考公司承認考試是通過槍手替考,并稱“隨便你怎么告”。公眾在氣憤替考公司此種囂張態(tài)度的同時不禁會產生疑問,替考是違反考試紀律規(guī)范的嚴重不誠信行為,是對考試公平性、權威性的肆意踐踏,難道法律在面對違反考試秩序行為時不能有所作為嗎,替考公司公然從事替考服務也不違反相關法律嗎?
“替考合約”一般是指相關公司或個人與即將參加考試的考生簽訂的,不需要考生親自參加而由他人代替完成考試的協議,具有合同的外觀。然而,替考合約雖已訂立但因其具有嚴重的欺騙性且擾亂了社會秩序而不是依照我國法律規(guī)定生效的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規(guī)定,合同生效的實質要件包括3個方面:第一,行為人在締結合約時需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第二,締約各方需意思表示真實;第三,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其中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方面,既包括合同內容也包括合同目的,也就是合同條款的內容和合同最終想達成的目標也不能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以上3個實質要件需要同時具備才能使合同依法生效。替考合約簽訂者雖然具備相應民事行為能力,也具有真實意思的表達,但其明顯不符合合同依法生效的第三個要件。
另外,《合同法》第52條規(guī)定了合同無效的具體情形:“……(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有人認為替考合約在法律范疇內屬于合同法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的第三種,
即存在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合同無效。但筆者認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是存在一個合法的外觀和被隱藏的非法行為,替考合約本身就不合法,因此其不屬于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而是嚴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包括損害社會公共秩序和合同內容違反公共道德兩方面。替考合約內容中規(guī)定的通過欺騙的方式由他人代替考試,屬于《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第6條第5項“由他人冒名代替參加考試的”作弊行為,違反了考試應遵守的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違反了考場的正常秩序。所以一般來講,替考合同屬于因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而無效的合同。
“取消”合同一般是指單方或雙方解除合同,需要在合同有效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替考合同因屬于無效合同,其自始至終、當然的、確定的無效,無法按照簽約公司和考生的意愿發(fā)生相應的法律后果,因此也談不上“取消”。根據《合同法》第58條的規(guī)定,合同無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返還,不能返還或沒必要返還的應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對方因此所受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各自承擔相應責任。也就是說需要通過返還財產、折價補償、賠償損失等方式來盡量恢復合同未簽訂時的狀態(tài)。簽訂了替考合約的考生,可以到法院起訴確認合同無效,由法官調查清楚事實,并根據所簽合同的具體內容依法適用法律來判斷合同是否為無效合同、雙方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過錯程度如何。法律在此方面是有所作為的,確實可以“隨便告”,通過訴訟來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
我國刑法本沒有組織替考者和替考人員構成犯罪的規(guī)定。對于組織替考者,如果有收取他人錢財偽造相關證件的行為的,可能涉嫌偽造身份證罪、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在某些特殊考試中組織替考的,存在按照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處理的情況。對于替考人員,一般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guī)定予以行政處罰。組織替考和替考行為都不構成刑事犯罪。
然而伴隨著近幾年來替考現象的頻繁出現,替考公司的猖狂行為,嚴重影響了我國各項考試的秩序。組織替考行為和替考行為入罪的必要性也越來越大。為解決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適應預防和懲治犯罪的需要,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該修正案于2015年11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一大亮點是懲治違反誠實信用的行為,在刑法中增加了第284條之一,規(guī)定了“在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該條第2款、第3款規(guī)定了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以及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1款規(guī)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也按照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刑罰處罰?!按嫠嘶蛘咦屗舜孀约簠⒓拥谝豢钜?guī)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币来?,在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考試中,作弊行為,幫助組織作弊的行為,非法出售試題、答案行為,替考行為以及讓他人替自己考試的行為都被我國刑法評價為刑事違法行為,將涉嫌刑事犯罪。
我國民法尊重意思自治,然而意思自治是以合法為前提的,違反民法誠實信用基本原則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意思自治是與法治精神相悖的。替考合約當然的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組織替考和替考行為觸犯了我國刑法,因此替考公司即使再囂張也需要對其作出的與法相悖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