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倩 穆志龍 焦富勇
陜西省人民醫(yī)院兒童病院(西安 710068)
?
△通訊作者
中藥外用貼劑治療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36例
牛 倩 穆志龍 焦富勇△
陜西省人民醫(yī)院兒童病院(西安 710068)
目的:觀察外用中藥貼劑治療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多發(fā)性抽動患兒36例,根據(jù)患者入院順序及家屬意愿,將患者分為兩組,一組實驗組,一組對照組。實驗組采用中藥貼劑治療;對照組采用氟哌啶醇治療。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10例,治療有效的7例,總有效率達94.4%;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的為5例,治療有效的7例,總有效率66.7%,兩組存在明顯差異。結論:該中藥外用貼劑治療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有較好療效。
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 TS) ,是一種以頭面部、軀干、四肢的多發(fā)性肌肉抽動和(或) 發(fā)聲抽動為主要癥狀的兒科常見疾病,多表現(xiàn)為擠眉眨眼,多動、穢語、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佳等,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重視。目前西藥治療有效率為70%~80%[1],但不良反應較多,患兒的耐受性較差,有20%~30%的患兒可能因不能耐受藥物不良反應而終止治療[2]。近年來,中醫(yī)治療抽動癥在臨床上受到廣泛關注,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且其不良反應小,遠期復發(fā)率低[3]。2015年2月至2016年 2月我們采用自制中藥外用貼劑治療多發(fā)性抽動癥患兒36例,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統(tǒng)計2015年2月至2016男2月期間,本院門診收治的多發(fā)性抽動癥患兒36例,根據(jù)患者入院順序及家屬意愿,將患者分為兩組,一組實驗組,一組對照組。實驗組18例,患者采用中藥貼劑治療,其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8例,患者平均年齡6.6±2.7歲。對照組18例,患者采用氟哌啶醇治療,其中男患者11例,女患者7例,患者平均年齡(6.5±2.8)歲,組間差異P>0.05。病程6~18個月,依據(jù)ICD-10中的抽動-穢語綜合征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治療方法 中藥貼劑的制備方法:稱取吳茱萸、黃連若干,磨成粉,按1∶1混合,加入適量醫(yī)用凡士林,攪拌成膏狀,將醫(yī)用膠布剪成直徑5cm圓片,中間放置1g壓成直徑1.8~2cm。治療組:將上述制備得到的外用中藥貼劑貼在雙側涌泉穴和大椎穴,各穴位每日1貼,24h更換,10d為1個療程。對照組:患兒口服氟哌啶醇進行治療,0.5mg/次,睡前服用,10d為1個療程,兩組均治療4個療程。健康教育:教育家長正確對待患兒的病情,不可過分呵斥、謾罵、甚至出手嚇唬動手等進行制止,教會家長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意忽視的方法,調整家長的心理等。
療效標準 痊愈:抽動、穢語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臨床癥狀減分率≥90%;顯效:抽動、穢語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好轉,減分率≥60%;有效:抽動、穢語臨床癥狀和體征減分率≥30%;無效:抽動、穢語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不明顯,或無變化。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取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表示;計量資料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治療結果 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效果顯著10例,有效的7例,總有效率達94.4%;對照組效果顯著為5例,有效的7例,總有效率66.7%,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χ2=7.1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討 論 臨床研究表明,氟哌啶醇敏感性高,患兒經(jīng)該藥物治療后可緩解抽動癥狀,但其依賴性強,不良反應大,需用安坦對抗其不良反應;用泰必利、丙戊酸鈉治療本病,長期應用多因錐體外系反應等副作用不能持久治療[4]??蓸范▽Τ閯佑忻黠@療效外,對抽動伴發(fā)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也有效,但存在疲勞、口干、過敏、眩暈、頭痛和失眠[5]。托吡酯治療抽動-穢語綜合征能夠迅速控制癥狀,但仍可會導致理解力變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困難、言語不流暢、找詞困難等不良反應,還可引起頭暈、頭痛、嗜睡、遺尿、少汗、疲勞等,對學齡兒童的學習功能及日常生活有一定影響[6]。TS 屬中醫(yī)學慢驚風、振掉、癌疚等范疇,病因歸為肝常有余,脾虛痰盛,病機為肝風內(nèi)動,痰火擾心,病位在肝、脾、心、腎。目前,治療TS 尚無特效藥物。中醫(yī)認為,引起抽動癥發(fā)病之風為內(nèi)風,為肝之陽氣過于亢奮所致,非外來之邪[7]。黃連,為毛莨科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藥性大苦、大寒,歸心、脾、胃、脾、膽、肝、大腸經(jīng);其功效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實。藥性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jīng);其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二者配伍,不僅能清熱燥濕,消腫散結,開郁化滯,又能苦寒軟堅,疏肝解郁,清中焦?jié)駸?,集宣泄于一身,中焦氣機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從而取得陰陽之間的相對的動態(tài)平衡。達到平肝熄風功效。涌泉藥物敷貼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治療失眠、癔病、癲癇、小兒驚風、神經(jīng)性頭痛、遺尿、尿潴留等。大椎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主治熱病、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等多種疾病。通過臨床應用觀察,以中醫(yī)貼劑為主要治療手段有較為可觀的療效,應用中藥外用貼劑,小兒易配合,治療依從性比較高,除少數(shù)患兒中藥貼劑附著處偶有瘙癢外,目前未發(fā)現(xiàn)其他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
[1] 朱曉萌,李安源.抽動-穢語綜合征中西醫(yī)研究進展[J].中醫(yī)學報,2013,26(12):1920-1922.
[2] 竇翠萍.兒童抽動穢語綜合征的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7(14):97-101.
[3] 張來英.多發(fā)性抽動癥的中西醫(yī)治療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10(29):3294.
[4] 杜淑娟,陳 茵.小兒抽動癥合并多動癥的中醫(yī)證治及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yī),2000.21(8):379.
[5] 王 薇.抽動、穢語綜合征臨床藥物治療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10(5):149.
[6] 宋娜煒,張伯興,李冬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臨床觀察 [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5,26(3):259.
[7] 張瑩瑩,許 波,王曼秋,等.鉤藤郁金香湯治療抽動癥障礙70例[J].中醫(yī)藥導報.2013.19(12):139.
(收稿2016-09-12;修回2016-10-22)
多發(fā)性抽動癥/中醫(yī)藥療法 貼劑
R27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