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灤南縣柏各莊鎮(zhèn)初級中學 張麗敏
小議《荷塘月色》中不和諧的音符
河北省灤南縣柏各莊鎮(zhèn)初級中學 張麗敏
《荷塘月色》作為散文的經(jīng)典,雖歷久而不衰,文中淡淡的愁緒是難以掩飾的?!斑@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熱鬧的是他們,我什么也沒有”,“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幾句猶如文章中不和諧的音符,躍然紙上。本文深刻剖析了這幾個不和諧音符的產(chǎn)生之因,讓我們了解了當時的寫作背景和朱自清先生當時所處環(huán)境,從而更深刻理解朱自清先生的人格之美。
荷塘月色 不和諧 音符
讀《荷塘月色》,如同聆聽梵婀玲上的奏著的名曲,總是讓人蕩氣回腸。而每次重溫,總能從優(yōu)美的旋律中聽出幾個不和諧的音符?!盁狒[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其頹唐無奈之情顯而易見,似與荷塘的幽靜、素淡很不和諧。而細細品味,這幾個不和諧的音符不但沒有破壞整支曲子的完美,反而像幾粒味精,使這篇文章更讓人回味無窮。同時也正是這幾個不和諧的音符使一代散文宗師的思想、道路的選擇顯露無疑。
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和諧的音符呢?首先讓我們看文章的開頭:“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卻又不言其因。我們從朱自清夫人陳竹隱的有關(guān)回憶可推知一二:“大革命失敗了,蔣介石統(tǒng)治了全國,佩弦當時沒有找到正確的出路,四顧茫然,‘覺得心上的陰影越來越大’?!?/p>
遠在南方的政變已使朱自清愁云滿腹;近在眼前的反動派的倒行逆施更令他憂心忡忡。大軍閥張作霖盤踞在北京,反革命氣焰甚囂張,殺害了李大釗后,又成立了反動軍閥政府,進行赤裸裸的軍事獨裁統(tǒng)治。之后,又取消北大,改名為京師大學,干涉校政,對學界的壓迫日深。
國難當頭,學界受控,朱自清作為一個正直的公民和頭腦清醒的學者,怎能漠然處之?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群眾到執(zhí)政府門前請愿,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犯我國主權(quán),段祺瑞竟命令衛(wèi)兵向請愿群眾開槍,并用大刀鐵棍追打砍殺,打死打傷二百余人,造成屠殺愛國人民的“3.18”慘案。魯迅先生寫文紀念的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學生劉和珍就在這里遇難。為此,朱自清滿懷悲憤的寫下《執(zhí)政府大屠殺記》,直斥其暴行:“……這回的屠殺,死傷之多,過于五卅事件,而且是‘同胞的槍彈’,我們將何以問執(zhí)別人之口!而且在首都的堂堂執(zhí)政府之前,光天化日之下,屠殺之不足,繼之以搶劫、剝尸,這種種獸行,段祺瑞等固可行之而不恤,但我們國民有此無臉的政府,有何以自容于世界!——這正是世界的屈辱呀!”
對反動統(tǒng)治的痛心疾首,對受壓迫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對祖國前途命運的擔憂,這一切都使朱自清那顆火熱的愛國之心難以平靜!
因心無寧日,而賞月觀荷,以借清華園內(nèi)月夜荷塘的寧靜和溫馨來排遣自己內(nèi)心濃的化不開的愁緒。
荷塘月色賞心悅目,蟬鳴蛙叫引人回歸自然。但朱自清并沒有沉湎于有聲有色、動靜相宜的祥和氣氛。他迷離的眼前,晃動著李大釗、劉和珍等革命志士倒于血泊的慘象;滴血的心中,回響著在軍閥鐵蹄踐踏下的貧苦百姓的痛苦呻吟……于是,那鼓噪的蟬鳴蛙叫已不再聲聲入耳:“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p>
“我什么也沒有”這一句,正是《荷塘月色》這篇優(yōu)美樂章中最不和諧的音符。
融情于景,自古有之。然大都水乳交融,含而不露。朱自清是散文高手,何嘗不知,但他憂國憂民之情,身心壓抑之緒郁結(jié)于心,不吐不快。
“我什么也沒有”流露出一個知識分子在風云多變的時代于茫茫夜色之中久久徘徊的孤獨和苦悶。他們周圍沒有暢舒己見的寬松民主的政治環(huán)境;眼前沒有報效祖國的正確出路;身邊沒有志同道合的友人…… 而這一切,作者幾年前在江南時,都曾擁有?!敖蠒r期的朱自清,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影響下,曾經(jīng)以革命民主主義者的姿態(tài)戰(zhàn)斗過、呼喚過;江南有他在1919年寫的《送韓伯畫往俄國》里所歌頌的那樣‘赤裸裸的從大路上向紅云跑去’的革命先驅(qū);江南有他在1922年寫的《曾A.S》中的那樣‘手像火把’、‘眼像波濤’、‘言語如石頭’、‘飛渡洞庭湖’、‘飛度揚子江’、‘要建紅色的天國在地上’的革命志士;江南更有他在1921年寫的《人間》中的許多‘見了荒路中彷徨的我,他親親熱熱地招呼’的革命人民。在蔣介石背叛革命以后,這些革命的先驅(qū)、革命志士和革命人民,正在水深火熱之中苦斗?!?/p>
于是,文中又出現(xiàn)了一個不和諧的音符:“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睘楹蔚胫希康胫系氖裁??這些引人沉思的懸念深化了主題。介于當時的社會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我們不難得出《荷塘月色》一文的寫作目的:揭露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黑暗。明揭之不足,卻美以襯之;借月下荷塘寧靜和諧的自然美,反襯當時白色恐怖籠罩下,時局動蕩,百姓遭殃的社會丑態(tài)。
如此寫作目的,自然要在優(yōu)美的寫景旋律中回蕩著幾個不和諧的音符,不然就難以抒發(fā)其內(nèi)心壓抑太久的郁悶,所以《荷塘月色》這篇美文,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不和諧的音符,才更能打動人心,引起讀者的共鳴,同時也增加了文章的力度,顯示了作者面對白色恐怖,不向反動勢力屈服、勇于泄憤懣于詩文的斗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