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義
?
張春義詩選
張春義
扶筇攀石磴,形勝此無倫。
雉堞雁門矗,人煙馬邑新。
連烽閱今古,一嶺界冬春。
李牧廟猶在,梅花幾度巡。
遺冢踞清幽,江天入望收。
煙云渺南北,草樹自春秋。
分鼎籌前箸,銘功列上流。
一樽人吊罷,爭說借荊州。
乾坤今臘半,一歲又回春。
帶郭梅方吐,沿堤柳未新。
風(fēng)多陽氣動,雪暗暮山顰。
欲赴桃花約,郊園試問津。
萬里飄蓬客路難,尚從字句感辛酸。
亂離歲月居無定,破碎山河劫未闌。
豈直文章驚海內(nèi),獨將名節(jié)著云端。
故園今又斗芳草,準(zhǔn)擬和風(fēng)放眼看。
萬里長城由此量,秦關(guān)百二卸戎裝。
燕山浩浩青峰秀,渤海茫茫鴻雁翔。
雉堞連云天地闊,樓臺映日古今藏。
須知一統(tǒng)金甌外,讎國依然窺漢疆。
鐵鳥片時千里還,銜杯不必疊陽關(guān)。
笑嗔歲月身將老,遙指江湖路尚艱。
物外高情同管鮑,毫端麗賦近楊班。
酒酣偏愛詩酬唱,病句何妨手自刪。
石磴縈回逾百尋,橫云雉堞一登臨。
千峰環(huán)擁分南北,萬里綿連閱古今。
霄漢又聞霜雁度,朔風(fēng)或作玉龍吟。
化工得失杳難問,獨向河山系寸心。
碧蓮夾岸落虹低,盡覽遺碑認(rèn)舊題。
天近九重星拱北,云開五色日平西。
轍痕端可留風(fēng)月,血漬何堪問鼓鼙。
更向侮亡承誡訓(xùn),閑從石柱數(shù)狻猊。
煙波何處吊重瞳,駿馬佳人俱已空。
欲就新醪酹風(fēng)月,還從遺碣嘆英雄。
三千蜀道識韓信,百二秦關(guān)屬沛公。
時不利兮非戰(zhàn)罪,徒教今古話江東。
煙霞長鎖畫堂深,往跡猶存事可尋。
抉目空留吳相恨,臥薪誰識越王心。
秋江疑雨風(fēng)初起,水閣吹簫月欲沉。
更盡炷香遙酹酒,獨憑闌檻寄悲吟。
漳河白浪渺悠悠,往跡如斯不復(fù)留。
古道暮秋初下葉,楚人昔歲此沉舟。
乘風(fēng)夾岸鼓鼙急,落日流霞烽火稠。
子弟八千飛捷日,咸陽已報盡歸劉。
寂寂喬林一徑開,丘墳數(shù)仞沒蒿萊。
遺碑向晚浮煙合,陰嶺初寒過雁哀。
萬里風(fēng)霜歌當(dāng)哭,十年兵火劫成灰。
獨留滿篋驚人句,尚似瑤華散九垓。
霜雁行云任去留,菊籬桂圃各花稠。
露濃不減玉環(huán)艷,妝淡因添西子羞。
十畝青塘荷欲老,一林紅葉霧方收。
夜深閑臥山頭月,自擷繁英入酒甌。
檐溜聲繁高復(fù)低,河溝新漲岸相齊。
云垂四野晴猶隔,足滑半途望欲迷。
紅葉飄零山上下,黃花掩映舍東西。
柴門煮酒勤留客,醉踏落英香作泥。
蕭蕭竹韻換天澄,霽后欄桿久獨憑。
香溢菊籬時墜露,月臨水淀忽疑冰。
空山木落悲工部,故里鱸肥返季鷹。
去雁無情催客老,因嗟系日欠長繩。
星漢初橫玉宇寬,千山云淡瀉銀盤。
光敷石徑三分白,霜染楓林一片丹。
偷藥人飛天已塹,騎鯨客去海生瀾。
每因圓缺牽愁緒,萬里同心約共看。
又值楓林落葉稠,湖山選勝逐清秋。
不妨煮茗臨仙閣,倘有題紅出御溝。
千里水云霜欲下,萬家燈火月初柔。
忽聞舊契居鄰境,擬泛輕舟從子猷。
曠載飄零未有涯,壯心每每付弓蛇。
劇憐受窘唯吾輩,尚喜偷閑近酒家。
老眼欲昏愁物態(tài),白頭新染愧年華。
銜杯更作山公醉,送歲寒鐘忽又撾。
敝褐征塵拂未闌,轉(zhuǎn)蓬今又過邯鄲。
蕭條草木歲初改,暗淡樓臺霧作團。
學(xué)步徒嗟行路窘,鈍錐終愧脫囊難。
半醺惆悵山頭月,乞借盧生一枕安。
燕臺模樣此翻新,勝跡今同寺塔鄰。
臺自風(fēng)摧銷駿骨,寺經(jīng)雨壞走紅塵。
前村幾歲故都內(nèi),旅雁一聲秋水濱。
肯筑黃金尊郭隗,昭王去后復(fù)何人。
客館蕭條聞夜風(fēng),忽驚華發(fā)感飛蓬。
廿年湖海等蕉鹿,萬里雪霜迷塞鴻。
清影半彎描月瘦,閑庭獨步愧囊空。
拊膺未解滌塵袂,對酒今誰一醉同。
張春義,筆名東方麓臺。山西省榆次市人。1986年畢業(yè)于太原理工大學(xué),現(xiàn)就職于建筑施工企業(yè)。系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曾出版?zhèn)€人詩集《俯首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