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波,孫崇波,宋仙水
(1.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園藝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浙江鐵楓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樂清 325616)
鐵皮石斛γ射線誘變及后代變異研究
謝小波1,孫崇波1,宋仙水2
(1.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園藝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浙江鐵楓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樂清 325616)
為獲得鐵皮石斛原球莖γ射線輻照的合適劑量,以鐵皮石斛品種仙斛1號為材料,對它的原球莖進行了137Cs-γ射線的輻照研究,并對其后代變異作了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1.0Gy·min-1輻照劑量率下,3個月后,50,70,90,110和120Gy輻照劑量的原球莖存活率分別為100%,89.6%,35.2%,13.1%和0,曲線擬合半致死劑量為86.4Gy;經(jīng)6個多月的培養(yǎng)后,以沒有輻照的材料作為對照,分子標記SSR和ISSR分析表明,70,90和110Gy輻照后差異條帶比率分別為1.01%,1.52%和2.53%;組培10個月后測定幼苗莖中的石斛多糖含量,輻照前后比較差異均不顯著。研究認為,1.0Gy·min-1的劑量率下,半致死劑量86.4Gy附近的劑量可用于鐵皮石斛原球莖的輻照誘變處理。
鐵皮石斛;原球莖;137Cs-γ射線輻照;分子標記;遺傳變異;石斛多糖
鐵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 Migo)為蘭科石斛屬植物,性味甘、微寒,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功效,是名貴中藥材之一,在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方面有顯著作用,并作為單味中藥飲片被收錄于 《中國藥典》 (2010版)[1]。鐵皮石斛良好的功效也曾引發(fā)了人們對其野生資源的過度采集,造成了自然鐵皮石斛種質(zhì)資源的瀕臨滅絕,引發(fā)了人們對鐵皮石斛野生資源保護的思考和研究[2]。同時在旺盛的市場需求促動下,鐵皮石斛人工栽培及其加工產(chǎn)業(yè)獲得了快速發(fā)展[3-4],成就了今天年產(chǎn)值超幾十億的單味藥材市場規(guī)模[5]。近幾年來隨著產(chǎn)業(yè)規(guī)模的擴展,鐵皮石斛的育種、遺傳等研究也取得了進步,新品種在不斷推出,如天斛1號、仙斛1號、仙斛2號、森山1號等[6-8]。在鐵皮石斛育種研究中,野生資源馴化篩選、組培等手段在前期得到了大力應用,在積累了一定育種材料之后,目前雜交、輻照等育種技術(shù)也開始應用[9-10]。γ射線輻照可以創(chuàng)造突變體,如水稻、玉米、中藥材等[11-13],但在鐵皮石斛上應用尚缺少經(jīng)驗。本研究開展了不同輻照劑量的比較試驗,以期獲得以鐵皮石斛原球莖為對象的適合的γ射線輻照劑量,并分析后代輻照群體的變異情況,以便從中篩選理想的遺傳和育種研究材料。
1.1 材料
以鐵皮石斛品種仙斛1號的原球莖為材料,該品種具有鐵皮石斛典型的黑節(jié)、鐵銹色等特征,綜合性狀優(yōu)良[11]。原球莖增殖培養(yǎng)基為:MS+ 0.5mg·L-16-BA+0.8mg·L-12,4-D+2.0g· L-1活性炭 (AC)。原球莖通過增殖培養(yǎng)鋪滿培養(yǎng)基表面,然后進行137Cs-γ射線的輻照處理。輻照后的原球莖立即轉(zhuǎn)接到新的增殖培養(yǎng)基,并在培養(yǎng)2個月和3個月時分別統(tǒng)計原球莖死亡率,3個月后原球莖的死亡情況已基本穩(wěn)定。未死亡原球莖轉(zhuǎn)接到幼苗分化生長培養(yǎng)基:MS+1.2mg·L-16-BA+0.2mg·L-1IBA+2.0g·L-1AC,促使幼苗分化和伸長生長。再經(jīng)6個月采葉片進行分子標記檢測,10個月后取瓶內(nèi)小苗的莖進行粗多糖含量測定。以未經(jīng)輻照處理的仙斛1號原球莖為對照,培養(yǎng)條件與輻照材料相同。
1.2 輻照方法
輻照材料采用45d培養(yǎng)并生長旺盛的原球莖,連同培養(yǎng)瓶一起送到輻射源室內(nèi)進行137Cs-γ射線輻照 (在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輻照中心進行),輻射劑量率為1.0Gy·min-1,輻射劑量分別設為50,70,90,110,120和 140Gy,每個劑量輻照原球莖1瓶,每瓶均有大量原球莖,但沒有統(tǒng)計確切數(shù)量。輻照以后,每個劑量處理的原球莖立即轉(zhuǎn)接到4~8瓶新的增殖培養(yǎng)基進行繼代培養(yǎng)。
注:本研究得到浙江鐵楓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市政府和樂清市政府的資助,是陳劍平院士樂清鐵皮石斛工作站研究內(nèi)容之一,整個過程得到陳劍平院士的指導。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1.3 DNA提取和分子標記分析
DNA提取采用Qiagen試劑盒,并按照試劑盒的說明進行提取。DNA提取所用樣品均為混合采樣,一個群體采集30株小苗的葉片進行混合提取。
分子標記分析采用SSR和ISSR2種標記類型,SSR分子標記采用已發(fā)表的標記[14-17],ISSR主要為UBC系列 (哥倫比亞大學開發(fā))。SSR和ISSR的反應體系相同,均為:反應總體積25μL,其中模板 DNA1.0μL(25ng),隨機引物 (濃度10μmol·L-1)1.0μL,10×PCRBuffer2.5μL,MgCl22.0μL,dNTPs2.0μL,Taq酶1U,加ddH2O至25μL。反應所用試劑均購自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SSR的PCR反應程序為:94℃預變性4.0min,然后94℃40s,50~60℃45s,72℃1.5min,共35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5.0min。ISSR的反應程序為:94℃預變性5.0min,然后94℃1.0min,50~60℃1.0min,72℃2.0min,共35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7.0min。SSR的PCR產(chǎn)物用聚丙烯酰胺非變性凝膠或高分辨率瓊脂糖凝膠電泳,ISSR的PCR產(chǎn)物采用瓊脂糖凝膠電泳。
1.4 石斛多糖測定
石斛多糖測定也采用混合采樣的方法,即在同一個群體中采集30株小苗的莖段混合后進行測定。石斛多糖提取按照 《中國藥典》 (2010年版)中描述的方法進行[1],并略有修改。標準曲線制作方法:配制無水葡萄糖溶液,每 1mL含90μg,取溶液 0.2,0.4,0.6,0.8,1.0mL,分別置10mL具塞試管中,各加水補至1.0mL,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mL(臨用配制),搖勻,再加硫酸5mL,搖勻,置沸水浴中加熱20min,取出,置冰浴中冷卻5min,以相應試劑為空白,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488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制作標準曲線。樣品制備方法:稱取新鮮樣品1.0g,加水200mL,加熱回流2h,放冷,轉(zhuǎn)移至250mL量瓶中,用少量水分次洗滌容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過濾,精密量取濾液2 mL,置15mL離心管中,精密加入無水乙醇10mL,搖勻,冷藏1h,取出,4000r·min-1離心20min,棄去上清液,沉淀加80%乙醇洗滌2次,每次8mL,離心,棄去上清液,沉淀加熱水溶解,轉(zhuǎn)移至25mL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搖勻備用。量取供試品溶液1mL,同標準樣品制備方法,488nm測定吸光度。
2.1 不同輻照劑量對鐵皮石斛原球莖生長的影響
采用 7種137Cs-γ射線輻照劑量:0,50,70,90,110,120和140Gy對仙斛1號的原球莖進行輻照,然后進行繼代培養(yǎng)。在開始培養(yǎng)的3個月中,除去少量污染的以外,每種處理劑量最后均保存了3瓶以上原球莖,從中各取3瓶統(tǒng)計并比較存活率差異。結(jié)果表明:輻照后的原球莖經(jīng)轉(zhuǎn)接培養(yǎng),原球莖逐漸死亡,且輻照劑量越大死亡越快。3個月后,不再有新的原球莖死亡發(fā)生。統(tǒng)計存活率表明,50Gy輻照的原球莖幾乎沒有死亡,70,90和110 Gy輻照的原球莖存活率分別為89.6%,35.2%和13.1%,而大于120Gy的原球莖則完全死亡,除0和50Gy沒有原球莖死亡發(fā)生外,其余各處理間經(jīng)t檢驗均為極顯著差異;原球莖增殖倍數(shù)比較表明,各劑量處理之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 (表1)。在1.0Gy·min-1的輻照劑量率下,對輻照劑量和原球莖存活率進行了曲線擬合,得到原球莖存活率與輻照劑量的關(guān)系方程為:y=-1.5409x+183.18(y為存活率,%;x為輻照劑量,Gy),其中R2=0.959 2,計算獲得半致死劑量LD50值為86.4Gy。
表1 不同137Cs-γ射線輻照劑量對鐵皮石斛原球莖的存活和生長影響
2.2 輻照對鐵皮石斛遺傳變異的影響
對未輻照和輻照后的原球莖進行了繼代繁殖和伸長、生根培養(yǎng),在0,50,70,90和110Gy等5份材料中,在形成小苗后,分別剪取30株苗的少許葉片并混合提取DNA,用于分子標記分析。從公開發(fā)表的 SSR文庫中篩選了擴增良好的標記,主要包括Gu等[14]的DO系列11個,Yue等[15]OA系列 10個,謝明璐等[16]XML系列 13個和 Lu等[17]DOeSSR系列96個,合計130個位點。另外采用ISSR標記17個,其中UBC系列10個,ISSR系列7個,共擴增獲得68個位點。2種分子標記一共獲得198個位點的擴增條帶。測定結(jié)果表明,2種分子標記中,少數(shù)標記在樣品間表現(xiàn)出差異條帶,如SSR標記XML6、ISSR標記UBC825(圖1)。最終,與未輻照的親本比較,50Gy輻照的群體沒有檢測到差異條帶,70,90和110Gy測得差異條帶比率分別為1.01%,1.52%和2.53%,表明原球莖部分發(fā)生了DNA水平變異,且變異發(fā)生程度與輻射劑量存在一定正相關(guān)。
圖1 分子標記在鐵皮石斛輻照群體中的差異擴增
2.3 輻照對石斛多糖含量的影響
石斛多糖含量常被用來衡量鐵皮石斛品質(zhì)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我們也對輻照前后的鐵皮石斛進行了石斛多糖的測定。輻照前后的原球莖同時經(jīng)過3次繼代培養(yǎng),10個月以后形成了約10cm高的小苗,分別在每個群體中取30個小苗的莖段進行石斛多糖含量測定。結(jié)果表明,輻照前后的鐵皮石斛多糖含量沒有檢測到顯著差異 (表2)。
表2 輻照對鐵皮石斛多糖含量的影響
在1.0Gy·min-1的輻照劑量率下,通過曲線擬合獲得鐵皮石斛原球莖γ射線輻照半致死劑量為86.4Gy,這對我們開展鐵皮石斛原球莖輻照誘變研究有較好參考意義,但在不同的材料中是否有類似效果仍需要實驗驗證。這一結(jié)果與詹忠根等[10]67.23Gy半致死劑量有差異,可能原因是2項研究采用的劑量率不同,詹忠根等使用的劑量率為5.0Gy·min-1。輻射劑量率與半致死劑量在動物和醫(yī)學上有研究,通常兩者有反比關(guān)系[18],但在植物上少有報道。從本實驗結(jié)果看,我們認為在1.0Gy·min-1的劑量率下,采用80~100Gy誘變鐵皮石斛原球莖是比較適合的輻射劑量。
分子標記可以用于突變性狀的連鎖檢測和基因的定位分析,從而為育種輔助選擇提供幫助,分子標記技術(shù)已成熟應用于各類物種的育種、遺傳等方面研究[18-19]。本項目采用SSR和ISSR分子標記檢測后代遺傳變異情況,從一個側(cè)面真實反映了輻照后的材料在DNA水平發(fā)生了某些序列變化。但此類分子標記在擴增的片段中對某些情況的堿基替換、倒位等情況不能做出確切判斷。因此,所檢測的結(jié)果可以作為參考,部分反映輻照材料后代發(fā)生變異的情況。在后續(xù)的研究中,需要進行單株測定,包括在農(nóng)藝性狀、生理指標等方面進行多角度比較分析。像石斛多糖含量指標的分析,只有在較大的群體中進行單株篩選才有可能獲得石斛多糖積累發(fā)生了突變的植株。
石斛多糖是鐵皮石斛中含量最多的生理活性物質(zhì),并常被用來衡量鐵皮石斛的品質(zhì)[20-22]。因此,我們也著重對輻照前后石斛多糖含量進行了比較。分析結(jié)果表明,該多糖含量在輻照前后并沒有達到顯著差異,這說明在混合采收的樣品中,產(chǎn)生的變異可能并不足以影響輻照群體石斛多糖含量的水平,也表示突變的概率可能比較低,這與其他作物獲得的結(jié)果具有相似之處。因此,在實踐應用中,我們要在保證部分材料存活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突變發(fā)生的概率,同時還要增加群體量和采用單株選擇的方法,提高篩選效率。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2010年版[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65.
[2] 張治國,劉驊,夏志俊,等.鐵皮石斛種子的超低溫保存研究 [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1997,16(5):40-42.
[3] 斯金平,俞巧仙,宋仙水,等.鐵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4):381-384.
[4] 陳素紅,顏美秋,呂圭源,等.鐵皮石斛保健食品開發(fā)現(xiàn)狀與進展 [J].中國藥學雜志,2013,48(19):1625-1628.
[5] 何伯偉,潘慧鋒.浙江鐵皮石斛產(chǎn)業(yè)提升發(fā)展的實施措施與建議 [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4(2):152-155.
[6] 斯金平,何伯偉,俞巧仙.鐵皮石斛良種選育進展與對策[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4):475-480.
[7] 李明焱,謝小波,朱惠照,等.鐵皮石斛新品種 “仙斛1號”的選育及其特征特性研究 [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11,28:281-284.
[8] 李明焱,王瑛,鄭化先,等.鐵皮石斛新品種 “仙斛2號”的選育和特征特性研究 [J].中國藥學雜志,2013,48(19):1677-1680.
[9] 朱波,苑鶴,俞巧仙,等.鐵皮石斛花粉活力與種質(zhì)創(chuàng)制研究 [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6):755-757.
[10] 詹忠根,徐程,席玙芳.137Cs-γ射線輻照對鐵皮石斛種胚原球莖的誘變研究 [J].核農(nóng)學報,2009,23(5):816-819.
[11] 鄧姍,李華娟,馮芳君,等.旱稻品種IRAT109輻照誘變突變體的篩選和鑒定 [J].中國水稻科學,2010,24(5):523-526.
[12] 周柱華,王增貴.輻照方法在玉米育種中的應用 [J].玉米科學,1997,5(1):11-13.
[13] 賈彩鳳,李艾蓮.我國藥用植物輻射誘變育種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7,38(4):633-637.
[14] GUS,DINGXY,WANGY,etal.Isol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ofmicrosatellitemarkersinDendrobium officinale,anendangeredherbendemictoChina[J]. MolecularEcologyNotes,2007,7(6):1166-1168.
[15] YUEGH,LAM-CHANLT,HONGY.Developmentofsimple sequencerepeat(SSR)markersandtheiruseinidentification ofDendrobiumvarieties[J].MolecularEcologyNotes,2006,6(3):832-834.
[16] 謝明璐,侯北偉,韓麗,等.珍稀鐵皮石斛SSR標記的開發(fā)及種質(zhì)純度鑒定 [J].藥學學報,2010,45(5):667-672.
[17] LUJJ,SUONN,HUX,etal.Developmentand characterizationof110novelEST-SSRmarkersforDendrobium officinale(Orchidaceae)[J].AmericanJournalofBotany,2012,99(10):e415-e420.
[18] 王菊芳,WEYRATHERWK.輻照劑量率對細胞存活的影響 [J].腫瘤,2004,24(1):16-17.
[19] WINTERP,KAHLG.Molecularmarkertechnologiesforplant improvement[J].WorldJournalof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1995,11(4):438-448.
[20] 宋美芳,李光,陳曦,等.兩種石斛多糖提高小鼠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 [J].中國藥學雜志,2013,48(6):428-431.
[21] LINX,SHAWPC,SZESCW,etal.Dendrobium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samelioratetheabnormalityofaquaporin5,proinflammatorycytokinesandinhibitapoptosisintheexperimental Sj?gren’ssyndromemice[J].InternationalImmunopharmacology,2011,11(12):2025-2032.
[22] XIANGL,STEPHENSZECW,NGTB,etal. PolysaccharidesofDendrobiumofficinaleinhibitTNF-a-induced apoptosisinA-253cellline[J].InflammationResearch,2013,62(3):313-324.
(責任編輯:張 韻)
S567
A
0528-9017(2016)05-0687-04
2015-12-31
院士工作站項目;浙江創(chuàng)意農(nóng)業(yè)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 (2013E10037);院地科技合作項目 (WZ20130006)
謝小波(1968—),男,副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為中藥材遺傳育種研究工作,E-mail:xiaoboxie@yahoo.com。
文獻著錄格式:謝小波,孫崇波,宋仙水.鐵皮石斛γ射線誘變及后代變異研究 [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6,57(5):687-690.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