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榕軒(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0)
?
淺析中國水彩畫的民族特色
范榕軒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0)
摘要:本文探討和分析中國水彩畫的民族特色。水彩畫作為一種舶來畫種,在中國得以快速的傳承和發(fā)展。在借鑒西方的繪畫的理論和技巧的基礎上,深深地根植于悠久的民族意識和美學傳統(tǒng),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風格的水彩畫,使之轉變?yōu)橹袊嗣袼猜剺芬姷乃囆g,使中國在國際水彩上占有一席之地。
關鍵詞:民族特色;傳承;美學
水彩畫的傳入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間18世紀初,郎世寧,王志誠等一批教士把水彩引進中國,在十八世紀中期,隨著廣州中外通商貿(mào)易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批從事商品繪畫的畫師,稱之為“外銷畫”專門繪制銷售給來廣州的外國商人。之后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迫使中國打開封閉的大門,使西方的繪畫理念和技法得以傳入中國。從天主教會在上海創(chuàng)辦“土山灣繪畫館”開始系統(tǒng)的傳授西方的繪畫技法,開始引進水彩,使水彩在中國得以迅速的傳播和發(fā)展。在那個時期涌現(xiàn)出一批致力于水彩傳播和革新的畫家,比如李鐵夫,李叔同,周湘和徐悲鴻等人,他們其中大部分人都有出國留學,學習西方繪畫知識的經(jīng)歷。他們在繪畫創(chuàng)作時除了運用西方繪畫的形式,還把中國畫的理念和傳統(tǒng)技法融入到水彩畫中去。
民族特色有時候也可以理解為民族性,民族風格。何謂有民族特色的水彩,用中國的工具和在中國的宣紙上畫水彩就是有中國特色的水彩畫?其實不然,有民族特色的水彩畫應該是包涵了,民族情感,民族氣質。朱膺也認為“水彩畫民族化,也應該著重筆下有這方面,應該從精神層面去領會?!彼十嬛袊?,在精神文化精神內(nèi)涵方面的探索處于主導地位,是中國水彩民族化的一個主要特征。我們在追求民族特色,民族風格的時候,是否是要拋棄調西方的繪畫理念,其實我們想要發(fā)揚我們的民族特色,就必須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原則,所謂“引進來”顧名思義就是把西方先進的繪畫理念拿來為我們所用。就像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的“拿來主義”。同時在引進來的同時我們要發(fā)揚自己本土的特色,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繪畫走向世界?!霸绞敲褡宓模驮绞鞘澜绲摹?。
水彩畫和中國畫都是以水為媒介,調和顏料來作畫,水彩畫是用色調和水來作畫,中國畫則是用墨,“墨即色也”。所以水彩和中國畫有許多相通之處,自水彩畫傳入中國起,中國水彩畫家們就一直致力于將西方水彩畫與中國畫結相融合,學習和借鑒我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水色意蘊,筆墨情趣。我國的杰出水彩畫大師李叔同,他的水彩畫具有濃郁的中國味道,從他的現(xiàn)存的水彩畫《山茶花》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把中國傳統(tǒng)的形式運用到水彩畫中,首先他畫面中的構圖不是采用西方的三角形等構圖方式,而是繼承了我國繪畫藝術的傳統(tǒng)采用的是中國畫中的傳橫幅式構圖。并且在畫得下面還有題字。從構圖和造型來看,都是借鑒了中國畫的形式。
當代著名的水彩畫家李鐵夫一直致力于水彩畫的民族形式的創(chuàng)新,他嘗試用宣紙與水彩顏料相結合,讓中國的傳統(tǒng)筆墨情趣融入到水彩畫中去。在他的繪畫作品《鷹與?!?,《四川峨眉》中,他用國畫中的宣紙做為繪畫材料,在技法和形式上都做了深入的探索,特別是在形式上體現(xiàn)出了中國傳統(tǒng)筆墨情趣融入西方形式為一體的藝術效果。
與西方傳統(tǒng)繪畫的寫實性相比,中國追求的是寫意的精神。即用意象的形式表達客觀對象,做到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效果,在中國畫南宋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就是中國畫中典型的寫意風格,用水墨潑灑,刻畫了一位十分可親的人物形象,中國水彩畫也借鑒中國傳統(tǒng)繪繪畫中的寫意來表現(xiàn)客觀對象。如冉熙的《外灘初晴》就如有中國畫的大寫意,畫面中的建筑物不刻意講究外形,運用水色的滲透,立意傳神,表達意境。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提出過“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種表現(xiàn)形式既給作者更多的表現(xiàn)空間,也給審美者更多的想象空間。
現(xiàn)代另一位水彩大師王邵波,曾致力于國畫和油畫的研究和表現(xiàn),他主張中西藝術合璧,融會貫通,熱衷于水彩技法的探索,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繪畫語言,從他的風景畫《林歸》,《山村》的用筆用色看,筆墨間中國水墨的勾,皴,染,點,的筆法與用墨的浸潤以及調色等,帶有濃厚的中國特色,但是畫面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質感,光感有表現(xiàn)又是西方水彩畫中寫實的一面。寫實與寫意的結合,使他的水彩畫具有接近中國山水畫的特點。王邵波的水彩畫以西畫的形入手達到一定的成就之后,再探索民族性的藝術追求。
水彩畫作為一種舶來畫種傳入中國后,在中國的土地上,吸收了深厚博大的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和傳統(tǒng)美學,逐步形成具有中國民族氣質的和中國特色的水彩畫. 中國的水彩畫深受傳統(tǒng)繪畫理念”形神論”“氣韻論”,“意境論”的影響,南齊畫家理論家謝赫在六法論中將“氣韻生動”推居首位,氣韻指的是審美對象內(nèi)在生命力顯現(xiàn)出來的具有韻律美的形態(tài)。宗白華指出“氣韻生動,是繪畫創(chuàng)作的最高目標,最高境界,也是繪畫批評的主要標準”中國水彩畫家一直致力于追求水彩畫生動性的表達,如陽太陽的水彩畫《春汛》他融進了中國山水畫的氣韻,意境,使得畫面別開生面?!耙饩场笔俏覈鴤鹘y(tǒng)美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范疇,在傳統(tǒng)繪畫中是作品通過時空境象的描繪,在情與景高度融匯后所體現(xiàn)出來的藝術境界。意境滲透在文學,繪畫,詩歌方方面面。水彩畫同樣的也不例外,如吳冠中的《水上人家》表現(xiàn)的江南水鄉(xiāng)的景色,用簡練,概括的筆法表現(xiàn)出一種空靈的意境。
水彩畫在中國發(fā)展了幾百年的歷史,經(jīng)歷了吸收,借鑒,融合的過程,使得異域文化逐漸發(fā)展為新的本土文化,取得這樣的成功離不開我國的一批杰出的水彩畫家們一直在繼承中發(fā)揚自己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彩,在孜孜不倦的探索著?!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時間里我們必須克服困難,潛心學習和掌握水彩畫。水彩畫的中國特色,它不是一種單一的形式,既有中國水彩畫的共性,又有中國水彩畫家的個性,我們必須把民族性,時代性,和發(fā)展畫家的個性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這樣中國的水彩畫才能以獨立的東方精神和中國氣派自強與世紀。他將以“來自東方的奇跡”整體力量,震動整個世界。
參考文獻:
[1]何次賢.《水彩畫技法源流與個案研究》[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2]潘耀昌.《中國美術畫觀念史》[M]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3]梁棟 蔣振梁主編.《中國水彩》[M]廣西美術出版社.1997年10月
[4]袁振藻 《中國水彩畫史》[M]上海畫報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J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2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