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李敬武 王利敏 姚衛(wèi)民
強化“四不” 做合格黨員
文_ 李敬武 王利敏 姚衛(wèi)民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nèi)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nèi)教育從“關鍵少數(shù)”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jīng)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學好學活“兩學一做”,要求我們堅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各級后勤人員要在“勤”字上下功夫,通過大量的實際歷練,以發(fā)掘潛力,豐富經(jīng)驗,提升能力,增進后勁。具體來說,應做到“四不”。
一是不怕苦,能比別人干更多的活。后勤工作具有管理、服務、保障的三個特性,點多、線長、面廣,往往管理和服務保障交織在一起,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經(jīng)常需要加班加點完成。有時雖然辛辛苦苦,但弄不好可能還要挨批評受委屈。后勤人員面對這種情況,大致有三種態(tài)度:一是能躲則躲,能推則推,認為少干事就少吃苦,還少出錯、少挨批評;二是敷衍了事、對付湊合,覺得動腦筋苦、下功夫累,反正有領導負責把關;三是主動挑擔、竭盡全力,感到工作是本分、干活是本職,吃苦是本事。能力素質提高快、領導信任的人員往往屬于第三類。筆者的體會是,腦子越用越靈,工作越做越好,事情越干越精。凡是能力強、素質高的同志,都是干活“干”出來的,吃苦“吃”出來的。所以,雖然多干活會比別人苦一些、累一些,但苦中有樂、累中有獲。大家都應當爭做第三類人員。
二是不松懈,能比別人操更多的心。就是用心學習、潛心思考、虛心求教、留心積累、恒心堅持。愛學習才能增學問,善思考才能出思想,勤干事才能長本事,肯吃苦才能真吃香。做個有心人,至少應當堅持三條:一要每天讀書看新聞,瀏覽網(wǎng)站,了解關注國際國內(nèi)、國家電網(wǎng)公司、省市公司的大事要聞,掌握相關信息,做到心中有數(shù),腦中有譜、手中有術。二要每事設問思考,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怎么看”“怎么辦”。比如,遇到事情,自己設問:政策依據(jù)是什么?制度規(guī)定有哪些?單位實情怎么樣?主要矛盾在哪里?應對措施如何定?等等。三要處處細察善析,“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見微知著,由此及彼,聯(lián)系辯證地分析,舉一反三深悟,注重從感性到理性、從零碎到系統(tǒng)、從表象到本質,從具體到抽象的升華。要善于站在更高的層次、更廣的領域思考問題,把上級精神和全局的形勢裝在胸中,把單位實際與大局的要求相聯(lián)系,日積月累,不斷提高。
三是不計較,能比別人吃更多的虧。有一些人,對于分內(nèi)的工作再辛苦都沒有怨言,但對有些臨時性、交叉性工作,就不太愿意干了,可能是怕干不好,也可能是怕吃虧。但有些同志卻善于吃虧、爭著吃虧,不管分內(nèi)分外,只要領導安排,事事都能主動上、積極做、認真干。這樣的同志看起來似乎有些傻,實際上并不傻;看起來吃虧,實際上大為收益。因為擔負的工作越多,長見識長本事的機會就越多;因為付出的艱辛越大,受重視、受關注的概率就越大;因為完成的任務越好,在領導和員工中的印象、口碑就越好。從某種意義上講,領導給任務,既是給壓力,也是給動力,更是給信任、給平臺、給機會。后勤人員不加班難成才,不受批評難進步,不經(jīng)磨礪難成熟。遇到工作上“吃虧”的時候,要知道吃虧是福,吃虧有回報。要自覺在勤于實踐,樂于承擔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
四是不浮躁,能比別人用更多的勁。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沒有艱苦踏實的工作,再好的計劃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做好新形勢下的后勤工作,是一項持久用力,善做善成的系統(tǒng)工程,對后勤人員的工作作風、精神狀態(tài)、能力素質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做好后勤工作,就必須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少一些私心雜念,多一些夙夜在公;少一些好高騖遠,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花拳繡腿,多一些講求實效。立足本職,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樹立一流的目標,創(chuàng)造一流的效率,干出一流的業(yè)績,切實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姿態(tài)履好職、盡好責、干好事。在重大任務完成、急難險重搶險中體現(xiàn)擔當,在日常服務保障中注重質量。
謝夢思/制圖
有些同志善于吃虧、爭著吃虧,不管分內(nèi)分外,只要領導安排,事事都能主動上、積極做、認真干。這樣的同志看起來似乎有些傻且吃虧,實際上大為收益。因為擔負的工作越多,長見識長本事的機會就越多;因為付出的艱辛越大,受重視、受關注的幾率就越大。
(作者單位:安陽供電公司、省電力公司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