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夏 源
行走伊朗
文_夏 源
伊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它曾是世界最龐大的帝國,疆域地跨三大洲。中國與伊朗的關(guān)系,用習(xí)近平主席的話:“駝鈴相聞,舟楫相望。沿著綿延萬千公里的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兩大文明遠行并擁抱,兩國人民遠行并交好?!边@個昔日的帝國,由于西方國家的制裁,似與世隔絕,十分陌生。滿懷好奇,2016年秋日,我們一行攝影愛好者相約“行走伊朗”,12天的行攝之旅美好且難忘。
行攝在伊朗 王民/攝
北上里海。到伊朗首都德黑蘭不停,乘坐大巴車一路北上,抵達北方最大城市拉什特,參觀古老的毛蘇萊村,北行40公里來到伊朗人的第一旅游勝地,連接亞歐的內(nèi)陸湖里海。很遺憾,趕上了狂風大雨天氣,但波濤洶涌的里海別有一番景致。
精彩紛呈設(shè)拉子。設(shè)拉子是法爾斯省的首府,波斯文明和文化的發(fā)祥地。如果去伊朗只去一個地方,首選就是去古波斯帝國的首都和中心——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之一的波斯波利斯。斷壁殘垣難掩2500年前的輝煌,石頭壘砌的一本史書,記載著波斯文明的滄桑變遷,巧奪天工的世界建筑遺產(chǎn),見證了一個偉大民族的興衰成敗。設(shè)拉子有許多祠寺、庭院古跡。我們選擇了游覽裝有五彩玻璃的粉紅清真寺,建筑內(nèi)部全部鑲嵌不同角度的小玻璃鏡片、光怪陸離的光明(燈王)陵,巴列維王朝的宮殿,后改為監(jiān)獄的卡里姆城堡,著名的詩人哈菲茲陵墓以及人們祈福平安的“古蘭經(jīng)城門”,雖不起眼,不可不去。
德黑蘭的象征“自由紀念塔” 夏源/攝
距亞茲德市130公里的帕薩爾加德,是伊朗王朝的第一個都城,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之一。遺址有古波斯偉大的皇帝居魯士大帝的陵墓。十分遺憾的是,與之相鄰不遠的同屬名錄的宮殿遺址,我們看到了,以為是人造景觀沒有下車,過后眾人扼腕不已。
沙漠之城亞茲德。亞茲德是亞茲德省的省會,是古絲綢之路通往印度和中亞之要地。城市不大,但很有特色。清晨老城,拱頂長廊加上旭日暖色調(diào)的光線;身著黑袍的女性行走在小巷中飄逸的身影,是攝影者的最愛;晨曦中的鐘樓,凸顯波斯風格。亞茲德有諸多的清真寺,建于公元14世紀的阿米爾·喬赫馬克清真寺以及寺東南側(cè)的塔基耶·米爾·喬赫馬克大廈以及中心廣場,尤其在晚上是最熱鬧的地方,很難看到喲;波斯最早的宗教瑣羅亞斯德祭火壇遺址,也稱恰可恰可,遠眺宛如一個圓形團城。爬山上去,進入遺址內(nèi)空無一物;建在屋頂高聳的塔型建筑,口子開在對風處,天然的空調(diào)設(shè)備“鮑德基爾”風塔,不可不看。
伊斯法罕半天下。伊斯法罕是伊朗第二大城市,是伊朗歷史上偉大王朝的首都,盛極一時。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之一的伊瑪目廣場,長510米,寬165米。位于廣場西側(cè)的是六層樓,48米高的阿里·考普皇宮。第三層陽臺是國王檢閱軍隊和觀看馬球的地方。廣場南側(cè),始建于1612年的伊瑪目清真寺,拱形圓頂猶如一個球莖狀物,被列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物之一。廣場東側(cè)黃色調(diào)的是盧特夫羅長老清真寺,是王室人員禮拜的場所。廣場北面凱伊薩里大門,是大巴扎(集貿(mào)市場)的正門。它是伊朗三大巴扎之一。
地標性建筑三十三孔橋和郝居大橋,有600年歷史,是古伊朗人的精湛工藝展現(xiàn);市內(nèi)有200多座清真寺,禮拜五清真寺是該市最古老的清真寺,是伊朗宗教建筑發(fā)展史的里程碑;旺克(瓦尼克)天主教堂很有名氣,內(nèi)飾有許多在伊朗的亞美尼亞人心目中的圣賢繪畫,充分體現(xiàn)伊朗這個伊斯蘭國家對不同教派的包容;堪稱奇跡的搖晃塔,幾十米高的兩座塔在人力的作用下,同時晃動,經(jīng)歷了700年屹立不倒,令人叫絕。
美麗的綠洲卡尚。當?shù)厥a(chǎn)玫瑰,農(nóng)戶多以種植玫瑰為主,形成了獨特的玫瑰產(chǎn)業(yè)——精油、玫瑰花茶、糕點等;卡尚是波斯地毯的產(chǎn)地,聞名遐邇;博魯杰爾迪古宅建于130年前的建筑群,庭院、廳堂和房間分布四周。伊朗著名的畫家在廳堂墻壁上的畫更增添了古宅的藝術(shù)氛圍。
什葉派圣城庫姆的一座清真寺 夏源/攝
伊朗的心臟德黑蘭。伊朗首都德黑蘭,整個城市被大山包圍,意為“暖坡”。德黑蘭定為國都才200多年。自由紀念塔,這座倒置“丫”形的鋼筋水泥建筑高達50米,1971年建成,是首都德黑蘭的象征;規(guī)模龐大、尚未完工的伊朗精神領(lǐng)袖霍梅尼陵墓——進門保安嚴密,男女需分區(qū)域瞻仰放置于鋼鐵網(wǎng)狀罩子、內(nèi)襯玻璃的大理石棺??;伊朗最末的高焦爾王朝的古列斯坦宮和巴列維王朝的巴列維王宮,是伊朗建筑的精華,作為歷代國王奢華腐朽的象征,現(xiàn)改為博物館;德黑蘭有幾十座不同門類的博物館,因時間原因,我們只參觀了地毯博物館。
德黑蘭大巴扎、伊斯法罕大巴扎和設(shè)拉子大巴扎,是伊朗最著名的大巴扎。大巴扎的標準結(jié)構(gòu)為圍繞大廣場的四個方向,縱橫交叉的售賣不同商品的街巷組成,交會點的大圓形拱頂上有小孔使光線射入,仿佛是一個大迷宮。進入大巴扎,猶如到了巨大的古波斯藝術(shù)品陳列館,像乘坐時光飛毯一樣,帶你領(lǐng)略波斯的百種媚態(tài)、千種風情、萬種物品。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普通伊朗人民的生活,也可以看到傳承幾百年的手工藝。到伊朗不去大巴扎等于沒有去過伊朗。
世界上最精細、最富裝飾性、最富價值以及質(zhì)地最優(yōu)的地毯是波斯地毯。我們專程到手工地毯作坊和現(xiàn)代電腦控制工業(yè)制毯廠參觀,親眼見到堪比油畫的波斯地毯從他們手中和機器中織出,令人感嘆不已。原沒有購買地毯計劃的我,禁不住誘惑和許多團友們在大巴扎購買了價格不一的波斯掛毯。伊朗的特產(chǎn)藏紅花亦稱番紅花,是八種可食用的珍貴中藥之一,伊朗人喜食藏紅花,認為吃食藏紅花會使人笑口常開,他們在菜肴里加藏紅花,在米飯上面會澆上黃澄澄的藏紅花水,令人胃口大開。導(dǎo)游阿麗婭應(yīng)團友們的要求,幫助每人購買了一些藏紅花,用作伊朗歸來饋贈親友們的最佳禮物。
伊朗歷史上先后被希臘人、突厥人、蒙古人、阿拉伯人、英國人等入侵并占領(lǐng),伊朗皈依了伊斯蘭教。1979年,其在宗教領(lǐng)袖霍梅尼的領(lǐng)導(dǎo)下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建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朗成為中東地區(qū)唯一由什葉派穆斯林掌權(quán)的政教合一國家。國家行政管理套用西方民主式的模式,民選總統(tǒng),采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quán)分立制。
伊朗是一個文化底蘊厚重的國家。伊朗人一直保持其民族認同和超乎尋常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伊朗少見英文標志,滿大街都是蛇形的波斯文,他們也不屑使用全世界慣用的阿拉伯數(shù)字,但這決不表明他們保守,伊朗多數(shù)人都會用英語對話。伊朗的教育領(lǐng)域全面伊斯蘭化,施行12年免費教育。國立大學(xué)也實行免費教育。特定的歷史、特定的文化和宗教使伊朗人有著極高的民族凝聚力。
伊朗人講文明、懂禮貌,特別尊重長者,在這里無人隨地吐痰,扔垃圾、煙頭,即便在農(nóng)村塑料垃圾袋都少見。我們在城市和農(nóng)村進行了多次家訪,深深感到伊朗人民的淳樸、善良、熱情好客。他們見到來自中國的朋友十分熱情,端來熱騰騰的紅茶,自制的點心和石榴醬讓遠方的客人品嘗。我們見到一個老鐵匠,滿臉歲月滄桑,依然在爐前勞作,鍛打著鐵器,傳承著千年的制鐵工藝,令人感動。百年后還會有后人繼承這門手藝嗎?村里年輕人很少,都去大城市里追求新生活,村里留守著老人和兒童,土坯房少有人住,十分破敗。這與中國國內(nèi)何等相似。在古老的奧布楊奈村,人們至今還在用古老的巴列維語對話。一個60多歲的老人,在老宅門前,為我們唱了一首懷念媽媽的歌曲,他用古老的巴列維語,深沉悠揚的曲調(diào),唱出動人心魄的對母親的懷念,深深地打動了每個在場人的心。
伊朗婦女地位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fā)展,伊朗實行一夫一妻制,婦女在政治、文化、經(jīng)濟、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等各個領(lǐng)域,與男人一樣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我們遇到一群“眉如春山,眼如秋水,唇似褐色”的女大學(xué)生,當知道我們是中國人后,主動圍上前來與我們交流,她們用英語朗誦了一首哈菲茲的詩篇,并熱情地邀請我們合影。這與我們之前認為穿著黑袍頭戴紗巾伊朗女子是保守與矜持的觀念大相徑庭。伊朗女人嚴格按照伊斯蘭教規(guī)穿著,走在大街小巷,飄逸而神秘,是一道絕佳的風景線。一旦征得同意,她們會毫不做作,自然的媚態(tài)使我們留下波斯美女的瞬間。一個大型商場的二樓全部為女時裝店,許多女性在櫥窗前駐足觀看時髦的吊帶衫、鮮艷的裙衫。她們會在家中穿上時髦的衣服,盡享時裝的艷麗,展現(xiàn)女性的嫵媚。伊朗年輕女子認為高鼻梁不好看,做美容手術(shù)削低鼻梁。這一切告訴我們,愛美是女人的共性。
伊朗的旅游資源豐富,是世界上古跡最多的國家之一;伊朗交通發(fā)達,擁有7000公里的鐵路線,15萬公里高等級的公路,有30多個機場,且機票便宜;伊朗旅游環(huán)境好,游客在任何一座城市所住的酒店,都可以索要到該酒店印制的導(dǎo)游圖,圖中注明酒店的位置以及到各個景點的距離,走路需要的時間以及乘出租車的時間,人性化服務(wù)可見一斑;伊朗的旅游景點門票價格十分合理;伊朗人十分誠信。我買了一塊波斯掛毯,店家出具注明地毯的產(chǎn)地、織者姓名、質(zhì)地和價格的文書,店主和我共同簽名,一式兩份并蓋章。一次坐出租車,我用地圖指明去處,司機點頭示意明白,關(guān)于價錢,兩人雞說鴨聽,不明就里,于是拿出一把伊朗紙幣,任其自行抽出了20萬里亞爾,一想十幾公里路程,合人民幣40元,十分合理。一次在街上買了半公斤新鮮的阿月渾子(開心果),也是任由小販抽出10萬里亞爾,最后他又抓了一把給我?;貒拔疫€剩下不多的里亞爾,在機場超市消費完,結(jié)賬時收款員又送了3塊糖果作為找零。
都說伊朗很神秘,當撩開伊朗神秘的面紗,無論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張張熱情友好的笑臉,體會到的是親人般溫暖和發(fā)自內(nèi)心對中國人的友好。一次我在路邊等出租車,一輛轎車停在身邊,友好詢問,當知道我是中國人后,看到我要去游覽的洛克努丁陵,示意我上車,把我拉到地點,并示意我上樓頂。我發(fā)現(xiàn)他的車里有一部單反相機,原來同為攝影發(fā)燒友。按照他的指點,我上到咖啡廳樓頂。哇!這是一個拍攝洛克努丁陵的絕佳位置。我在一個老城拍照,一輛車上一家四口人,見我主動停車,問我是日本人嗎?我用剛學(xué)會的“秦(波斯語‘中國人’)”回答,他們高興地伸出大拇指,車內(nèi)的女人則拿出來石榴和葡萄堅持送我品嘗。在一個很小的清真寺參觀,人們聽說我是中國人,十分熱情。女主人端來紅茶請我喝,并主動要求與我合影,眼見天色已晚,猜測是怕我餓著,堅持送我一袋餅干。男士送我出寺門,兩手相握,說:“伊朗——秦”,并用力晃動,示意中伊友好,讓人感動。行走伊朗,全團每個人都有被邀請合影的經(jīng)歷。
應(yīng)邀與伊朗女大學(xué)生合影 吳紅東/攝
行走伊朗12天,可謂:歸來不負西游眼,曾識人間未見花,顛覆性地改變了被西方媒體將伊朗妖魔化的看法。歷史上中伊兩國通過絲綢之路,對促進東西方文明作出過重要貢獻。近年來中伊兩國經(jīng)受住國際風云變幻考驗,雙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患難與共。現(xiàn)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伊朗積極響應(yīng),并穩(wěn)步推進。預(yù)示著中伊這兩個文明古國攜手努力,讓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實現(xiàn)共同繁榮,共創(chuàng)美好的明天。
編者按:伊朗,神秘、古樸、純美,面紗下的魅力獨一無二。這里至今依然處處充滿著波斯風情: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伊斯蘭教氣息,夾雜著迷人的玫瑰香氣,從星羅棋布的清真寺到伊朗手工編織地毯,從保守的服飾穿著到紗巾下微笑的女子,從安靜恬淡的生活到熱情淳樸的民風,從燦爛的波斯文化到幽韻飄揚的古絲路,無一不展現(xiàn)著獨特的風土民情。這里有太多美景可以去尋覓、去探訪,行攝在伊朗,揭開面紗背后的神秘。
(作者單位:省公司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