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磊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江陵縣供電公司,湖北荊州 434100)
農業(yè)排灌用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對策
羅磊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江陵縣供電公司,湖北荊州 434100)
農業(yè)用電問題一直以來,都關系到國計民生,但因特殊性,農村排灌用電設施及其管理一直是一個盲區(qū),本文主要介紹了農業(yè)排灌用電管理的現狀及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具體的用電管理的解決策略,爭取通過此措施,加上電力企業(yè)規(guī)范的管理,使農業(yè)排灌用電難題得到解決,也將更好推動農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農業(yè) 用電 問題 策略
“三農”問題一直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的民生大事,特別是在全社會大力倡導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電力企業(yè)把履行社會責任的觸角盡量延伸到了“三農”的末梢,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突出貢獻。然而,由于農村工作的特殊性,“兩網”改造和農電體制改革的局限,農村排灌用電設施及其管理一直是一個盲區(qū),結合農業(yè)排灌用電管理現狀和困難,談談對此項工作的看法。
1.1 安全管理隱患多
農業(yè)排灌設施產大多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興建,老化嚴重,加之產權大多屬于集體或私人所有,無專項資金投入更新改造,也沒有專人進行維護,在日常使用中隨著設備老舊,普遍存在安全隱患,加上農民缺乏安全用電意識,發(fā)生觸電、人身傷亡事故的風險高。特別是遇惡劣天氣和季節(jié)性高強度用電的影響,斷線、倒桿、變壓器燒毀等引發(fā)的觸電事故隱患幾率大大增加。成為行政村和電力企業(yè)安全生產和諧發(fā)展的定時炸彈。
1.2 電能損耗問題突出
由于排灌設施設計標準不高,經過多年運行已嚴重老化,變壓器損耗、低壓線損和表損都轉移到電力企業(yè)。而且,由于其計量管理落后,有的甚至無表排灌,反竊電難度大,變壓器空載運行情況普遍,排灌供電任務和電力設施現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猶如“小馬拉大車”。
1.3 電費回收難以結零
排灌用電季節(jié)性、隨意性大,每遇防汛抗旱,在政府的高壓下,農村排灌用電往往都是火線上陣的政治任務。到結電費時,由于農村經濟原因和政府農民生產性集體支出“一事一議”制度,往往協商成“秋后算賬”,而且村委會存在借機加價現象,分攤到農戶的電費計算復雜不能及時結零或久拖不繳,不僅影響了電力企業(yè)效益,而且給管理該村的專職電工套上了包袱。
1.4 電力設施容易被盜
農電體制改革后,農電員工工作量加大和跨村管理用電,導致無暇顧及排灌設施,加之村委會護線組織不健全,責任心不強,又未安裝必要的防盜設施,給近年來日益嚴重的“三電”盜竊份子可乘之機,影響正常供電。
綜上所述,排灌電力資產隸屬關系復雜、農村經濟發(fā)展與電網建設脫節(jié)、農電體制改革不到位、“三農”工作的復雜性以及電力企業(yè)管理的力不從心是造成農村排灌用電管理困難現狀的主要因素。
2.1 千方百計籌措排灌電網設施建設資金
任何一項管理制度的實施都附著在物質實體上,特別是對于復雜的農業(yè)排灌用電設施,尤顯重要。規(guī)劃科學合理、建設標準現代統(tǒng)一、產權明晰透徹的排灌設施的建設改造如能到位,可以說為其管理難解決了至少一半的工作量。而按照《電力法》相關精神,集體電力資產是“誰投資,誰收益”。目前擺在政府和電力企業(yè)的這塊“燙手山芋”,似乎誰投資,誰管理,都不大愿意。筆者認為,要抓住當前如火如荼的新農村建設和“十三五”新農村電氣化建設規(guī)劃”正在實施的大好機遇,雙方都把農業(yè)排灌用電設施的改造和新建納入進來,能很好解決此難題。首先,由于其他能源價格的上漲和利用的相對不便利性,農村對電力能源用于排灌更有吸引力。第二,在新農村建設中,電力企業(yè)與政府協調溝通,試點性地開展農業(yè)電力排灌電網改造,受益者出資一部分、電力企業(yè)在規(guī)劃中解決一部分,利舊一部分,工程由電力企業(yè)與政府簽訂施工合同的方式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施工。在改造中,要特別注意加大科技投入,多采用最新適用技術,提高排灌電網技術裝備水平。第三,在施工中發(fā)生的諸如青苗補償費、占地費、除障費等,應明確由地方政府全部承擔,把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
2.2 在管理上落實三個到位
排灌設施改造到位后,電力企業(yè)要與政府簽訂相關的用電合同、委托管理協議,制定出臺專門的管理辦法,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而電力企業(yè)要做的,就是把農電體制改革后正在實施的“三公開”、“四到戶”、“五統(tǒng)一”核心舉措到位,填補排灌用電管理空白。
一是規(guī)范的安全管理手段落實到位。農業(yè)排灌用電設施安全管理交由就近電工組管理,落實安全組織措施。在技術措施上,設備必須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管理人員要強化對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正確動作率達到100%。而且對于抗旱季節(jié)臨時掛鉤用電的老大難問題,要大力推廣用電控制箱“五件套”。同時,要加大農村安全用電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安全用電知識和有關電力法律法規(guī),印制安全用電常識宣傳畫報,組織人員到田間地頭進行安全宣傳教育,努力提高農民的安全意識。另一方面,要加強專職電工安全責任心教育,徹底摒棄“資產不歸我管,安全馬虎管”的思想,使其充分認識安全用電的重要性,主動強化農業(yè)排灌用電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宣傳、安裝、投運管理工作。
二是市場化電力營銷手段落實到位。在觀念上首先要把農業(yè)排灌用電作為電力企業(yè)增供擴銷的增長點來對待,決不能因為其電價低,影響均價和企業(yè)效益而放松管理。要在改造后集中人力對排灌用電進行全面摸底調查、掌握核實第一手資料,健全排灌用電專門營銷信息系統(tǒng),實行人員包點。同時,要加強營業(yè)普查力度,對農業(yè)排灌電價執(zhí)行到位要與物價部門隨時溝通;要加強電費回收力度,建立向政府匯報回復機制,爭取政府最大支持,及時回收電費。要持久落實“三公開”、“四到戶”措施,及時向農民公開電價電費,讓農民明白排灌;要加強稽查力度,對查出的亂加價、借機亂收費行為,特別是集體個人竊電、違章用電等擾亂正常供用電秩序行為,堅決予以打擊。這樣可確保國家優(yōu)惠電價政策得到落實,電力企業(yè)經濟效益不受損失。
三是優(yōu)質服務手段落實到位。在“三農”政策指引下,電力企業(yè)要拿出最大的誠心優(yōu)質服務于排灌用電。特別是在抗旱的高峰時期,要全天侯提供限時服務,落實優(yōu)質服務承諾,及時為農民排憂解難,自覺打擊“三種電”,人員做到不吃、拿、卡、要。
另外,由于農業(yè)排灌用電設施主要由政府出資建設,行政村自覺建立群眾性護線組織承擔電力設施保護義務同樣十分重要。總而言之,來自政府的高度重視,電力企業(yè)規(guī)范的管理,必將使農業(yè)排灌用電難題得到解決,也將更好推動農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