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武漢 湖北 430000)
?
“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李 娟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武漢 湖北 430000)
2011 年教育部辦公廳正式發(fā)出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 2+1 項目”的通知,該項目要求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藝術教育的教學和活動,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2項體育運動技能和1項藝術特長,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該通知發(fā)出后取得了一些成果,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但離我們所期望的要求還相差甚遠,有些學校開展項目傳統(tǒng)、形式單一、組織枯燥。現(xiàn)在的中學生需求多樣化,喜歡標新立異,對項目傳統(tǒng)、形式單一的體育運動項目缺乏興趣和積極性。因此“體育藝術2+1項目”要想進一步發(fā)展就必須拓展其內容、豐富其開展形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啦啦操項目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開展便利,可以有效地規(guī)避以往體育課堂內容枯燥乏味、形式陳舊單一、學生興趣欠缺的不足,啦啦操項目的開展對推動“體育、藝術2+1項目”的發(fā)展是十分有利的。本研究綜合運用了文獻資料法、調查問卷法、訪談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中學目前“體育藝術2+1項目”開展現(xiàn)狀、“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可行性、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 探求在“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的可行性,為中學拓寬“體育、藝術2+1項目”的內容,實現(xiàn)其發(fā)展目標提供依據(jù)。
1.1從理論層面分析在“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的可行性
1.1.1啦啦操項目的開展與“體育、藝術2+1項目”的開展要求具有相似性 “體育、藝術2+1項目”是促進學校體育發(fā)展,增強青少年體質一項重要舉措,要求各學校大力開展,使學生掌握至少2 項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而啦啦操作為一項新興項目,具備極高的藝術性、健身性、技巧性和觀賞性,不僅可以發(fā)展學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素質,使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得到切實提高,豐富學生的技能儲備,使學生掌握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同時啦啦操超強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對培養(yǎng)中學生的集體主義和合作意識具有重要作用。啦啦操的開展可以改進傳統(tǒng)的、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都與“體育、藝術2+1項目”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1.1.2啦啦操與中學學校培養(yǎng)目標具有相似性 中學階段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體心理等各項素質,并要讓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在這個階段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是夯實思想道德的非常階段,而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必將影響學生的“三觀”的形成。啦啦操集中體現(xiàn)積極向上的精神,強調集體精神、競爭精神與培養(yǎng)個人綜合能力4個方面的特點將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態(tài)度、健康向上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團結合作、尊重師生、關心同學、適應社會,形成具有健康輿論導向和凝聚力的校園文化。所以在“體育、藝術2+1項目”中推行啦啦操項目與中學的培養(yǎng)目標具有相似性。
1.1.3啦啦操對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促進性 初中階段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同于小學,枯燥乏味、單一的運動項目和組織形式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啦啦操富有激情和時尚感,能充分滿足學生追求個性,追隨新鮮事物,崇尚自我發(fā)展的需要?!绑w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適合青少年在中學階段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
1.2通過調查分析在“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的可行性
1.2.1通過調查問卷得出絕大多數(shù)的中學體育教師和中學生并未接受過啦啦操項目的學習,同時就其對啦啦操項目內涵的了解程度來看,也并不容樂觀,學生們對啦啦操的了解途徑較為單一,而教師也從沒向學生們傳授過有關啦啦操的知識。從而可以證明,啦啦操項目目前并未在中學體育課堂中正式開展起來,屬于一個空白領域。學生并沒有接受過啦啦操教學,但中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認知度和渴求度都很高。舊有的體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們的要求,他們希望去嘗試并參與到啦啦操項目中。當前在器材場地條件和師資力量上已基本滿足開展啦啦操項目的要求,同時廣大的體育教師也認為在“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是有必要和可行的。
1.2.2“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的影響因素中,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以及中學啦啦操教師師資力量是首要因素,其次是學生自身興趣,這一點在之前的調查中已表明,絕大部分中學生都喜愛并愿意學習啦啦操項目。啦啦操受場地器材以及設施的限制較小,學校只需配備基本的設施就可以開展啦啦操項目。最后是資金,這對“體育、藝術2+1項目”中啦啦操開展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以及中學啦啦操教師師資力量是影響“體育,藝術2+1項目”中啦啦操項目開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們應該以此為切入點,開展啦啦操項目。
1.2.3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體育、藝術2+1項目”的開展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中學師生對該項目的了解程度偏低,大部分學生不滿意目前所開展的“體育、藝術2+1項目”。覺得該項目沒有從他們的自身興趣出發(fā),內容和形式過于單一。
2.1結 論
2.1.1中學“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的可行性因素是啦啦操與“體育、藝術2+1項目”的要求存在一致性、與中學學校培養(yǎng)目標具有相似性、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促進性。
2.1.2啦啦操運動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并沒有全面開展,其原因是中學體育教師和中學生對啦啦操運動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并且中學體育教師對啦啦操運動的接受程度也不容樂觀。中學體育教師對啦啦操運動的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啦啦操運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開展。
2.1.3中學生對啦啦操的了解途徑較為單一,尤其是缺乏教師的介紹和傳授。
2.1.4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個性和獨立自主的思想,傳統(tǒng)的體育課教學在運動形式和內容上過于單一,而且無法滿足中學生對新鮮事物的要求。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中學生對目前所開展的“體育、藝術2+1項目”的喜歡程度較低。啦啦操項目是一項新興運動,有著自身的運動特點,其運動內容和形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塑造完美人格、發(fā)揮學生自身的運動潛力。
2.1.5啦啦操運動是一項時尚的運動,同時也是一項年輕人的運動,它符合中學生追求新鮮樂于探索發(fā)現(xiàn)、樂于張揚個性的需求。中學生喜歡參與其中,希望能夠將啦啦操運動納入“體育、藝術2+1項目”之中。
2.1.6從開展啦啦操運動的硬件條件來看,絕大部分的中學學校都已具備了開展啦啦操運動的硬件條件,這為在“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提供了必備條件。
2.1.7從師資條件來看,在教師年齡和學歷條件上來看對啦啦操的開展是有利的,但大部分的中學都缺乏啦啦操的專項教師,這對啦啦操的有一定的阻礙。
2.1.8目前有關啦啦操項目的培訓較為缺乏,教師們對啦啦操的了解程度較低,同時又缺乏專門的培訓活動,這對“體育、藝術2+1項目”中啦啦操項目的開展無疑是一種阻礙。
2.1.9從中學“體育、藝術2+1項目”中啦啦操項目開展的影響因素來看,啦啦操正處于發(fā)展初期,學校人員對啦啦操認識不全面,缺乏重視,缺乏專業(yè)啦啦操師資,學科體系有待完善,是影響“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的重要因素。
2.1.10雖然中學“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存在一定的阻礙因素,但絕大部分中學已經(jīng)具備了開展啦啦操項目的基本條件,因此可以說在中學“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是可行的。
2.2建 議
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雖然得出“體育、藝術2+1項目”中開展啦啦操項目是切實可行的結論,同時還折射出一些目前階段存在的問題,如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宣傳力度不夠、缺乏啦啦操運動專業(yè)教師、師生在啦啦操理論知識認識上欠缺等問題,因此根據(jù)這些問題,本人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應對的方法。
2.2.1提高各中學師生對啦啦操的認知,尤其是在理論認知層面,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方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2.2.2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加大對啦啦操運動的推廣和宣傳,讓學生逐漸了解啦啦操運動,同時多開展一些校園啦啦操運動競賽和表演活動。
2.2.3一項新興項目的開展需要校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只有校領導足夠重視,啦啦操項目才能在實踐中得到很好地落實,學校應提供必
需的財力和物力支,同時重視對教師資源的培養(yǎng),增加啦啦操運動專業(yè)教師,才能為“體育、藝術2+1項目中”啦啦操項目的開展提供物質保障和師資保障。
2.2.4 “體育、藝術2+1項目”中啦啦操項目的開展,首先要從源頭抓起,教師是推行該項目的關鍵和基礎:(1)針對目前中學體育教師對啦啦操項目的了解和掌握情況,對體育教師進行再培訓,讓體育教師掌握并熟練啦啦操項目的技術動作,提升體育教師對啦啦操的教學能力和水平。(2)要加強人才引進工作,人才是相關教學活動幵展的關鍵,在現(xiàn)有教師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針對啦啦操的教學特點,可放寬要求,釆取多個渠道吸引人才,緩解目前各個中學啦啦操教師暫時短缺狀況。(3)定期組織各中學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啦啦操比賽,比賽是課程開展績效的有效評價渠道,建立中學啦啦操聯(lián)盟或協(xié)會,以協(xié)會的方式來促進教師交流和學習,促進師生教與學的動力,同時要完善教師的考核與監(jiān)督機制,促進啦啦操師資隊伍合理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 1 ] 馬洪韜.啦啦操運動[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2 ] 盛以福,袁志良.江西省高校啦啦操開展現(xiàn)狀的研究[ J ].科技信息,2011,28(1):78-79.
[ 3 ] 王琴.對啦啦操融入高校體育課程的可行性探[ 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20(12):37.
[ 4 ] 聶英濤,劉成香.廣西高校設置啦啦操課程的可行性研[ J ].體育科技,2001,28(3):82-85.
[ 5 ] 劉文莉.啦啦操融入武漢市高中陽光體育運動的研究[ D ].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4.
作者簡介:李娟(1991~),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收稿日期:2016-03-16
中圖分類號:G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4-0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