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宏
摘 要:水陸兩棲車以其獨到的水、陸通過性能,有著廣泛的民用和軍用市場。國內外各種兩棲車應運而生,但常見的傳動系統(tǒng)設計過于復雜,生產成本高,操縱繁瑣。文中介紹了一種新型傳動系統(tǒng),應用車用變速箱的成熟技術實現(xiàn)了兩棲車的水、陸動力分動功能。經過陸上和海上試驗,產品各項性能達到了設計目標。
關鍵詞:水陸兩棲車;傳動系統(tǒng);變速箱
中圖分類號:U469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市場的需求,水陸兩棲車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方面,國內外都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生產研發(fā)。水陸兩棲車可以廣泛應用于商業(yè)娛樂、搶險救災、邊防巡邏、搶灘登陸等領域。它很好地實現(xiàn)了水、陸兩種工況的無縫對接。要想使水陸兩棲車實現(xiàn)良好的行駛性能,就要對水上推進方式進行合理地選擇。目前,常采用的推進系統(tǒng)為輪胎劃水、履帶劃水、螺旋槳推進、噴水推進器推進和加掛舷外機等幾種方式。為了實現(xiàn)我公司兩棲車的水、陸高速行駛,淺灘快速登陸的設計要求,我們采用了噴水推進器作為水上動力推進方式。
一、新型傳動系統(tǒng)觀點的提出
水陸兩棲車兼有水上和陸上行駛的雙重功能,輪胎劃水和履帶劃水用的是陸上動力傳動系統(tǒng),采用螺旋槳、噴水推進器或加掛舷外機都需要水、陸兩套動力傳動系統(tǒng)。常見的噴水推進式兩棲車動力傳遞路線如圖1所示。
其不足之處有如下幾點:
1.需要設計一個分動箱,用于發(fā)動機動力在水、陸兩種模式之間切換。分動箱使得兩棲車重量增加、尺寸加大,結構復雜,生產成本和周期相應增加。
2.需要兩套操縱機構。一套是變速箱換檔機構,另一套是分動箱分動機構。結構復雜,換檔手柄多,駕駛人員操縱繁瑣,容易誤操作導致事故發(fā)生。
3.動力傳遞路線長,傳動效率降低,如圖2所示。
經過認真研究,多方案討論,最后決定采用下面的兩棲車新型傳動系統(tǒng)設計方案,對水、陸兩套動力傳動機構進行了整合。
本新型傳動系統(tǒng)改進了結構設計,使得產品結構更緊湊,重量減輕,占用空間小,生產成本降低,操縱簡便。
二、傳動系統(tǒng)原理
圖3為水陸兩棲車新型傳動系統(tǒng)原理圖。發(fā)動機總成1與離合器總成2連接,向后再與變速箱第一軸3連接。發(fā)動機、離合器殼體11和變速箱殼體10用螺栓連接成一體。變速箱一個操縱桿控制6個檔位,4個前進檔、一個倒檔和一個船用檔。在陸上行走時,發(fā)動機動力經過離合器傳入變速箱。駕駛員可以根據(jù)路況來選擇一檔至四檔。動力通過變速箱各檔位齒輪傳遞到差速器總成9,最后經過兩側的半軸傳遞到輪邊機構7上,完成了陸上行駛過程。兩棲車入水后,駕駛員踩離合,變速箱掛入船用檔。松離合后,發(fā)動機動力經過離合器、變速箱第一軸、船用檔同步器5傳遞到變速箱第三軸6,最后經過船用輸入齒輪、船用輸出齒輪傳遞到噴水推進器8上,從而完成了水上動力傳遞過程。
三、使用效果
為了減輕重量,離合器殼體和變速箱殼體均采用鋁合金材料。齒輪及齒輪軸為優(yōu)質合金鋼。產品加工后安裝到兩棲車上,經過路面和海上各種工況長時間試驗,新型傳動系統(tǒng)完全滿足設計要求。水、陸工況切換迅速,檔位清晰,行駛平順。
結論
國內外兩棲車種類繁多,動力傳動系統(tǒng)設計各式各樣,但設計宗旨是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基礎上,將結構簡化,成本降低。本新型兩棲車傳動系統(tǒng)摒棄了常見的結構形式,采用技術成熟的車用變速箱與水、陸分動箱合二為一的設計思路,實現(xiàn)了傳動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設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楚泉.水陸兩棲車輛原理與設計[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3:107-116.
[2]朱珉虎.高速艇與游艇設計手冊[M].北京:珠海出版社,2008:17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