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朋 劉麗娜 尹先哲
河南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腫瘤科 南陽 473000
?
TGF-β1在食管鱗癌腦轉移瘤中的表達及意義
王延朋 劉麗娜 尹先哲
河南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腫瘤科 南陽 473000
目的 檢測轉換生長因子β1蛋白(TGF-β1)在食管鱗癌腦轉移瘤組織中的表達,探討其在食管鱗癌腦轉移中的作用。方法 選擇食管鱗癌腦轉移瘤組織,采用免疫組化檢測TGF-β1的表達水平。結果 TGF-β1在食管鱗癌腦轉移瘤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比瘤旁組織和正常腦組織明顯增高,提示TGF-β1的表達量在食管鱗癌腦轉移的組織中明顯增加。結論 TGF-β1的陽性表達率與食管癌細胞含量的多少有關,與臨床病理特征無關。
食管鱗癌;TGF-β1;免疫組化;腦轉移
轉換生長因子β1蛋白(TGF-β1)于1983年被發(fā)現(xiàn)。幾乎在所有細胞中均有TGF-β1異構體的表達,并與多種蛋白結合成復合體被分泌到細胞外基質。研究發(fā)現(xiàn),TGF-β信號通路影響細胞增殖、分化、遷移、黏附、細胞凋亡,胚胎發(fā)育,甚至參與人類疾病,包括心血管、纖維化、生殖、受傷等疾病和癌[1]。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01—2014-12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經(jīng)手術切除的12例食管鱗癌腦轉移瘤手術標本,診斷均有病理檢查支持,男8例,女4例;年齡61~72歲。所有患者術前均未放療。病理診斷和分級按2011年中國抗癌協(xié)會食管癌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食管癌規(guī)范化診治指南標準確定:12例病例均為食管鱗癌Ⅳ級。另選取12例同期住院的經(jīng)手術切除的正常腦組織的患者(正常腦組織組),男7例,女5例;年齡23~47歲。標本切除離體后,病理科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HE染色:脫蠟,按下面步驟依次進行:二甲苯15 min,二甲苯15 min;無水乙醇5 min,無水乙醇5 min,95%乙醇 5 min,95%乙醇 5 min,80%乙醇 5 min,水洗,蘇木精染核 5 min,流水稍洗1~3 s,1%鹽酸酒精分化,0.5%伊紅液染色 5 min,水洗,80%乙醇5 min,95%乙醇5 min,95%乙醇5 min,無水乙醇 5 min,95%乙醇5 min,二甲苯5 min,二甲苯5 min,中性樹膠封片。
1.2.2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首先將組織切片進行脫蠟、水化處理,抗原修復,封閉,置于PBS中10 min,一抗(兔IgG)4℃過夜,TBS漂洗10 min,二抗孵育10~30 min,PBS漂洗3次,3 min/次,DAB顯色,蒸餾水漂洗,蘇木素復染,脫水,透明,封片,顯微鏡下觀察。
1.2.3 判定免疫組化的結果:組織切片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由本院兩位病理科醫(yī)師進行雙盲閱片,每張切片隨機取6個高倍視野(×400)。對視野內陽性細胞計數(shù),表達陽性細胞的判斷標準:①完全沒有著色 0分,輕度淡黃色著色 1分,中度棕黃色著色 2分,3棕褐色著色 3分。判斷陽性范圍:0分<5%,1分5%~25%,2分26%~50%,3分51%~75%,4分>75%;最終判定結果為二者相加分數(shù):陰性(-)<2分,弱陽性(+)2~3分,中度陽性(++)4~5分,強陽性(+++)6~7分。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Wilcoxon秩檢驗比較配對設計的等級資料。
2.1 TGF-β1表達的檢測結果 根據(jù)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的結果顯示,細胞染色定位于胞質內,呈棕黃色,彌漫狀分布為TGF-β1表達陽性。食管鱗癌腦轉移瘤組織中TGF-β1總陽性表達率和強陽性表達率分別為100.00%(12/12)、50.00%(6/12);食管鱗癌腦轉移瘤瘤旁組織為58.3.00%(7/12)、0;正常腦組織為 41.7%(5/12)、0。根據(jù)Wilcoxon秩檢驗結果看出食管鱗癌腦轉移瘤、瘤旁組織及正常腦組織中TGF-β1的表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12例患者TGF-β1表達情況
注:與瘤旁組比較,*P<0.05;與正常組比較,#P<0.05
2.2 TGF-β1的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二者之間關系 不同腫的瘤轉移部位、分化程度、腫瘤的體積、轉移個數(shù)等對TGF-β1的表達顯示無顯著性差異(P>0.05)。
惡性腫瘤出現(xiàn)腦轉移幾率為 15%~40%,食管癌腦轉移比較少見,僅為 1.4%~1.7%[1]。 我院 8 a間共收治食管癌腦轉移患者 12 例,占同期食管癌患者的 2.03 %。國內外尚無大宗臨床報道。腫瘤腦轉移多出現(xiàn)在食管癌診斷后1 a內。食管癌腦轉移的診斷主要依據(jù)病史、癥狀、體征以及影像學檢查?;颊叨嘤诎l(fā)病前出現(xiàn)顱內壓增高的表現(xiàn)和運動障礙,如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及步態(tài)不穩(wěn)等。CT或MRI檢查顯示單發(fā)或者多發(fā)的顱內占位性病變,且多伴明顯的瘤周水腫,增強顯示病灶被強化。最終診斷可經(jīng)活檢證實。在我國食管癌腦轉移者多見于食管鱗癌患者,與我國食管鱗癌高發(fā)一致。食管癌腦轉移患者男性居多,且發(fā)病年齡較大,中位年齡60歲。Wadhwa等[2]報道食管癌腦轉移患者,臨床分期較差。本組患者均為IV 期,與報道相符。
1983年人們發(fā)現(xiàn)了轉換生長因子β1(TGF-β1),現(xiàn)在經(jīng)過大量研究人們發(fā)現(xiàn)TGF-β信號通路影響細胞增殖、分化、遷移、黏附、細胞凋亡,胚胎發(fā)育,甚至參與人類疾病,包括心血管、纖維化、生殖、受傷等疾病和癌[3]。幾乎在所有細胞中都有TGF-β1異構體的表達,并與多種蛋白結合成復合體被分泌到細胞外基質。目前人們并不十分清楚TGF-β是如何激活下游信號通路,但我們知道TGF-β配體通過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調節(jié)細胞生命過程[4]。TGF-β受體Ⅱ型(TGF-βRII)招募TGF-β受體I(TGF-βRI),然后組裝異二聚體受體復合體。TGF-βRII磷酸化TGF-βRI,然后依次磷酸化R-Smads(受體調控的Smads,包括Smad2 和 Smad3 蛋白)。磷酸化的Smad2和Smad3與Smad4形成一個復合體,然后轉移至細胞核內,在細胞核內它們結合轉錄活化因子或轉錄抑制因子來調節(jié)目標基因的轉錄[5]。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食管癌腦轉移組織中TGF-β1表達量明顯比癌旁和正常腦組織中增高,說明TGF-β1表達量與食管癌腦轉移的發(fā)生有一定的相關性。且TGF-β1表達量的多少與組織中食管鱗癌細胞的含量有一定關系。進一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圍繞食管鱗癌原發(fā)灶中TGF-β1表達量與腦轉移的的關系展開,另一方面可以在食管癌細胞系中進行功能學研究,證實TGF-β1與食管癌細胞侵襲和轉移的關系。
[1] Yoshida S.Brain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J].Surg Neurol,2007,67(3):280-290.
[2] Wadhwa R,Taketa T,Correa AM,et al.Incidence of brain metastases after trimodality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or gastro-esophageal cancer:implications for screening and surveil-lance[J].Oncology,2013,85(4):204-207.
[3] Sakaki-Yumoto M,Katsuno Y,Derynck R.TGF-β family signaling in stem cells[J].Biochim Biophys Acta,2013,1 830(2):2 280-2 296.
[4] Elliott RL,Blobe GC.Rol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in human cancer[J].J Clin Oncol,2005,23(9):2 078-2 093.
[5] Feng XH,Derynck R.Specificity and versatility in TGF-β signaling through smads[J].Annu Rev Cell Dev Biol,2005,21:659-693.
(收稿2015-11-25)
R735.1
B
1673-5110(2016)21-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