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楠
摘 要:歷史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效率,但目前歷史課堂缺乏新的活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與教師陳舊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有關,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揣摩新課標的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傳統(tǒng)死記硬背的教學現(xiàn)象,探索一條提高教學效率的新路。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方法;教學效率;策略
國民素質的高低關系綜合國力的強弱,國民素質的提高依靠基礎教育的實施。歷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要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為國家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文素養(yǎng)較高的人才?!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的目標在于讓學生認識歷史、尊重歷史,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并在學習中培養(yǎng)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完成教學目標就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更新教學觀念,研磨教材
對于長期從事歷史教學的教師來說,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改變起來較困難,但是教師的思想一定不能松懈、懶惰,安于現(xiàn)狀。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有更強的責任心,積極地尋找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并在實踐中檢驗、改進,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
1.改變教學觀念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師要改變以往以說教為主的課堂,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等方式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起指引作用,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探索歷史,使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得到提高。
2.“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jù)和物質載體,教材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教師應當仔細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資源,發(fā)現(xiàn)教材編排的合理性,并利用教材完成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假如教師對教材的了解不夠深入,又怎能教好學生呢?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關系著學習動機和學習積極性,也間接影響到課堂學習效率。很多高中生對歷史課缺乏學習興趣,甚至在歷史課上學習其他科目。因此,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成為教學中的重點問題。
1.構建和諧課堂
歷史教師給學生的印象是嚴肅、刻板,歷史學科給學生的印象也是枯燥、乏味,這樣的歷史課堂誰會喜歡呢?因此,教師要構建和諧課堂,改變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增加歷史課的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點,利用人格魅力吸引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并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歷史課的樂趣所在。這樣,學生就能自由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2.利用趣味導入
導入的好壞關系一堂課的成敗。無導入或者無效的導入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情和注意力的集中,進而影響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小故事導入,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導入,從感官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
1.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就是課堂教學活動以問題作為線索,促使學生不斷思考,并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問題教學法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用生活情境或者重大事件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素材,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歷史問題,提出問題。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提出預習的提綱,讓學生回答提綱里列出的問題,從而理清教材脈絡,獲得知識。其中,提綱列出的問題要有層次性,由簡到難。在運用問題教學法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才能提高,學習積極性才會得到激發(fā)。如,講授“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時,筆者將“新民主主義崛起的歷史條件有哪些”這個問題分解為幾個問題:(1)中國當時的具體國情如何?(2)世界局勢如何?(3)新民主主義能適應時代要求嗎?為什么?這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逐層推進,不僅順利解決了問題,也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2.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或者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課堂活動參與中獲得歷史知識,培養(yǎng)歷史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紀實性照片、圖片或者影視資料,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歷史,并對歷史現(xiàn)象產(chǎn)生初步的看法。如,在教學“抗日戰(zhàn)爭”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南京大屠殺等史料圖片或者影片激起學生對日本侵略者的憤怒、仇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從而達到課標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從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并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炳芹.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2]李敬.對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效率的研究與思考[J].學周刊,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