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彥鵬 王利
摘 要:多媒體技術以其強大的信息加工處理能力,圖文、聲像、視頻動畫等表現(xiàn)形式,為師生們創(chuàng)設了嶄新的教學情境,搭建了理想的教學平臺,擴展了課堂的容量,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演示實驗起著展現(xiàn)物理現(xiàn)象、過程、揭示物理原理、規(guī)律等重要作用。根據(jù)學生的認知心理,運用科學的方法,系統(tǒng)地組織多媒體信息,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和過程,保證學生切實體會到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物理;情境創(chuàng)設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鮮活的情境,多渠道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激活學生的思維。不過,多媒體最突出的優(yōu)點就是運用多媒體技術到一些物理實驗中。這些物理實驗用常規(guī)的實驗手段也無法進行演示,如宏觀的天體運動,微觀的布朗運動、原子結構組成和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等,都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再現(xiàn)。以下著重從高中物理實驗入手,從三個方面介紹多媒體情境教學的策略,并進行案例分析:
一、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實現(xiàn)實驗過程的可視化
高中物理有些實驗雖然可以通過演示實驗觀察其物理現(xiàn)象,但是無法直觀看到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過程,學生理解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還是有些困難,難以掌握相關的物理量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這時可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模擬演示實驗,實驗過程中各物理量的變化情況用圖片或動畫的形式顯現(xiàn)出來,使學生目睹其變化過程,獲得感性認識,進而加深對實驗過程和原理的理解。
多媒體情境: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打開電磁振蕩現(xiàn)象的VCM數(shù)字仿真實驗軟件,在對應的方框中勾選“波形圖”“直方圖”“磁感線”和“電場線”,先閉合單刀雙擲開關到S1,給電容器充電,再閉合開關到S2,電容器放電,電感線圈充電,電感線圈電充滿后又開始對電容充電,依次往復。
分析:在仿真模擬過程中,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電流的方向和大小,電容和電感線圈的帶電特點,并適當?shù)刂v解,促進學生理解整個電磁振蕩的過程和原理。
二、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實現(xiàn)演示實驗器材的可視化
演示實驗中,實驗器材的可見度和受眾范圍是演示成功與否的關鍵。高中物理有時需要進行定量分析,對實驗的精確性要求比較高,由于實驗室器材的限制,或實驗器材本身比較小,往往使實驗演示的效果降低,又不可以讓每個同學到講臺上觀看,或者把實驗器材拿下講臺到學生們中間,這時就需要多媒體技術來輔助了。
多媒體情境一:通過投影儀展現(xiàn)游標卡尺的使用方法。
分析:投影儀可以放大實驗儀器,讓全班的學生都能看見。
多媒體情境二:通過計算機軟件模擬仿真游標卡尺的使用
方法。
分析:多媒體計算機軟件模擬仿真的圖像要比投影儀清晰,而且有操作選項和文字說明,更直觀、更形象。
三、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讓一些不容易演示的實驗走進課堂
在高中物理中有一部分實驗在高中現(xiàn)有實驗器材基礎上是無法做的,例如,宏觀的天體運動,微觀粒子的運動、粒子散射、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卡文迪許扭秤實驗,等等。要在中學實驗室開設這些實驗是不可能的,但是使用多媒體進行模擬再現(xiàn),讓它們走進課堂就變得很容易了。
多媒體情境: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介紹布朗運動的實驗裝置,演示布朗運動的現(xiàn)象,對現(xiàn)象進行解釋,并介紹細小微粒的運動規(guī)則。
對于一些太快或太慢的物理現(xiàn)象,學生不易觀察清楚。這時,可采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在模擬實驗中適當減緩或加快物理現(xiàn)象的進行,通過“慢鏡頭”或者“快鏡頭”讓學生反復觀看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實驗現(xiàn)象及其物理過程。
教師可用繩子或彈簧演示波的形成過程,但繩波和彈簧波轉瞬即逝,而且?guī)缀鯚o法控制其快慢,學生很難感受到機械波的形成過程,甚至會產(chǎn)生錯誤的理解。而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模擬這一實驗過程,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動畫演示,很快就能理解機械波的形成及傳播規(guī)律。
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好奇心,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鮮活生動、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積極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的同時也要注意以下問題:(1)多媒體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實驗,動手實驗能力是高中生必須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能力,不是所有的實驗都適合用多媒體來展示或模擬;(2)教師在教學中要起到主導作用,創(chuàng)設的多媒體情境只起到輔助作用;(3)多媒體容易容量過大,導致師生雙方缺少交流;(4)有的多媒體課件設計不夠合理或者教師運用不當,會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并且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生的認知心理,需要適時、適量、合理地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
參考文獻:
[1]黃榮懷.信息技術與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1.
[2]牛彥鵬,戚淮兵.maple輔助大學物理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7),89.
[3]張新華.關于在課堂多媒體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情境創(chuàng)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