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廣平
(浙江省杭州市勝藍實驗小學 浙江杭州 310004)
預習單設計的幾點思考
皇廣平
(浙江省杭州市勝藍實驗小學 浙江杭州 310004)
小學語文想要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就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預習習慣,才能達到真正的減負高效。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預習單便應運而生。教師對預習單的設計對于被教育者語文知識的掌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的預習單要把握五個原則:明確目標、內(nèi)容簡化、操作簡單、難易適宜、形式多樣。教師可以從激發(fā)學生完成預習單的興趣,加強預習單學習的方法指導,檢查學生預習單要落實到位三部分內(nèi)容入手,使預習單的設計達到預期效果。同時,教師在使用預習單時,要分清主次,清晰明白預習單在語文教學中的定位,不能盲目夸大其作用,更不能放棄預習單的使用。
預習單設計 重要作用 把握原則 預習效果 定位
葉圣陶先生說:“學生通過預習,自己閱讀課文,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并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無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想要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就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預習習慣,才能達到真正的減負高效。好的預習單,有利于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有利于對學生的聽課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對能力稍弱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有利于對學困生學習被動局面的扭轉(zhuǎn)。
既然,預習單如此之重要。那么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如何設計高效的預習單呢?下面我們就具體探討一下。
1.明確目標
預習單設計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否則,受教育者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迷茫,沒有動力。由此可見,學生心中有預設目標的重要性。教師在設計預習單時,要明確學習目標,抓住教學的重難點,從知、情、意、行四個方面進行全面考慮。這樣,可以讓受教者在學習過程中,有理可循,面面俱到,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筆者以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29課《掌聲》為例,進行具體解析。這一課是筆者三年教齡基本功比武大賽執(zhí)教過的內(nèi)容。新教師在預習單的設計方面考慮不夠周全,沒有明確學習目標。
具體設計的預習單,如下圖所示:
經(jīng)過試教后,筆者在學生課堂反饋中和經(jīng)驗豐富老教師的指點下,在預習單上加上教學目標。這樣,學生更加明確學習目標,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具體內(nèi)容,如下圖所示:
2.內(nèi)容簡化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鋪墊和前奏。因此,教師在設計預習單時,一定注意信息量不宜過多。要不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其感到信心不足。
筆者仍以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29課《掌聲》為例,進行具體解析。
具體如下圖所示:
這樣設計預習單簡單明了,學生只需要幾分鐘時間便可以完成,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
3.操作簡單
設計預習單切忌照抄教案,更不能變成習題的堆砌。因為預習單的使用者是學生,所以設計的預習單應該具有啟發(fā)性和導向性。如果是單純地照抄教案,就會缺乏針對性,搞錯使用對象;如果是單純的習題堆砌,那就更不能發(fā)揮其“指揮棒”的作用了。
筆者仍以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29課《掌聲》為例,進行具體解析。
具體如下圖所示:
以上預習單的設計,是有一定問題的。教師只是單純地堆砌習題,并沒有體現(xiàn)出預習單思維導向和啟發(fā)思考的特點。所以,筆者認為教師在設計預習單時要從教學內(nèi)容全局考慮,以便于更好地為語文課堂教學服務。
4.難易適宜
預習單是語文教學的鋪墊,要注意把握好難易程度,要求不能過高。從學生信心方面考慮,預習單設計難度不易過高,但可以有一定挑戰(zhàn)性。預習單設計的大部分題目,學生可以通過自學探究解決問題。對于小部分思考難度大的題目內(nèi)容,可以課下先讓學生進行初步思考,在語文課上教師再進行針對性地講解。筆者以流程圖形式為大家展示預習單難易程度對課堂教學效率的影響。
具體如下圖所示:
5.形式多樣
教師在設計預習單時,不能僅僅拘于單一的形式。一般預習單都以印刷單子的形式呈現(xiàn)。教師要多思考,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操作。例如說:教材中以泡泡的形式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具有引導性地提問,會讓學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間。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充分利用起來,可以把這些內(nèi)容看成較好的預習單材料。此外,教師在黑板上呈現(xiàn)一些預習提示也可以算是預習單的另一種形式。
例如:筆者在執(zhí)教《一次成功的實驗》(人教版三年級上30課)時,就是以提問的方式完成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掌握,以便于更好地進行教學。
具體問題如下:
四個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既把握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又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
1.策略一:激發(fā)學生完成預習單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教師想讓學生對預習單重視起來,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激發(fā)學生對預習單的興趣,讓其把完成預習單當作一件開心的事。漸漸地,通過教師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就會逐步養(yǎng)成主動積極完成預習單的良好習慣。那如何激發(fā)學生完成預習單的興趣呢?
(1)通過獎勵機制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校里,筆者把學生分為六個語文學習小組,分別命名為紅、橙、黃、綠、藍、粉,六個小組就是六個整體。每一項預習活動完成會獎勵小組一星(以蘋果貼紙表示,下面以圖片形式呈現(xiàn)),反之,則扣一顆星。每次到月末最后一周星期五下午第一節(jié)課,筆者都會統(tǒng)一兌換禮物,星星多的前三組可以獲得老師的禮物。
具體評價形式如下圖所示:
(2)通過分層次設計預習單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要明確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因為學習上有參差不齊的水平,所以學習內(nèi)容的需求也就自然不同。因此,教師科學合理地設計預習單就顯得尤為重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才能使預習單的設計更加符合學生實際情況,更接“地氣“。
以下是筆者進行預習單設計的兩套學習方案。以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第一課《觀潮》為例,進行具體解析。
具體如下圖所示:
圖示一:
以上預習單設計是針對基礎偏弱的學生。筆者讓他們把課文讀熟練,圈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句。這樣,簡單基礎的內(nèi)容易于完成,完成后學生有一定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
圖示二:
以上預習單的設計是針對學習能力稍強的學生。筆者要求他們在搜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問題,并嘗試自己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以上內(nèi)容,是筆者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采用分層次設計預習單的方法。通過一段時間地實踐,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效果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3)通過讓學生認識到預習單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班級活動、榜樣引領、午間談話、同學辯論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習方法交流會,讓學生認識到預習單的重要性。同學們平時接觸最多的是同學,最信任的也是同學。筆者就是利用這一點,在每周三的班會時間,讓成績優(yōu)秀同學現(xiàn)身說法,談談利用預習單的情況與自己成績的關系,使學生信服預習單的重要性。再利用班級手抄報、學習園地等多種宣傳形式,讓學生了解到預習單的重要性。這樣多管齊下,讓同學們認識到預習單可以使學習更輕松。以上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課堂聽課效率,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目標。
具體實踐形式如下圖所示:
2.策略二:加強預習單方法指導
通過一段時間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采用預習單形式展開學習后,有部分學生在思想上產(chǎn)生誤區(qū)。他們認為預習單沒有難度,只是簡單讀讀課文。由于思想上的懈怠,對預習單也慢慢地失去了興趣。筆者在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時,會發(fā)現(xiàn)部分同學根本沒有認真完成這項作業(yè),預習過的教材仍是空白,沒有留下任何筆跡。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枉費教師設計預習單的良苦用心。時間一長,學生反而會養(yǎng)成做事敷衍了事的壞習慣。所以,筆者認為教師的“教”就顯得非常重要。要把預習單作為語文學習的“引路燈”,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這個“引路燈”要恰到好處地“引導”。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因勢利導”的教學效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供人終生受用?!彼?,教師更要進一步加強預習單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輕松地學習語文。
(1)教師教給學生使用預習單的方法
筆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分層次閱讀課文,每一層閱讀的要求各不相同。第一層閱讀:這是最簡單基本的要求,要求學生邊讀邊標出課文的段落層次。第二層閱讀:要求學生手腦并用。邊讀邊思考,并利用不同符號在文中做上標記。例如:文中的生字生詞可以用“○”圈出;易寫錯的字用“△”標記;需要重點理解的詞語用“*”標明;在閱讀過程中鼓勵學生邊讀邊思考,學會利用文中內(nèi)容和學習工具。遇到難以理解的詞語,請先結合上下文內(nèi)容理解詞意,如還未解決,可以借助字詞典等工具進一步解決問題;遇到文中的總結句、中心句、過渡句、用詞優(yōu)美的句子,可以用下劃線先劃出,并且反復多讀?!皶x百遍其義自見”這樣學生可以慢慢體會出其中深層含義,并且簡單地做上批注;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和多媒體,查找搜集相關圖片、資料。學生主動學習,增長見識,增強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了一段時間的教學指導,學生慢慢地掌握了預習方法,提高了預習效率,使語文學習進入了良性學習的狀態(tài)。
下圖為學生利用預習單完成的課文預習:
(2)教師設計多種形式預習單
假設:教師設計的預習單每次都是單一地把文章讀熟,圈出生字詞和劃出不理解的句子。我想:一段時間過后,學生在預習單上的興趣就會逐步消減,久而久之,預習單實質(zhì)性的作用也就寥寥無幾了。因此,筆者在日常教學中,著重點放在設計預習單方法的創(chuàng)新上。形式豐富多樣的預習單,在某種程度上會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可以有效地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起來。
對于故事性稍強的文章,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讀熟課文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搜集相關資料,以故事會的形式進行教學。
比如:人教版教材中《找駱駝》《陶罐和鐵罐》《獅子和鹿》《巨人的花園》《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等文章,就可以采用故事會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故事排練表演,甚至還可以利用相關資料,進行課本劇的編排。這樣操作,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輕松把課文讀熟。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知識性稍強的文章,特別是涉及到自然科學知識,不易弄懂的內(nèi)容。筆者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先試著自己動手演示。
比如:人教版教材中《玩出了名堂》《茅和盾的集合》《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等文章,教師都可以指導學生動手演示。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完成預習單的興趣,又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地深刻體會。
3.策略三:教師檢查學生預習單要落實到位
預習單是預習教材內(nèi)容的有效有段,但預習單只是單純地下發(fā)給學生是不行的。筆者認為教師一定要加強檢查。只有檢查才會有落實,有了測評才會有促進。如果,教師只布置并不檢查反饋,學生完成預習單的成果并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預習單完成的積極性會相對減弱。
筆者會在課前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一般時間不超過10分鐘,這樣不會花費教師太長時間。采取提問抽查形式了解學生的情況,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既然檢查了,就要有反饋。所以,筆者每天會把檢查學生的預習單完成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完成認真的學生以小禮物多加表揚。完成態(tài)度不認真,要進行嚴厲批評,并要求具體時間補起來。每周五下午第一節(jié)課,筆者對學生預習單一周時間內(nèi)的完成情況以成果形式展示。這樣一段時間后,激發(fā)部分學生完成預習單的興趣,明確了賞罰制度,使平時不主動學習的學生也充分利用起來預習單,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具體評價形式如下圖所示:
教師要利用有效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預習單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如何使用預習單,并且要制定出有效的檢查方法?!把员匦?,行必果”教師說到做到,認真對待學生預習單的完成情況。讓學生明確教師制定的檢查方法,并知道教師的重視程度。學生會逐漸養(yǎng)成語文預習的好習慣。在這個過程中,預習單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任何事情想要成功的話,都要有一個前期鋪墊的過程。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預習單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需要應運而生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課堂。但是,教師在使用預習單時,要分清主次,清晰明白預習單在語文教學中的定位,不能盲目夸大其作用,更不能在教學過程中放棄使用預習單。教師應根據(jù)學情需要,自主設計符合教學實際情況的預習單。
上好課一堂課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設計一個好的預習單,它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一個好的預習單,可以引起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地思考,對其智力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就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不斷提高語文學習成績,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
[1] 黃全明,陳樹寶.小學語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 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