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俊玲
(新疆精神衛(wèi)生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
度洛西汀與帕羅西汀對老年抑郁癥患者主觀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
萬俊玲
(新疆精神衛(wèi)生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目的 探討度洛西汀與帕羅西汀治療老年抑郁癥的臨床療效及對主觀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 71例老年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36例,口服度洛西汀治療,對照組35例,口服帕羅西汀治療,觀察8 w。應(yīng)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總分評價療效,HAMD睡眠障礙因子和匹茲堡睡眠指數(shù)(PSQI)評定睡眠改善效果,副反應(yīng)量表(TESS)評定不良反應(yīng)。結(jié)果 研究組治療第1、2 周末HAMD評分較對照組下降更顯著(P均<0.05)。治療8 w末,研究組總有效率(77.8%)與對照組(74.3%)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不良反應(yīng)較輕,兩組TESS評分差異無顯著性(P均>0.05)。 研究組治療第1、2 周末HAMD睡眠障礙因子和PSQI評分較對照組下降更顯著(P均<0.05),治療4 w后兩組無顯著差異(P均>0.05)。結(jié)論 度洛西汀與帕羅西汀治療老年抑郁癥療效顯著且相當(dāng),安全性高,但度洛西汀起效更快,并在治療早期對患者的主觀睡眠改善優(yōu)于帕羅西汀。
度洛西??;帕羅西??;抑郁癥;主觀睡眠質(zhì)量
老年抑郁癥是老年期精神障礙中最常見的精神疾病〔1〕,包括原發(fā)性(含青年或成年期發(fā)病,老年期復(fù)發(fā))和見之于老年期的各種繼發(fā)性抑郁〔2〕。老年抑郁癥具有高復(fù)發(fā)率,高致殘性等特點〔3〕,危害較大,睡眠障礙是該病的臨床癥狀,又是疾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度洛西汀是近年來在國內(nèi)上市的一種新型的去甲腎上腺素能和5-羥色胺能抗抑郁劑,國內(nèi)外研究證實其對抑郁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4,5〕。帕羅西汀為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兩藥作用機制不同。本文探討兩種藥物對老年抑郁癥主觀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并評價兩種藥物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在新疆精神衛(wèi)生中心老年科住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中的抑郁癥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年齡≥60歲,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24項評分>20分;排除腦器質(zhì)性疾病及其他嚴(yán)重軀體疾病,有藥物及酒精依賴史,有嚴(yán)重自殺傾向和癲癇患者;治療前2 w均未使用抗抑郁藥或抗精神病藥。所選研究對象共71例,隨機分為兩組,度洛西汀組(研究組)36例,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齡(65.75±2.77)歲,平均病程(12.58±4.64)個月,HAMD總分平均(24.32±2.91)分;帕羅西汀組(對照組)35例,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齡(64.63±2.04)歲,平均病程(10.82±5.04)個月,HAMD總分平均(24.40±2.95)分。兩組患者年齡(t=1.94,P=0.06)、性別(χ2=0.13,P=0.72)、病程(t=1.53,P=0.13)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均>0.05),研究中所有受試者或監(jiān)護人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3 評定工具及方法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2、4、8 w末對兩組患者進行抑郁狀態(tài)和主觀睡眠質(zhì)量評定,采用HAMD評估抑郁狀態(tài),主觀睡眠質(zhì)量分別采用HAMD睡眠障礙因子和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PSQI)評定睡眠改善效果。PSQI中國修訂版有18個計分項目,總分范圍為0~21分,總分>7分為睡眠質(zhì)量差,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zhì)量越差,量表均由精神科主治醫(yī)師以上評定。
1.4 安全性評價 采用副反應(yīng)量表(TESS)及實驗室各項檢查綜合評價藥物副反應(yīng),在治療第1、2、4、8周末評定TESS。于治療前、治療中、治療后分別做血常規(guī)、血糖、血脂、肝腎功能及尿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各1次。
1.5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t及χ2檢驗。
2.1 兩組HAMD評分比較 研究組治療后HAMD各時點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均<0.05),對照組治療2 w末后HAMD各時點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均<0.05)。兩組間比較,治療第1、2周末的HAMD評分,研究組較對照組下降更顯著(P均<0.05),表明度洛西汀組1 w內(nèi)就能起效,較帕羅西汀組起效快。在第4、 8周末,研究組與對照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均>0.05)。見表1。
2.2 兩組HAMD睡眠障礙因子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HAMD睡眠障礙因子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各時點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均<0.05)。研究組在治療第1、2 周末,較對照組下降更顯著(P均<0.05),但在治療第4周后,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均>0.05)。見表1。
2.3 兩組PSQI、TES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各時點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均<0.05)。研究組在治療第1、2 周末,較對照組下降更顯著(P均<0.05),但在治療第4周后,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均>0.05)。治療1、2、4、8 w后,兩組TESS評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2.4 兩組有效率比較 治療8 w末,研究組痊愈6例(16.67%),顯著進步8例(22.22%),進步14例(38.89%),無效8例(22.22%),總有效率77.8%;對照組痊愈6例(17.14%),顯著進步8例(22.86%),進步12例(34.29%),無效9例(25.71%),總有效率74.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χ2=0.12,P>0.05)。
2.5 兩組不良反應(yīng)比較 度洛西汀組頭暈2例,惡心5例,口干4例,嗜睡2例。帕羅西汀組惡心3例、便秘3例,口干5例,心電圖改變1例,失眠2例。以上不適癥狀多見于治療初期,程度較輕,隨著治療進展而減輕或消失,一般不需要進步特殊處理。
表1 兩組HAMD及睡眠障礙因子評分比較(分,±s)
與治療前比較:1)P<0.05,下表同
表2 兩組PSQI、TESS評分比較(分,
睡眠障礙常為老年抑郁癥發(fā)病的早期癥狀,表現(xiàn)為早醒,入睡困難,或者間斷睡眠,夢多,其中早醒最為典型,入睡困難最為多見〔6〕,失眠加重是預(yù)測老年抑郁癥復(fù)發(fā)的征象之一〔7〕,故改善睡眠成為緩解抑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結(jié)果提示,在治療早期,度洛西汀對患者主觀睡眠的改善優(yōu)于帕羅西汀,這可能與兩藥的作用機制有關(guān)。帕羅西汀為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該藥對5-HT2受體具有興奮作用,可導(dǎo)致失眠和睡眠結(jié)構(gòu)的改變。度洛西汀為新型的抗抑郁藥,它能對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產(chǎn)生雙重抑制作用,即可阻斷5-HT2 、5-HT3受體,又對H1受體具有一定的親和力〔8〕,能從主觀客觀關(guān)兩方面改善抑郁癥的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不僅是抑郁癥的一個癥狀,也對其臨床結(jié)局及病程具有重要影響,還可預(yù)測將來發(fā)生抑郁癥的危險性,經(jīng)抗抑郁治療后殘留的睡眠障礙與抑郁癥復(fù)發(fā)的危險性增加有關(guān)〔9〕,因此,能同時改善抑郁情緒和睡眠障礙的治療尤其重要〔10〕。本研究提示,度洛西汀與帕羅西汀在治療老年抑郁癥方面,總體療效相當(dāng),不良反應(yīng)均較少。其中,度洛西汀起效更快,可在早期改善患者主觀睡眠質(zhì)量,這對于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早期改善患者病情,具有一定優(yōu)勢。
1 葉任高,陸再英,謝 毅.內(nèi)科學(xué)〔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
版,2005:15-56.
2 Yewww L,Leung CC.Antitubemulosis drugs and hepatotoxicit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5:858-9.
3 Heeren TJ,Derksen P,Ham B,etal.Treatment,outcome and predictors of response in elderly depressed in-patients〔J〕.Br J Psychiatry,1997;171(9):436-40.
4 趙素華,孔潔華,楊嬋娟,等.度洛西汀對首發(fā)抑郁癥患者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華行為醫(yī)學(xué)腦科學(xué)雜志,2012;21(2):158-60.
5 Bochsler L,Olver JS,Norman TR.Duloxetine in the acute and continuation-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Exp Rev Neurother,2011;11:1525-39.
6 郭 琳.首發(fā)老年抑郁癥的臨床特點研究〔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3;12(5):371-4.
7 陳志斌,葉慶紅,唐 鍇.老年抑郁癥的研究進展〔J〕.海南醫(yī)學(xué),2013;24(4):585-6.
8 馬洪濤,王金明,許家泉.度洛西汀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對照研究〔J〕.精神醫(yī)學(xué)雜志,2009;22(5):389-90.
9 Krystal AD.Sleep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future directions〔J〕.Psychiatr Clin Nreth Am,2006;29(4):1115-30.
10 Fava M,McCall WV,Krystal A,etal.Eszopiclone co-administered with fluoxetine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coexisting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Biol Psychiatry,2006;59(11):1052-60.
〔2015-04-29修回〕
(編輯 苑云杰/曹夢園)
萬俊玲(1978-),女,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精神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研究。
R749.4
A
1005-9202(2016)20-515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