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 穆立芹 孫利軍 張曉偉 劉小英 李增寧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腎內科,河北 石家莊 050081)
?
·其 他·
生物電阻抗法在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況評估中的應用
李明明 穆立芹 孫利軍 張曉偉1劉小英 李增寧1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腎內科,河北 石家莊 050081)
目的 探討生物電阻抗法(BIA)在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評估中的應用。方法 收集50例老年MHD患者為MHD組,根據體質指數(BMI)分為I組(BMI<18.5 kg/m2)14例,Ⅱ組(BMI 18.5~23.9 kg/m2)27例、Ⅲ組(BMI≥24 kg/m2)9例,同期隨機選取80例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采用BIA法測定并比較各組的生物電阻抗指標,包括BMI、脂肪質量(FM)、非脂肪量(FFM)以及體脂肪率(Fat%)。結果 MHD組男性和女性的BMI、FM、FFM以及Fat%水平分別低于對照組男性和女性,且兩組男性的FM和Fat%水平均低于女性,FFM水平均高于女性(P<0.05)。Ⅱ組和Ⅲ組的BMI、FM、FFM以及Fat%水平高于Ⅰ組,并且Ⅲ組高于Ⅱ組(P<0.05)。相關性分析顯示,BMI與FM、FFM、Fat%呈正相關(r=0.537、0.517、0.492;P<0.05);FM與FFM呈負相關(r=-0.793;P<0.05),與Fat%呈正相關(r=0.581;P<0.05),FFM與Fat%呈負相關(r=-0.722;P<0.05)。結論 BIA法評估老年MHD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具有準確、快捷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
生物電阻抗法;維持性血液透析;營養(yǎng)狀況
營養(yǎng)不良是由于人體長期缺乏熱能和蛋白質所致的慢性營養(yǎng)缺乏病,是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普遍存在的并發(fā)癥〔1〕。在老年MHD患者中,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率更是高達51%,嚴重威脅老年MHD患者的生命質量〔2〕。由于營養(yǎng)不良患者代謝會發(fā)生變化,并且相應的人體成分也有改變,因此通過監(jiān)測人體成分可較好評估營養(yǎng)狀況〔3〕。生物電阻抗法(BIA)是一種測量人體成分的檢測技術,利用生物組織與器官的電特性及其變化規(guī)律,提取與人體生理和病理狀況有關的生物醫(yī)學信息〔4〕。本研究采用BIA法評估老年MHD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旨在探討其在該領域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4月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行MHD治療的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臨床診斷為終末期腎衰竭;③每周MHD 2~3次,每次持續(xù)4 h;④穩(wěn)定血液透析≥3個月;⑤符合醫(yī)學倫理學要求;⑥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心、腦血管疾病患者;②合并惡性腫瘤以及獲得性風濕病的患者;③伴有嚴重感染性疾??;④合并有其他可能影響本研究結果的分泌性和代謝性疾病。共納入符合要求的患者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齡61~78〔平均(68.41±4.35)〕歲;原發(fā)疾?。涸l(fā)性腎小球腎炎27例,高血壓腎病10例,糖尿病腎病8例,慢性腎盂腎炎3例,多囊腎1例,狼瘡性腎炎1例。根據中國健康成人體質指數(BMI)標準〔6〕將MHD患者分為三組,I組(BMI<18.5 kg/m2)14例、Ⅱ組(BMI 18.5~23.9 kg/m2)27例、Ⅲ組(BMI≥24 kg/m2)9例。
同期隨機抽取80例健康體檢的老年人作為對照組,男49例,女31例;年齡60~75〔平均(69.66±5.23)〕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聚砜膜空心纖維透析器行常規(guī)的碳酸氫鹽血液透析治療。治療后10~30 min內采用BIA分別測量兩組的人體成分,測量及計算指標包括身高(HT)、體重(WT)、BMI、脂肪質量(FM)、非脂肪量(FFM)和體脂肪率(Fat%)。HT以TZ-1型身高計(最小刻度為0.1 cm)測量,受檢者背靠著身高計;WT采用H4150SH電子體重秤(最大稱重量為150 kg)進行測量。FM和FFM采用Tanita TBF-300型人體脂肪/體重測量儀(50 Hz,最大測量值為200 kg,感量為0.02 kg,測量誤差為0.1%)進行測量。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軟件,兩獨立樣本的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多組獨立樣本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Dunnett-t檢驗,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積矩相關分析。
2.1 兩組人體成分測量結果比較 MHD組男性和女性的BMI、FM、FFM以及Fat%水平分別低于對照組的男性和女性(P<0.05);兩組男性的FM和Fat%水平均低于女性,FFM水平均高于女性(P<0.05)。見表1。
2.2 不同BMI的MHD患者人體成分參數值比較 三組患者的BMI、FM、FFM以及Fat%水平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兩比較,Ⅱ組和Ⅲ組的BMI、FM、FFM以及Fat%水平高于Ⅰ組,并且Ⅲ組高于Ⅱ組。見表2。
表1 兩組的人體成分參數值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同組女性比較:2)P<0.05
表2 不同BMI組MHD患者人體成分參數值比較±s)
與Ⅰ組比較:1)P<0.05,與Ⅱ組比較:2)P<0.05
2.3 MHD患者中不同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BMI與FM、FFM、Fat%呈正相關(r=0.537、0.517、0.492,均P<0.05);FM與FFM呈負相關(r=-0.793,P<0.05),與Fat%呈正相關(r=0.581,P<0.05);FFM與Fat%呈負相關(r=0.722,P<0.05)。
營養(yǎng)不良的主要表現有體重下降、皮下脂肪消失、消瘦,或者有不同程度的水腫、精神萎靡以及全身免疫能力低下,常伴有各種組織器官功能紊亂〔7〕。MHD在改善終末期腎衰竭患者腎臟病變所致癥狀的同時,也會引起各種并發(fā)癥,營養(yǎng)不良就是其中最為普遍的并發(fā)癥之一。研究證實〔8〕,營養(yǎng)不良會增加MHD患者感染的機會,致使傷口難愈合以及生理功能異常和肌肉消耗。Erdogan等〔9〕研究顯示營養(yǎng)不良與MHD患者的發(fā)病率、住院率及死亡率密切相關。因此,如何有效評估MHD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并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予以干預,是緩解MHD患者病情、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的關鍵。對人體成分的測量是評估營養(yǎng)狀況的常見手段,BIA具有操作簡單易行、無創(chuàng)且結果可靠等優(yōu)點,在國外的一些透析中心常將BIA法作為MHD患者營養(yǎng)狀況評估的方法〔10〕,而在國內,尤其在老年MHD患者中相關的研究較少。
BMI是目前國際上較為通用的衡量人體肥胖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FM和FFM是身體構成的主要兩個部分,它們的改變對了解機體的能量代謝狀態(tài)以及多種疾病所致的身體構成改變具有重要意義。Fat%是指人體脂肪與體重的百分比,是評價個人肥胖程度比較客觀的指標。本研究提示,老年MHD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明顯較健康體檢者差,臨床應引起重視,與有關研究結果一致〔11〕。MHD患者的消耗過多或者是攝入量不足,使人體利用脂肪的消耗提供能量,以維持機體的生存,因此機體過于消瘦,BMI、FM、FFM以及Fat%水平偏低。老年男性MHD患者的FM水平低于女性,可能與女性體內雌激素分泌會促進脂肪的增加有關。此外,老年男性MHD患者的Fat%水平低于女性,這與正常成人不同性別體脂肪率的變化趨勢一致,即男性正常的體脂率低于女性,這也間接驗證了BIA法測定結果的可靠性。BMI作為臨床評估營養(yǎng)狀況的指標,具有一個難以避免的局限性,即無法判斷營養(yǎng)不良是因骨骼肌消耗還是脂肪過少所致。以BIA法判斷BMI,可以了解脂肪組織以及水分的分布,從而準確評估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本研究與新型微型營養(yǎng)評定(MNA)等方法評價的結果趨勢一致〔12〕,表明BIA法判斷MHD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準確、可靠,因此可作為臨床推薦的評價方法。BIA法各指標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性,符合人體不同成分之間關系的普遍規(guī)律。在采用BIA法對MHD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進行評估時,需要注意應該在血液透析后的2 h內,當患者的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時測量,此時反映的人體成分變化較為準確。
1 Lertdumrongluk P,Streja E,Rhee CM,etal.Changes in pulse pressure during hemodialysis treatment and survival in maintenance dialysis patient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15;10(7):1179-91.
2 李述真,劉法芹.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對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內微炎癥和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1):6070-2.
3 Hou Y,Li X,Hong D,etal.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ssessments for evaluating malnutri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end-stager enal disease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J〕.Nutr Res,2012;32(4):266-71.
4 Halle MP,Zebaze PN,Mbofung CM,etal.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o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in urban sub-Saharan Africa:evidence from Cameroon〔J〕.J Nephrol,2014;27(5):545-53.
5 張 磊,李新倫,李紅霞,等.應用生物電阻抗分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液分布特點〔J〕.中國血液凈化,2015;14(7):425-8.
6 陳春明.中國成人體質指數分類的推薦意見簡介〔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1;35(5):349-50.
7 王銀娜,王 英,賈艷麗,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TWEAK水平與冠狀動脈鈣化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5;15(8):1514-7,1594.
8 Nafzger S,Fleury LA,Uehlinger DE,etal.Detection of malnutri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aintenance haemodialysis:a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on 12 parameters〔J〕.J Ren Care,2015;41(3):168-76.
9 Erdogan E,Tutal E,Uyar ME,etal.Reliability of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a comparison with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J〕.Transplant Proc,2013;45(10):3485-8.
10 胡偉鋒,王會玲,李紅仙,等.微炎癥狀態(tài)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的影響及生物電阻抗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5;16(4):328-30.
11 印 荻,章 旭,曹 娟,等.維持性血液透析老年和成年患者營養(yǎng)參數比較〔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11):990-2.
12 蔣 瑩,李就鴻,祝勝郎,等.微型營養(yǎng)評定法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16):54-5,59.
〔2015-10-19修回〕
(編輯 袁左鳴)
河北省科技計劃項目(No.122777155)
李增寧(1969-),男,博士,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臨床營養(yǎng)學方面的研究。
李明明(1961-),男,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腎內科方面的研究。
R459.5
A
1005-9202(2016)20-5104-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0.078
1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營養(yǎng)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