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部
馬克思主義的“初心”就是人民幸福
□ 本刊編輯部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盡管誕生在一個半世紀之前,但歷史和現(xiàn)實都證明它是科學的理論,迄今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馬克思主義堅持實踐的、唯物的、辯證的、歷史的唯物主義觀點,以“人民幸?!睘楣ぷ髂繕?,使人民幸福的內(nèi)容、獲得幸福的方法和途徑更為科學,不僅是我黨為人民謀幸福的理論依據(jù),也是我們認知幸福、創(chuàng)造幸福的行動指南。我黨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完全與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幸福觀一脈相承。因此,人民幸福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初心”,也必然是我黨的初心。
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通過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創(chuàng)建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政權,“讓中國人民站起來”而獲得幸福。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通過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富起來”而獲得幸福。當前,我黨繼往開來,就是要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fā)展觀,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實現(xiàn)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yè)推向前進?!?/p>
讓人民幸福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是我黨不斷追求的目標。讓人民幸福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實現(xiàn)人民利益作為黨奮斗的最高目的。就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使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不論是深化改革,還是推進法治;不論是發(fā)展經(jīng)濟,還是治理社會,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只有人民幸福,才能形成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才能匯聚起最為廣泛的共識和最為磅礴的力量,才能把握機遇、應對挑戰(zhàn),續(xù)寫新的光榮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