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波
(沈陽體育學院籃球教研室 遼寧沈陽 110102)
遼寧省高校學生2008—2010年體質健康測試結果比較與分析
汪波
(沈陽體育學院籃球教研室 遼寧沈陽 110102)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采用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遼寧省高校學生2008—2010年男、女生身體形態(tài)、機能、素質各項指標的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得出:遼寧省高校學生身高、體重、胸圍3項身體形態(tài)指標均有增長的趨勢;反映身體機能狀況的肺活量指標男、女生均下降了125 mL、231 mL;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普遍下降,其中男、女生耐力素質下降明顯。根據此研究結果分析了影響遼寧省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因素,并為深化高校體育課程改革、進一步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提出一些建議。
大學生 體質 對比 分析
毛澤東曾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國民體質健康是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是反映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國民體質的健康狀況與這個國家的發(fā)展未來與希望息息相關,作為國家棟梁的高校學生,他們代表著國家的發(fā)展活力和未來希望,是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所以當代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備受重視。因此,獲取其體質水平的反饋信息,分析影響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變化規(guī)律、發(fā)展趨勢及其產生的原因,就顯得十分重要。該文通過對遼寧省大學生2008—2010年身體形態(tài)、機能、素質各項指標的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研究,了解學生身體健康狀況,探討影響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應對策略,為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貢獻作者自己的綿薄之力。
該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比分析法及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2.1 身體形態(tài)指標對比分析
身體形態(tài)是指人體外部與內部的形狀特征,本文主要研究身高、體重、胸圍三個指標,其中身高是反映人體骨骼生長發(fā)育和人體縱向高度的主要形態(tài)指標。體重是反映人體骨骼、肌肉、脂肪等重量綜合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胸圍則可以反映人體橫向生長的寬度、圍度、厚度和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人體在各個時期的營養(yǎng)狀況。
根據調查資料數(shù)據對比分析顯示,2008—2010年遼寧省高校學生身體形態(tài)指標如下。
身高:遼寧省高校男、女學生身高分別增長了0.11 cm、0.09 cm。
體重:遼寧省高校男、女學生體重分別增長2.4 kg、1.6 kg。
胸圍:遼寧省高校男、女學生胸圍平均增長值為0.5 cm、0.3 cm。
通常情況下,正常成年人身高、體重、胸圍的變化多與飲食營養(yǎng)攝入多少及體育鍛煉的消耗多少密切相關。
2.2 身體機能(肺活量)指標對比分析
遼寧省高校學生的肺活量指標2008年與2010年相比,男、女生平均下降了125mL、231mL。
2.3 身體素質指標比較分析
50 m跑:2008年與2010年相比,遼寧省高校男、女學生50 m跑平均下降值分別為0.1 s、0.3 s,男女生差異具有顯著性。
引體向上(男生):2008年與2010年相比,引體向上平均下降了2次。
仰臥起坐(女生):2008年與2010年相比,平均下降值分別為5.3次/min。
立定跳遠:2008年與2010年相比,男、女生立定跳遠平均下降值分別為10.4 cm、15.9 cm。
耐力素質 : l000 m(男生)和800 m跑(女生),遼寧省高校男、女學生平均下降值分別為0.2 s、0.6 s。
3.1 大學生自己本身
大學生體質下降,首要原因是出于自己本身。高中時由于學習任務繁重抱怨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但到大學以后,說法就又變了,覺得學校的體育設施太少、體育鍛煉太辛苦,而且容易受傷等等,這些都是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的借口,內心的信念變了,一切都變了。
3.2 人們的飲食結構發(fā)生了改變
隨著社會進步,物質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大大加快生活節(jié)奏,使人們的飲食結構發(fā)生了改變。尤其是大學生非常喜歡吃快餐,快餐的過程中熱量攝取不當,加上體育鍛煉活動少,導致肥胖的學生比較多。
3.3 高校體育課教學內容
目前高校體育課教學內容中,沒有使學生在課堂上能系統(tǒng)、全面地學到改善身體各項素質的方法。有的學校甚至還把有利于學生心肺功能發(fā)展的耐力跑運動項目砍掉,使體育課教學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3.4 運動時間少
運動時間少,運動量小是導致學生體質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學生每周只有一次體育課時間,學生如果不在課外采用其它方式進行體育鍛煉,運動量根本得不到保證,這樣不利于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4.1 結論
(1)遼寧省大學生身高、體重、胸圍3項身體形態(tài)指標均有增長的趨勢。
(2)遼寧省大學生肺活量指標男、女生平均下降了125 mL、231 mL。
(3)遼寧省大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普遍下降。其中耐力素質明顯下降。
4.2 建議
(1)高教職能部門要進一步系統(tǒng)、全面、深入研究高校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存在的問題。加大體育課教學的改革力度,在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不斷探討全新的課程內容及標準。
(2)學校領導應提升對體育課的重視,加大體育教育的宣傳力度,制定方針、政策為體育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完善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最大程度地滿足學校學生體育課及課外體育活動的一切需要。
(3)針對遼寧省高校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的情況,特別要加強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意志品質教育。樹立健康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能力,指導學生掌握用科學的方法指導自身從事體育活動能力。
(4)大力開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全面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遼寧省各高校中課外體育活動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內容豐富,但通過調查得知,受時間、氣候、師資等自然情況的影響,不在課余俱樂部中進行身體鍛煉的學生還很多。如何吸引調動廣大學生參加業(yè)余俱樂部鍛煉的積極性,是各高校俱樂部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因此,學校各俱樂部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在俱樂部管理制度、開放時間及形式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完善的俱樂部發(fā)展模式,使俱樂部真正成為大學生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有效場所。
另外,高校中各體育團體要發(fā)揮其積極主動作用,更多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以此吸引更多的大學生投入到課外體育鍛煉中來。
[1] 汪青.武漢科技學院學生體質測試結果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6,25(2):175.
[2] 張昕.遼寧省女大學生2007與2008年健康體能測試結果的比較與分析[J].大連大學學報,2010(6):112-115.
[3] 周建偉.大學生體質狀況的動態(tài)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4):506-507.
[4] 張少生.從體質調研結果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體育學刊,2001(1):54-57.
[5] 米艷.當代大學生健康狀況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 (4):80-81.
G807.4
A
2095-2813(2016)11(c)-013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