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瑋 何 琳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博士論壇
西方美學理論背景下競技體育美感與崇高感芻議
孫 瑋 何 琳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以西方美學理論為視角,對競技體育的審美屬性及其審美價值展開“史論結(jié)合”式的研究。依照競技之美呈現(xiàn)的不同形式,將其分為美的屬性與崇高屬性,并在此基礎上結(jié)合競技體育特點分別對這兩種審美屬性加以辨析與整合:美的屬性主要表現(xiàn)在競技體育主體外在的身體層面,反映在競技體育主體及其參與者情感之中展現(xiàn)為一種“美感”;崇高屬性主要表現(xiàn)在競技體育主體內(nèi)在的精神層面,反映在競技體育主體及其參與者情感之中展現(xiàn)為一種“崇高感”。美感主要體現(xiàn)為由人類感性層面所掌控的一般性美學特征,而崇高感則主要體現(xiàn)為由人類理性層面所掌控的超越于美感之上的美學特征。 關鍵詞:競技體育;審美屬性;美感;崇高感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改進美育教學做出重要部署;2015年,國務院又發(fā)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美育教育做了進一步規(guī)定,這就給體育理論工作者提出了一項重要課題,即如何在體育之中挖掘?qū)徝浪枷耄员阍诮逃I域發(fā)揮體育美育的作用。作為我國體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競技體育之中蘊含著豐富而深厚的審美思想和美育價值。從對競技體育的概念理解和理論分析中不難看出,競技體育在競爭條件下展現(xiàn)出特有的較高、較專和熟巧的技藝與技能,歷史上一些哲學家和美學家甚至將競技體育看作是一類藝術。競技體育能夠給予人美的感受,提升人們感受美、欣賞美、評判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進而達到美育的目的。但長期以來,受我國傳統(tǒng)感性思維方式和實用主義思想,以及經(jīng)濟社會總體發(fā)展階段和現(xiàn)有國情影響,在競技體育理論與實踐諸環(huán)節(jié),幾乎都將“競”當成了單純的競賽奪標,把“技”認作主宰成績增長的外在的技能或技術,競技體育中特有的審美思想和獨特的美育價值受到忽視,同時也造成了諸多與競技體育本質(zhì)相疏遠、相背離的難以解決的問題。競技體育美學理論研究,對于進一步拓展和深化競技體育理論研究、拓展美學理論研究的范圍、傳承與創(chuàng)新競技體育文化,以及進一步挖掘競技體育的審美功能和美育價值,都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某種程度上,競技體育的專精技藝與技能使其具備了藝術的大部分特征。從人們對競技體育的一般性感受來看,體現(xiàn)為一種愉悅感基礎之上的外在的“美感”,這是人們之所以喜愛競技體育,同時也是競技體育能夠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1.1 古希臘競技體育對形體之美的追求
自古希臘開始,通過競技體育而達到對“理想的人”的追求成為古希臘時期的社會風尚。古希臘各個城邦均把公民所具有的強壯的體魄和健美的身軀看作自然界中最美的形象,高尚的靈魂和精神,以及好的德行均集中體現(xiàn)在美的形體之上。古希臘人對美的向往,使得競技體育成為他們追求和展現(xiàn)形體之美的重要平臺,對“理想的人”的塑造成為古希臘人內(nèi)心中的基本觀念。
形體健美是塑造“理想的人”的重要方面,古希臘人對形體健美的熱衷甚至超越“裸體為恥”的思想觀念。每逢重大的宗教性節(jié)日,古希臘的各個城邦都要舉行競技賽會。在競技場上,人們不僅不以赤裸的身體為恥,為了展現(xiàn)自己健美的體魄,青年男子常常脫光衣服。在斯巴達,女青年參加競技體育賽會甚至也常常是全裸的,這正如美學家阿爾巴托夫所說,無論在希臘人之前或之后,人們再也不能那樣單純無邪地去看待裸體了。
形體健美集中體現(xiàn)在古希臘人的高度發(fā)達的雕塑藝術之中,從現(xiàn)有大多數(shù)古希臘雕塑藝術中不難看出,其素材大多來自于競技場。競技者們在賽場上盡情地展現(xiàn)形體之美,是對神的敬仰,更是對美的向往。溫克爾曼對古希臘競技體育之美給予高度贊許:“青年人裸體進行鍛煉,展現(xiàn)其極為多方面的、真實的、優(yōu)雅的動作和姿態(tài),這是美術學院里雇用的模特兒所不可能表現(xiàn)的動作和姿態(tài)。[1]124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其《歷史哲學》中,曾用較大篇幅描述過古希臘競技體育的審美特征,稱在其中修飾人類的身體,并做成一件藝術作品,且是一種“藝術”的主觀表現(xiàn)形式。古希臘競技者在競技場上赤身裸體,身涂橄欖油,陽光之下健美的軀體、清晰如雕刻般的肌肉線條,體現(xiàn)出力與美的統(tǒng)一。藝術家們從中汲取營養(yǎng)和靈感,正如黑格爾所說,競技者“美麗的形態(tài)”被形式化地“表現(xiàn)在大理石和繪畫中間”,進而形成了一件“主觀的藝術作品”。法國美學家丹納對競技體育評價道:“我們還得注意,那些健美的肉體在希臘文化中,絕非鳳毛麟角,絕非奢侈品,不比現(xiàn)在這樣像開在麥田里的無用的罌粟花;相反,那是一大片莊稼中幾支較高的麥穗。”[2]346與溫克爾曼一樣,丹納也稱從事競技體育的教師是真正的藝術家。除這些理論之外,還有很多古代的和當代的哲學家、美學家和詩人,也從不同角度論述了古希臘人通過競技體育達到對美的追求。
1.2 競技體育由“暴力之美”到“藝術之美”的歷史嬗變
從以上論述中不僅可以看出競技體育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對于促進古希臘藝術的繁榮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表明了競技體育與藝術之間所存在的內(nèi)在的一致性聯(lián)系。與一些藝術形式的發(fā)展歷程類似,競技體育從萌芽到如今,隨著人類理性的日漸成熟,隸屬于競技體育中的各種屬性亦逐漸成熟,其中審美屬性的發(fā)展尤為明顯,其表現(xiàn)甚至可以上升到藝術的境地。正如美國學者阿倫·古特曼所說,在古希臘人的生活中,體育有一種外在性的目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已經(jīng)不是體育了,而是宗教儀式和“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3]27
如果說在古希臘競技體育主要強調(diào)的是鍛造人的形體之美,中世紀則更為重視內(nèi)在精神的自我超越之美。騎士制度之下以“騎士競技”為標志的中世紀競技,充分說明了由較為原始的更為貼近真實戰(zhàn)爭的“暴力之美”到溫文爾雅的象征著“騎士精神”的“藝術之美”的嬗變。中世紀初期,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決定了形式各異的競技活動之中充滿了血腥與暴力,為了競技及其所帶來的榮譽而傷殘甚至丟掉性命更是常有之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到了1560年前后情況有所改變,競技中逐漸出現(xiàn)了帶有非暴力特征的,且展示較精較專技術和技能的競技項目,例如在傳統(tǒng)項目“跑馬刺環(huán)”和“長矛擊靶”中,設立了簡單的規(guī)則并規(guī)定了動作要求,更加重視了競技者的“武藝”和“技巧”,“競技體育更注重技巧的靈活純熟,馬蘭格爾也曾稱贊了1619年圖盧茲競技體育比武中騎士們的敏捷和高雅,這些稱道有別于從前的武力至上,甚至不大相同?!盵4]20競技活動中面對面逼真的戰(zhàn)爭進攻場面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規(guī)范的動作、高超的技術,以及更具觀賞性的技藝之美,即除了必須嚴格遵守競賽規(guī)則之外,還要遵照一定的技術要求完成每一個動作,進而使動作更為規(guī)范、更為漂亮。到了17世紀,競技活動中的藝術性得到越來越充分的展現(xiàn),其中更加強調(diào)了公眾的形象,完美的品質(zhì)和優(yōu)雅的風度,甚至出現(xiàn)了“一等獎頒發(fā)給單人比武騎術最優(yōu)秀者和手槍射擊動作最優(yōu)雅者”,以及“一等獎頒給最佳裝備者”[4]22等以前競技活動中從沒有過的狀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三大思想解放運動”的文化背景下,人們對美的向往代替了“靈肉分離”的思想觀念,倡導個性的展現(xiàn)和肉體的凸顯。新思想新觀念下,一些野蠻的和殘暴的傳統(tǒng)競技項目到了17世紀初也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一些更具欣賞性的有著較精較專技藝展現(xiàn)價值的競技項目逐漸為人們所喜愛。
1.3 競技體育美感的表現(xiàn)機理
對于競技體育審美屬性的分析,“美的本質(zhì)”是繞不過去的問題,而這恰恰是一個令從古至今所有哲學家和美學家都頭疼的難題。在西方美學史上,關于美的本質(zhì)的問題存在各種觀點,例如形式說、理念說、關系說、生活說等等,在這些理論中,“形式說”更能解釋和說明競技體育之中美的本質(zhì)及其表現(xiàn)。“形式說”強調(diào),形式美是對美的形式規(guī)律的經(jīng)驗概括和抽象總結(jié),這些美的形式包括諸如對稱、均衡、和諧、對比、齊一、比例、節(jié)奏、多樣統(tǒng)一等范疇。
與其他一些美學家的觀點不同,英國畫家威廉·荷加斯明確表示美的本質(zhì)是可以解釋的,他認為美有一些“基本規(guī)則”,這些“基本規(guī)則”就是“適應、多樣、統(tǒng)一、單純、復雜和尺寸”,這六者都“參加美的創(chuàng)造,互為補充,有時互相制約?!盵1]93英國美學家博克認為,小的、平滑、嬌柔、纖弱、輕巧、彎曲、光亮、潔凈、清晰的特征是構(gòu)成美的主要要素,這些要素給欣賞者一種“可愛”的感覺;康德認為“美是小巧的、漂亮繁飾的、機智的、狡黠的、精細和氣的等等?!薄懊朗橇钊颂兆淼?、惹人喜愛的等等?!盵5]3-7這些美的特征在當今競技體育的各個項目中,都能逐一對應地找到它們的美的“基本規(guī)則”:例如,按照具體項目分類,體操、藝術體操、跳水和花樣游泳是適應的、多樣的、小巧的和嬌柔纖細的;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是機智的和狡黠的;擊劍、射擊、射箭是單純、精細的;籃球、排球、足球和網(wǎng)球是多樣的、復雜的、有變化的……。另外,如果按照競技體育所呈現(xiàn)出的“項目群”特點進行劃分,還可以劃分為技巧之美、技能之美、戰(zhàn)術之美等類型。例如,藝術體操、花樣滑冰、花樣游泳、跆拳道、跳水、馬術等項目的技巧之美,手球、網(wǎng)球、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的技能之美,籃球、足球、排球等項目的戰(zhàn)術之美等等。如果按性別特點進行劃分,女子項目所展現(xiàn)的“美感”要多于男子項目。此外,與競技體育有關的諸如競技節(jié)日之美、儀式之美、場地器材之美、音樂之美、運動員的服裝之美等等,也均給予人一種競技體育特有的美的享受。由于競技體育項目形式多樣、紛繁復雜,各個項目的動作特征、技術戰(zhàn)術運用特征也不盡相同,加上每個人熱衷的具體項目和欣賞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競技體育給予每個人的美的感受也不盡相同。以上簡單的分析和分類只是用部分美學家的觀點“粗線條”地應用于部分競技體育項目,如果我們將當今競技體育中包括奧運和非奧運的全部項目進行美學分析,也幾乎都能夠找到相對應的審美特征。
如果將競技體育所給予人們美的感受進行劃分,“美感”是競技中所表現(xiàn)的最一般的美學特征,“崇高感”則使得競技體育上升到一種表現(xiàn)精神力的層面,是競技之美的最高層面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為對“形而上”的榮譽的追求和對自我的超越,是審美屬性的最高展現(xiàn),同時也是人的自由性的最高展現(xiàn)。
2.1 西方崇高理論的一般概述
美學家們普遍認為,崇高屬于美的范疇,它主要指被欣賞對象以其粗獷和雄偉的外在形態(tài),或勁健的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以及博大的氣勢,給予人們以內(nèi)心的震撼,進而使人們受到強烈的鼓舞、激越和自我超越,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崇高是西方美學理論的重要研究范疇,較早提出崇高這一范疇的是古羅馬時期的朗基努斯,他最早在《論崇高》一書中闡述了莊嚴、偉大、堂皇、卓越等特征的展現(xiàn)是達到崇高之美的基本條件,并將能夠產(chǎn)生崇高感的對象看作是那些偉大和恢宏的事物,是“靈魂偉大的反映”和產(chǎn)生出“震撼人心的力量”。[1]31十八世紀英國經(jīng)驗主義者博克從人的情感出發(fā),較為詳細地闡述了崇高與美的不同特點,指出崇高來自于“自我保存”的情感,并指出了崇高感的基本特點。博克指出,崇高感是“自我保全”的一種情感,人在克服了實際上并不構(gòu)成威脅的事物,但卻能引起心理恐懼的危險和痛苦之后,隨著危險和痛苦的消失,產(chǎn)生的一種愉悅或快感。這種快感和愉悅是由危險和痛苦轉(zhuǎn)化而來,諸如恐怖、力量、剛強、巨大、堅實、徑直、無限等都是崇高感的源泉,都能夠引發(fā)欣賞主體的崇高感。
康德基本承襲了博克關于崇高感的觀點,但康德將崇高感歸結(jié)為認識主體的一種內(nèi)部機能。康德認為,崇高感與美感相聯(lián)系,但與美感又有著較大區(qū)別??档略谄湓缙谥鳌秾γ栏泻统绺吒械挠^察》中,將崇高劃分為“恐懼的崇高”、“高貴的崇高”和“壯麗的崇高”。[5]4而后在其《判斷力批判》中,又將崇高劃分為“數(shù)學的崇高”和“力學的崇高”??档抡J為崇高的事物是由巨大無比的威力作用于人的想象力,想象力無所適從而感到恐懼可怕,因而借助于“理性”概念來克服它和控制它,加上發(fā)現(xiàn)自身處于安全的境地,進而由想象的恐懼產(chǎn)生的痛感轉(zhuǎn)化為對理性的尊嚴和快感,進而激發(fā)出更大的精神力量。
席勒繼承了康德的崇高理論,他認為面對被欣賞客體的表象,欣賞者感到自身感性的存在受到威懾,而人的理性卻是具有對客體的獨立性和優(yōu)越性的自由性特征。席勒說道:“在有客體的表象時,我們的感性本性感到自己的限制,而理性本性卻感覺到自己的優(yōu)越,感覺到自己擺脫任何限制的自由,這時我們把客體叫做崇高的?!盵6]179對于崇高,黑格爾從藝術角度進行了概括,澄明了崇高是一種“無限的精神意義”與“外在的有限現(xiàn)象”二者的對立,崇高是一種對“無限的意圖”的表達,但在現(xiàn)實的現(xiàn)象界之中又不能發(fā)現(xiàn)與“無限的意圖”相對應的具體對象。黑格爾對康德的看法表示認同:“真正的崇高不能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里,它所涉及的是無法找到恰合的形象來表現(xiàn)的那種理性觀念;但是正由這種不恰合(這是感性對象所能表現(xiàn)出的),才把心里的崇高激發(fā)起來?!盵7]79在這里,理性的觀念就是崇高的本質(zhì),這種“理念”已經(jīng)超越了有限的事物或現(xiàn)象。以上關于崇高的理論為競技體育崇高屬性的剖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根基。
2.2 《拉奧孔》的啟示
古希臘時期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雕塑藝術,不僅體現(xiàn)了“美即和諧”的古希臘美學思想,而且也展現(xiàn)了“莊嚴恬靜”的崇高的藝術境界。關于崇高特性,正如溫克爾曼所說:“希臘杰作有一種普遍的突出的標志,這就是無論在姿態(tài)上和表情上,都顯出一種高尚的簡樸和靜穆的偉大。正如海水表面波濤洶涌,但深處總是靜止一樣,希臘藝術家所塑造的形象,在一切劇烈情感中都表現(xiàn)出一種偉大而鎮(zhèn)靜的心靈?!盵8]28而這種“高尚的簡樸和靜穆的偉大”以及“偉大而鎮(zhèn)靜”正是崇高感的一種表達。對于古希臘雕像藝術來講,如果說《貝爾維德爾的阿波羅》的雕像展現(xiàn)出一種和諧之美,那么《拉奧孔》則表達了一種超越于和諧之美之上的“崇高之美”。從雕像中我們可以看到,全身筋肉飽滿、似乎已經(jīng)痙攣的肌肉,感受到了拉奧孔父子三人欲掙脫巨蛇纏繞撕咬,極力擺脫難以承受的肉體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痛苦。雕像作者將激情融入拉奧孔絕望的眼神與痙攣的肌肉中,把拉奧孔痛苦的哀號轉(zhuǎn)化一種輕微的嘆息,讓人們感受到了“丑中之美”,進而展示出一種“偉大而鎮(zhèn)靜的心靈”,正是這種內(nèi)在激情和外在沉靜的對比,使人們感悟到了一種悲劇式的震撼心靈的崇高之美。然而據(jù)史詩記載,拉奧孔在被捆時放聲號哭,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現(xiàn)為一種輕微的嘆息,……在史詩中拉奧孔穿著典祭官的衣帽, 雕像拉奧孔卻裸著體。[8]28不難想象,雖然《拉奧孔》雕塑的故事情節(jié)可能是從史詩中獲得,但其中所表達的崇高感卻極有可能是在競技場上汲取的靈感:角斗士那飽滿的筋肉和扭曲的身體,摔跤、拳擊和混斗運動員的極力擺脫對手的糾纏,長跑運動員痛苦和絕望的表情,取得桂冠時競技者莊嚴而肅穆的神情……,這種在希臘的天空下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從競技體育之中汲取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素材是再自然不過了。因此,沒有理由懷疑諸如《拉奧孔》等藝術作品其素材和靈感來自于競技體育。
2.3 競技體育中崇高感的表達
從古至今,競技體育的崇高屬性一直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屬性,是其存在、發(fā)展與繁榮的重要內(nèi)在動力?,F(xiàn)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曾經(jīng)說過:“任何研究過古代奧運會的人都知道古奧運最光輝之處在于它的兩條原則:美與尊嚴?!盵9]28奧林匹克運動是競技體育標志性的活動,顧拜旦雖然將美與尊嚴視為古奧運的兩條“光輝原則”,某種程度上卻道出了競技體育的兩種審美屬性:美與崇高。如果說美的屬性集中體現(xiàn)為人類感性感知層面的一種外在屬性,那么崇高屬性則隸屬于人類超越感性的理性層面所駕馭的一種本質(zhì)屬性。
在普通人眼里,單純從競技體育諸項目的外顯形態(tài)上并不能看出其明顯的審美特征,有的項目甚至展現(xiàn)出與美相反的各種形態(tài)。例如,田徑項目短距離跑運動員緊繃的肌肉和扭曲的神情;舉重運動員笨重的身軀;拳擊、散打、摔跤運動員近乎殘忍的搏斗;競走、鐵人三項、馬拉松等長距離項目的令人痛苦的肉體摧殘和心理折磨;以及那些動作遲緩、步履艱難,與藝術之美毫無關聯(lián)的殘疾人競技體育比賽[10]。表面上看競技體育的所有這些項目都不是對美的反映,甚至被看成是與美與愉悅相對的“丑”與痛苦。這種現(xiàn)象并不是對競技體育審美屬性的否定,相反這卻表達了競技體育之中超越美之上的崇高感的表達。
崇高感在競技體育的各個項目中都有著程度不同的深刻表達,正如前文所講,崇高感涉及到“自我保存”的心理傾向,它伴隨著“悲劇式”的危險與痛楚,這種危險與痛楚是競技體育的崇高之美得以展現(xiàn)的根本來源[11]。與“直接快樂”的情感相比,崇高的情感是更深層次的愉悅感,它來得更為積極和強烈,更能表達人之專屬的情感。從古至今,競技體育的崇高屬性一直是競技體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屬性,它是競技體育存在、發(fā)展與繁榮的重要內(nèi)在動力。競技體育的這種獨有的崇高屬性,能夠給予人們榮耀與超越、激情與淚水、自信與尊嚴等崇高之感。
實際上,按照上文關于崇高感的要素(恐怖、力量、剛強、巨大、堅實、徑直、無限、莊嚴、偉大、卓越)分析,在競技體育自身中幾乎均能找到與這些要素相對應的項目和場景。例如,拳擊、摔跤、柔道項目等身體對抗性項目的“恐怖感”,舉重項目的力量感,馬拉松、長跑項目的“剛強感”,相撲運動的“巨大感”,健美運動員的“堅實感”,田徑項目的“徑直感”,藝術體操運動員給予人們一種四肢延伸的“無限感”;又如,圣火采集、運動員和裁判員宣誓、頒獎儀式和開閉幕式等場景的“莊嚴”,屢創(chuàng)人體極限的傳奇運動員英雄般的“偉大”,世界紀錄被屢次更新的“卓越”;再如,象征著的“永恒性”和“無限性”的“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運動格言,由競技體育的不確定性和緊張性特征所產(chǎn)生的“陰暗感”、“模糊感”和“懸而未決”特性,競賽場上“變幻莫測”的戰(zhàn)術運用和“高深莫測”的技術性項目的技術、技能的運用,速度性項目瞬間爆發(fā)的讓人無法想象的只能借助于理性概念來控制它進而產(chǎn)生的快感,對抗性項目令人感到“陰森恐怖”的場景和運動員“扭曲”的表情,如此等等不勝枚舉[12]。競技場內(nèi)競技者們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著崇高,一方面在于競技體育極其嚴格的規(guī)則盡可能地確保了競技者的安全,另一方面在于競技者與欣賞者之間相隔的必要的和安全的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使欣賞者在“自我保全”的前提下經(jīng)過“移情”與“想象”作用,進而觸發(fā)了獨具競技體育特色的崇高之感。
從對競技體育審美屬性的分析中得知,競技之“技”表現(xiàn)為一種熟巧的和精湛的技藝或技能,它已經(jīng)從游戲中所反映出的美的傾向上升到了一種藝術之美的境地。從競技體育的外顯形態(tài)上來看,可以將競技體育定義為以專精技藝為其表現(xiàn)形式的游戲,它具有藝術的幾乎一切的特征,給予人以美與崇高的感受。美感是競技體育中所表現(xiàn)的一般性特征,而崇高則使得競技體育上升到一種表現(xiàn)精神力的層面,是競技之美的最高層面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為對榮譽的追求和對自我的超越,象征著人們對自由的追尋。從當今競技體育存在的具體形態(tài)來看,在世界范圍內(nèi)呈現(xiàn)出一種“資本競技”和“政治競技”的形態(tài),雖然“資本競技”與“政治競技”使競技體育得到飛速發(fā)展,但同時也造成諸多難以解決的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經(jīng)分析論證得知,競技體育在現(xiàn)階段無論從理論研究層面還是從現(xiàn)實實施層面都應更加關注內(nèi)涵建設,而關于競技體育的美學研究對于進一步拓展和深化競技體育理論研究,拓展美學理論研究的范圍,傳承與創(chuàng)新競技體育文化,以及進一步拓展競技體育的美育功能和價值,都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通過深度挖掘競技體育中特有的審美思想和美育價值,對于克服當今人的實利化傾向,實現(xiàn)競技體育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 曲戈.西方美學名著提要[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124.
[2] [法]丹納.藝術哲學[M]傅雷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346.
[3] [美]阿倫·古特曼.從儀式到記錄:現(xiàn)代體育的本質(zhì)[M].袁旦審譯.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27.
[4] [法]喬治·維加雷洛.從古老的游戲到體育表演[M].喬咪加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0-22.
[5] [德]康德.對美感和崇高意識的觀察[M].曹俊峰,等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3-7.
[6] [德]席勒.秀美與尊嚴[M].張玉能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179.
[7] [德]黑格爾.美學(第2卷)[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7:79.
[8] 肖嬋丹.錢鐘書、朱光潛眼中的《拉奧孔》[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2):28.
[9] [法]Coubertin Leben.奧林匹克理想[M].詹汝琮譯.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1993:28.
[10] David Best.Art and Sport[J].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1980,14(2):78-79.
[11] Peter J.Arnold.Sport,the Aesthetic and Art:Further thought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Studies,1990,38(2):169-176.
[12] S.K.Wertz.Sport and the artistic[J].Philosophy,1985,60(233):393.
Discussion on Sports Aesthetics and Sublime Under the Western Aesthetic Theory Background
SUN Wei,HE lin
(Jinlin Sport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aesthetic theory, the aesthetic properties of sports expand the research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histor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orm which aesthetic sports present, it is divided into a beautiful property with sublime attributes, respectively,and these two aesthetic properties start on this basis: Beautiful property is mainly shown in athletics body external body level,and displays a beauty sense reflected in sport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to show emotion as a "beautiful sense"; The attributes of sublime is mainly shown in athletics body inner spiritual level, reflecting a "sublime" feelings among participants in sports. Beautiful feeling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 general aesthetics of the human emotional level control, while the sublim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level of human reason beyon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 on top of a beautiful feeling.
sport; aesthetic properties; beautiful feeling; feeling of the sublime
2016-10-11;
2016-11-17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BTY001)
孫偉(1970-),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體育哲學。
G80-05
A
1672-1365(2016)06-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