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芳
(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 300000)
日語書面語及口語中的“話題提出”
王明芳
(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 300000)
話題是一句話或一段話的中心。一個完整的句子包括提出話題和歸納話題的表達。本文先明晰話題的定義,并通過分析提出話題和歸納話題的表達方式,以了解他們的基本形式都有哪些,以怎樣的形式出現(xiàn)在文章的那些位置,以此來明晰句子的語言構造和更好地理解日語表達。
話題;とりあげる;とりまとめる
引言
文章·談話可以看做是語言交流的重要方式。而在文章·談話中,總會出現(xiàn)各式各樣的話題,對這些話題進行提出和總結,既能完整地表述發(fā)話人或書寫者的想法和意圖,又能使文章·談話得以順利進行。
日語中對“話題”的定義是:“話の材料。話の內容となる事柄。”也就是說,能夠成為談話內容的事項都可以稱為話題。話題可以就一句話而言,也可以就一段話、一篇文章或一本書而言。在這里,話題可以是單個的,也可以是相互獨立,或者相互包含的。本文既然對話題的提出和歸納進行分析,就有必要對一整段話中出現(xiàn)的話題和提出話題及歸納話題的助詞、表達方式等進行整體解析。
人們的交流是復雜而多變的,尤其是隨性引發(fā)的談話,因參與者各自的身份、目的、想法的不同,談話主題會發(fā)生很大的轉折和變化。在新話題提出之際,很快對舊話題進行歸納并將之轉化為新話題,這就能使話題源源不斷地展開;或者在就某一大話題展開若干小話題后,對談話中出現(xiàn)的話題進行歸納,總結出一個“主題”,這也能使談話流暢清晰。以上都是會話展開的基本模式,在人們的日常交流中是十分常見的。從上述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提出話題和匯總話題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提出和歸納話題的主要表達方式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一一進行分析。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主要工具,文章·談話是交流的一種載體。為了在文章·談話中傳達想要描述的內容,或想要傳達的思想,人們會把要描述的事項當作話題提出。而就怎樣的內容通過怎樣的表達方式用語言表述出來,就構成了話題的提出。
三上章提出了“主語廢止論”,認為在日語語法研究中,主題和解說的題述關系組成了日語的基本構造。那么,通過對提示話題的詞或詞組進行分析,就能很好地解析句子的基本構造,更好地理解日語表達。話題是句子信息的出發(fā)點,可以出現(xiàn)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在某一段書面文章或口頭談話中,都有可能出現(xiàn)單個或多個話題。下面我們就提出話題的表達及其運用進行分析。
“名詞+ハ”是提出文章話題的最普遍的表達方式。
例1:彼は日本の方です。
“ハ”作為提示助詞,有提示主題的功能。上句中的“ハ”指明了句子的主題是“は”前面出現(xiàn)的“彼”。也就是說,“彼”作為文章的話題被提起,整句話對此進行了敘述,“彼は”作為提出文章主題的表達,與后面的題述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句子。
例2:日本人は、ヨーロッパ諸國の軍事力の圧力の前に到底匹敵しがたい自己を感じるとともに、ヨーロッパの科學技術文明の生み出す生産力におどろいたのである。(日本,在歐洲諸國的軍事壓力之下深感自己終究無法與之匹敵,同時,又對歐洲技術文明所產生的巨大生產力感到無比震驚。)①
在上述句子中,“のである”這一謂語部的表達有將前面提到的內容進行歸納的功能?!懊~+ハ”這一表達形式,即“日本人は”兼?zhèn)淞恕啊蚋肖袱搿焙汀啊摔嗓恧い俊边@兩個具有歸納性質的小話題,成為了提出例1整體話題的語言表達。其中,“ハ”作為提示話題的助詞,與前面作為段落主要話題的“日本人”相結合,構成了“名詞+ハ”這一提出文章話題的最普遍的表達方式。
“名詞+ガ”
例3:こうみてくると、車輪というものは、われわれヒトのような大きな生き物が、山をけずり、谷をうめて、かたい平坦でまっすぐな幅広の舗裝道路を造って初めて使い物になる、ということが分かると思う。(從這點看來,我想能夠理解到車輪這種東西是我們人類這么大的生物通過開山、填谷修成堅固平坦筆直的道路之后才開始成為有用的東西。)②
在上句中,出現(xiàn)了“名詞+ハ”和“名詞+ガ”這樣的提出話題的表達方式?!败囕啢趣いΔ猡韦稀弊鳛槎温涞闹饕掝}出現(xiàn),與進行解說的題述“使い物になる”相呼應,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基本構造?!挨铯欷铯欹谣趣韦瑜Δ蚀螭噬铯眲t作為一個小話題被提及,完成了“山をけずり、谷をうめて、かたい平坦でまっすぐな幅広の舗裝道路を造って”這些動作。與前面作為話題出現(xiàn)的事項相比,這個小話題所完成的動作構成了大話題的主要內容,二者形成了一種話題上的聯(lián)系。
在文章·談話中可能會同時出現(xiàn)有范疇大小之別的不同話題,在對相對較小的內容進行總結,并將之作為“節(jié)話題”進行提出時,可以與使用“名詞+ハ”的“段話題”進行區(qū)分,使用“名詞+ガ”這一提出話題的表達方式。另外,在段落中與其他話題進行對比,提出新話題時,也可以使用“名詞+ガ”這一表達方式來提出話題。
“名詞+モ”也可以用來提出話題,而且多用于并列提及這樣的話題:與“名詞+ハ”和“名詞+ガ”所提及的話題是同一內容,或者是相關聯(lián)內容。
除上述例句中出現(xiàn)的“名詞+ハ”和“名詞+ガ”這樣的提出話題的表達之外,“……とか”、“……というのは”,“……について”“……ですが”等語言形式,也能用于提出話題,下面簡單舉幾個例子。
例4:このような遊びの問題について今後、この連載で他の論者によって論じられるであろうが、私は一言だけに言っておきたい。(關于這樣的游玩問題,今后也許會在這個連載中被其他評論員所論及,對此我只想說幾句話。)③
例5:梅雨という薄暗い季節(jié)をぬけて、その先に夏がある。(陰霾的梅雨季一旦放晴,眼前就是夏天。)④
例6:ストレス解消法ならゴルフに限る。(說到緩解精神緊張的方法,最好是打高爾夫。)
以上都是文章中出現(xiàn)的例句,下滿我們截取幾段對話,來分析提出話題的表達方式。
例7:南: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
瀬名: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
南:朝倉幸平、この部屋に住んでいる朝倉幸平。(朝倉幸平,我找朝倉幸平。)
瀬名:失禮ですけどどちら様すか?すみません、あのう朝倉さんだったら荷物まとめて出て行きましたけど。(很抱歉,不過您是?那個,朝倉是吧,他已經收拾行李走了。)
南:「出て行った」って、どこに?(走了?去哪兒?)⑤
例8:田中:A君、悪いんだけど、ちょっと手を貸してもらえる?(A君,那個,現(xiàn)在忙嗎?)
後輩:先輩、何ですか?(怎么啦,前輩?)
田中:ちょっと、これをコピーしてもらえないか?(那個,你能幫我復印一下嗎?)
後輩:急ぎですか?(急嗎?)
田中:うん。大至急お願いしたいんだ。できたら、すぐ僕のところに持ってきて。(嗯,非常急,拜托你了。做完的話就馬上拿給我吧。)
後輩:わかりました。(好的。)
田中:じゃ、よろしく。(那,拜托你了。)
例7是兩個初次見面的人相互問好,并就一個共同認識的人展開話題的對話。借助“いる”這樣的存在表達和“たら”這樣的條件表達,提出了談話的主要對象“朝倉幸平”。而對話中,瀨名面對初次見面的人使用“……けど……か”“……けど”這樣的接續(xù)助詞,對對方的身份發(fā)出了疑問、并把朝倉已走的事實作為一個話題提出。
例8是前輩拜托后輩幫自己復印一份文件的對話,在日語中是十分常見的請求表達。對話中,前輩用“……だけど”這樣的接續(xù)表達來引出下文要提出的話題。在下句中,前輩用“……か”提出了請求。在得到肯定的回復之后,用“できたら”這一“でき”+“たら”的表達方式,把復印完成作為一個事項提出,表明了自己的需求。
由此可見,無論是文章還是會話中,提出話題的表達方式都有很多,并不局限于提示助詞“ハ”和“ガ”等。動詞“アル”“イル”等存在表達,終助詞“カ”“ノ”等疑問表達,“タラ”“バ”“ト”“ナラ”等條件表達,“ガ”“ケレドモ”“テ”“シ”等接續(xù)表達,都有著在文章和談話中提出話題的功能。
在文章·談話中,就作為話題的事項通過語言來說明歸納,以此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表達,這既能表明說話人或書寫者的想法或判斷,也能推動文章的發(fā)展。而對作為話題的事項的說明,就是話題的“歸納”表達。對文章話題進行歸納時,因為文章·談話題材上的不同、交流情景和目的的差異等,相應的歸納話題的表達方式也有所不同。日語句子的種類主要是斷定句、描寫句、存在句、敘述句。而對文章話題的歸納,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一句話句末的謂語部分。下面我們來舉例分析有關話題歸納的表達。
例9:現(xiàn)代の日本語で「的」のつくことば、とくに修飾語として形容動詞や副詞になることばは、「端的」とか「大々的」とかの少數(shù)例を除いて、ほとんどがまず日本製漢語であると考えてよい。(現(xiàn)代日本語中帶有“的”的詞語,尤其是作為修飾語的形容動詞和副詞,除了“端的”、“大大的”這樣的少數(shù)例子外,大多數(shù)首先會被認為是日式漢語詞。)⑥
上例中提出了“「的」のつくことば”“形容動詞や副詞になることば”這大、小兩個話題,并以“日本製漢語であると考えてよい”這一判斷性謂語句來對話題進行歸納,二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句子。同時,通過這一謂語句的歸納功能,既總結了前文,又為下段提出“日本製漢語の「——的」”這一話題提供了基礎。
例10:①今日、われらの周囲にある物質は、ほとんど自然のものではない。②われらが今日価値を置く物質、テレビ、電気製品、自動車、すべて、われらの意思が作り出し、われわれに奉仕する物質なのである。③ここでは、人為的なものが、自然なものより喜ばれる。(今天我們身邊的物質幾乎都不是自然的物質,我們認為有價值的物質,如電視機、電器產品、汽車,全都是根據(jù)我們的意志造出來的為我們服務的物質。在這里,人為的東西比自然的東西更受人歡迎。)⑦
上句①中,提出了“われらの周囲にある物質は”這一話題,并以“自然のものではない”這一判斷謂語句來進行歸納。而②中提出了“われらが今日価値を置く物質”這一與①相比范圍較小的小話題,并用“われらの意思が作り出し”“われわれに奉仕する”這兩個謂語句對句中出現(xiàn)的小話題進行歸納,形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另外,在句③中,用“喜ばれる”這一動詞性謂語句對“ここでは”這一被限定的范圍做了歸納,這一句話也成為了對本段話題進行歸納的中心句。
例11:十一月の北海道は暗い。寒々として、陰鬱である。(十一月的北海道陰沉沉的,凄涼而使人陰郁。)⑧
上例中“北海道”作為話題被提出,而“暗い”這一形容詞性謂語句則起了對主題說明歸納的作用。下句中“北海道”以省略的形式作為話題出現(xiàn),引出了“陰鬱”這一形容動詞,構成了一句完整的表達。
對上述例句進行總結時我們可以看出,在句末的謂語部分,表達動作與變化,存在與知覺的動詞、帶有評價性質的名詞和形容詞等,都可以作為帶有歸納性質的表達方式出現(xiàn)??梢赃@么總結:用言和助動詞·終助詞等各種各樣的、多被用于文末的謂語部分的詞,有著對文章話題進行歸納的作用。
話題是句子的中心。一個完整的句子構造中,既有提出話題的表達,也有對話題進行解釋說明、歸納主旨的表達。二者正是“主題+題述”的關系,提出話題的表達和歸納話題的表達密切結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語言表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日語語言的曖昧性,在很多的日常對話中,常常只需要向對方提出主題以使對方心靈神會,便可結束一句話。但無法否認的是,在這樣的句子中,要么無需對主題進行解說,主題僅起提出話題的作用;要么對主題的題述已在不言中,談話雙方對此都有了解。因此,提出話題與歸納話題的表達往往互為一體,成為一個完整的句子構造。
注釋:
① 「日常の思想〕梅原猛
② 「なぜ車輪動物がいないのか〕本川達雄
③ 同①
④ 「五月に出會う」谷川俊太郎
⑤ 「ロングバケーション」
⑥ 「的」の文化 鈴木修次
⑦ 同②
⑧ 「十一月の憂鬱」渡辺淳一
[1] 林彬 《日語提示助詞研究》(J)2012
[2] 吳丕《漢語和日語句子話題顯現(xiàn)形式對比研究》(J)2013
[3] 三上章『象は鼻が長い』(M)くろしお出版 2002
[4] 庵功雄『新日本語學入門』(M) 2012年1月版
[5] 山田孝雄 『日本文法學概論』(M)寶文館 1936
[6] 金水敏「工藤真由美」沼田善子『日本語の文法2 時「否定ととりたて』(M)巖波書店2002
[7] 佐久間まゆみ 杉戸清樹『文章談話の仕組み』(M)
[8] 寺村秀夫 佐久間まゆみ『日本語の文章·談話』(M)1990
[9] 工藤真由美 『アスペクト·テンス體系とテクスト』(M)ひつじ書房 1995
王明芳(1993-),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研究生,日語語言學碩士,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
H365
A
1672-5832(2016)11-0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