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悅寧
(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74)
“立馬”與“馬上”的比較研究
江悅寧
(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74)
“立馬”與“馬上”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一組時間副詞,二者在時間意義的表達上有共性,也有個性。本文基于語料庫的分析上從語義特征、句法特征等方面對“立馬”與“馬上”進行比較研究。
立馬;馬上;比較
《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在“立即”這一詞條中中提到“立馬”和“馬上”的辨析“‘立馬’是說當時就行動,表示的時間更短;‘馬上’可以表示在極短時間內(nèi)進行某種動作,也可以表示在一個相對而言長一點的時間內(nèi)有什么情況或做某事。
2.1 “立馬”詞義的發(fā)展。首先,在戰(zhàn)國時期,“立馬”是動賓短語,在句子中充當謂語。到了唐代,“立馬”開始和其他動詞連用,“立”、“馬”之間的界限開始消失,向一個動詞轉(zhuǎn)變。
2.2 “馬上”詞義的發(fā)展?!榜R上”的本義是“馬背上”,表示處所。由于“馬上”在句法位置上經(jīng)常處于狀位,語法功能上趨于充當狀語,語義也不斷抽象虛化,逐漸由表“馬背上”義的短語演變?yōu)楸怼岸虝r”義的時間副詞。至清朝中后期,副詞“馬上”演變完成。
2.3 “立馬”與“馬上”的歷史聯(lián)系。“馬上”和“立馬”從字面上似乎與時間不相干,可實際上兩者關系密切。傳說,一位將軍行軍途中,突然有人傳報消息。由于他騎在馬上,沒有及時處理,結果打了敗仗。
3.1 “立馬”的語義分析。觀察“立馬”的使用語境,可以發(fā)現(xiàn):“立馬”強調(diào)的是一種急迫性,表達說話人急切去做某事。如:(1) 孫國仁立馬招招手,兩個漢子立刻抬來一只吊著沙袋。(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漢語復句語料庫中使用“立馬”的復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條件復句中。例如:(2) 自由是一朵敏感的花,只要科學的理性一碰,它就立馬凋謝。(《長江日報》1998年06月13日11版次)
例(2)中的“只要”是條件性的關聯(lián)詞,強調(diào)自由經(jīng)不起科學的理性的觸碰。
3.2 “馬上”的語義分析。觀察含有“馬上”的語句,常為了強調(diào)兩個動作行為間隔的時間很短,并且動作的發(fā)出者處于主動的境地、心理上是理智氣壯的。如:
(3)我們胡經(jīng)理說了,人馬上就過來,馬上就過來。(《十面埋伏》張平)
3.3 二者語義對比分析
3.3.1 “立馬”表示某一件事情眼前就將發(fā)生,而“馬上”不可以。包含“立馬”的有效語料有58句,都表示立即發(fā)生。對包含“馬上”的語句進行分析,“馬上”的時間伸縮性比較大,很難界定事情發(fā)生的快慢,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
(4)退一萬步說,倘若敝軍一旦被剿滅,大人馬上就會有大禍臨頭。(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例(4)中大禍臨頭的時限可長可短。
3.3.2 “立馬”只能放在主語后,而“馬上”前后都可以。檢索語料庫,“立馬”出現(xiàn)了109次,除姚雪垠著的《李自成第二卷》中“立馬”后接名詞表示本義等之外,其中有效語料有58句?!傲ⅠR”放在主語后的有54句,省略主語的有3句,還有一句用在關聯(lián)詞句中??梢?,“立馬”并未使用在主語前。
(8)白嘉軒覺得立馬答應了還不是時候,就笑著說:“何縣長,你叫我當參議員是替百姓說話是不是?”(陳忠實《白鹿原》)
例(8)中“立馬”在主語“白嘉軒”后。
3.3.3 “立馬”是方言詞,多在口語中使用,在東北官話、北京官話、中原官話、晉語、江淮官話、西南官話、吳語中都有使用。而“馬上”在書面語中使用。
(9)不過還是立馬走人吧,真找上門來也是個麻煩。(宋海青《雞鳴店》)
例(9)中的“立馬”是東北官話。
4.1 句式的選擇情況?!榜R上”對句式?jīng)]有特殊的要求,可以用于各種句式中。“馬上”的前面可使用否定詞,而“立馬”則多出現(xiàn)在肯定句中,否定句則很少見。例如:
(10)誰不想馬上吃到桃子。(戴厚英《人啊,人》)
4.2 句中位置的選擇?!榜R上”屬于可位移的副詞,既可以出現(xiàn)在句中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也可出現(xiàn)在句首主語前,可以帶來不同的表達效果。如:
(11)馬上就到!(曲波《林海雪原》)
語料中“馬上”位于句首單獨成句,多為陳述句或感嘆句,少量為疑問句。而“立馬”位于句首的則非常少見,多用于句中,可用逗號與前分句隔開。例如:
(13)立馬送,有巴結之嫌;不送,太昧良心了。(郁秀《花季雨季》)
4.3 詞語的搭配情況
4.3.1 對動詞的選擇?!榜R上”作狀語,可以修飾心理動詞、狀態(tài)動詞和行為動詞。分析100句語料,其中表示動作行為尚未發(fā)生的有72句,表示動作行為已經(jīng)發(fā)生的有28句。句中的動詞大多是主觀上可以控制的動作行為。如:
(14)星子馬上惱下了臉。(方方《桃花燦爛》)
分析包含“立馬”的有效語料51句中,表示已發(fā)生的有31句,未發(fā)生的有20句。未發(fā)生的多使用關聯(lián)詞“只要、要是、即使”??梢姳硎疽寻l(fā)生的占多數(shù)。如:
(15)口中的渴,腹中的錢,身上的痛,立馬減輕了許多。(莫言《檀香刑》)
4.3.2 對名詞的選擇?!榜R上”可以修飾名詞,所接的名詞不是普通名詞,而是表示順序義的名詞,其后一定要用時態(tài)助詞“了”來收尾,以表示這種性質(zhì)或狀態(tài)的變化。語料庫中這種用法很少見。如:馬上六點了、馬上春節(jié)了。
語料庫中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中出現(xiàn)較多“立馬”后使用名詞的情況,多是把“立馬”作動詞用。如:
(16)高一功、李過同高夫人立馬山口,等候闖王。
[1] 郝紅艷.“馬上”和“連忙”的多角度分析.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7/02
[2] 唐依力.“立刻”和“馬上”的功能差異.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04
[3] 尋翠.副詞“立馬”的詞匯化兼與“馬上”的對比分析.考試周刊,2014/73
江悅寧(1992.08-),女,漢族,湖北陽新,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碩士,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Q6
A
1672-5832(2016)06-00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