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琦
(云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與區(qū)域發(fā)展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大學何為
——讀紐曼《大學的理想》之思
吳夢琦
(云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與區(qū)域發(fā)展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國大學不斷改革發(fā)展,但很多大學仍存在一些基本的問題,而19世紀紐曼在《大學的理想》的闡述卻依舊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該書的寫作背景,然后主要從“大學是什么”、“大學做什么”和“大學為了什么”等問題角度肯定了紐曼的知識觀以及他對大學的教育目的的認識,雖然有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仍值得我們現(xiàn)代大學去學習與思考。
紐曼;大學;知識;自由教育;專業(yè)教育
《大學的理想》是由英國著名神學家、教育家紐曼的一系列演講后經修改整合而成,是近代西方高等教育史上一本較早論述高等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的專著。當時的紐曼正處于歐洲高等教育歷史轉折點上,政治革命帶來政治自由,宗教的影響力日漸減弱,科學技術的地位扶搖而上,而這些都對大學及其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這種變化面前,一方面是傳統(tǒng)的大學(如牛津和劍橋)固守傳統(tǒng)只重智性的培養(yǎng)而排斥科學,而另一方面新型大學則以市場為導向唯職業(yè)教育為馬首拋棄了知識的整體性。也就是在這歷史關頭,作為人文主義者的紐曼,以其淵博的知識、深刻的洞察力,全面闡述了大學教育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紐曼在《大學的理想》一書中,重點圍繞“大學是什么”、“大學做什么”和“大學為了什么”三大問題進行闡述和論爭。
《學會生存》這份著名報告中指出“如果教育要繼續(xù)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有機體,能夠運用智慧和精力去滿足個人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那么它就必須克服自滿和墨守陳規(guī)的特點。教育必須經常檢查它的目標、內容和方法?!彼跃退闶堑娇萍及l(fā)達的今天依舊要好好審視大學的本質、大學的職能、大學的目的等問題。
在《大學的理想》一書中,紐曼在開始就明確提出大學是一個傳授普遍知識的地方,并提出平等地看待所有知識,并且知識之間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在他看來,所有知識是一個整體,由個別科學組成,所有的知識的分支是彼此聯(lián)系、交融合一的,事實上知識的問題在本質上是統(tǒng)一的。“大學所授予的學位是某一特定領域的,但生活卻是不分專業(yè)的?!惫鸫髮W校長德魯·福斯特對此有更加明確的闡釋,她說,教育不是一個把各種事實塞滿大腦的過程,對于大學來說,沖破頭腦中現(xiàn)實的束縛至關重要。這些闡釋無疑不是對紐曼知識觀的肯定。紐曼所強調“知識本身即為目的”其實是一種通才教育,即大學應培養(yǎng)出有理性,有修養(yǎng),有完善品格的人。
在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碑文上梅貽琦也明確指出了大學教育的重點應放在通識教育與通才培養(yǎng)上。雅思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寫到:“大學也是一種學校,但是一種特殊的學校。學生在大學里不僅要學習知識,而且要從教師的教誨中學習研究事物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影響其一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其實學習就像挖水井,如果井口太窄,就不可能挖得深。因而知識面越寬廣,更有利于專業(yè)發(fā)展。由此看來,大學是什么?大學就是傳授普遍知識(廣義的概念)的地方。
在他對大學本質和知識本質的認識基礎之上,紐曼認為大學和科研機構有著不同的智力分工,而且他們源于兩種存在明顯差異的天賦。大學關注的對象是學生,是傳授知識,主要是承擔教學的職能,而科學院或學會才是專門的研究機構,具有發(fā)現(xiàn)的職能,由此可見它們的差異。因此,在紐曼看來,教學是大學的唯一重要的職能。
的確大學自誕生起就是以探索高深學問為要旨,但是自從德國的洪堡將科學研究帶入了大學,而美國更是把社會服務領入大學的視野中,促使他們的高等教育不斷蓬勃發(fā)展,甚至在世界高等教育體系中都出類拔萃。因此,現(xiàn)如今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作為大學的三大職能。雖然紐曼對大學的職能的認識具有局限性,但是如今大學都有“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這就明顯偏離了大學的主要職能,因而不得不把大學的第一功能教學著重強調。
大學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紐曼看來,大學教育就是以知識本身為目的,而并沒有極度現(xiàn)實而又充分的目的。教育是為了獲取知識做準備,再根據所做的準備傳授知識。
紐曼說:“大學教育是通過一種偉大而平凡的手段去實現(xiàn)一個偉大而平凡的目的。它旨在提高社會的益智風氣,旨在修養(yǎng)大眾身心,旨在提煉民族品味,旨在為公眾的人情提供真正的原則,旨在為公眾的渴望提供固定的目標,旨在充實并約束時代的思潮,旨在便利政治權利的運用和凈化私人生活中的種種交往?!痹诩~曼看來大學的教育就是為了實現(xiàn)人的自由,大學的教育就是自由的教育,而這種自由教育是建立在自由知識之大學的基礎上。所謂的自由而生的大學就是不能套上專業(yè)和職業(yè)的枷鎖,也就像雅思貝爾斯曾說過的那樣大學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而大學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一種意義深遠的自由。
在紐曼的理想之中,“大學是智慧的府邸,世界的明光,信仰的傳播者,新文明之母……”傅斯年說,大學“為的是學術,為的是青年,為的是中國和世界的文化,這中間不包括工具主義,所以大學才有他的自尊性。”其實大學的存在價值根本上就應該成為“成人”的助力器,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健康積極的人,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從而成為學生他們“成就自己”的力量。
[1] 布魯貝克. 高等教育哲學 [M]. 杭州:浙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叢書: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3] 約翰·亨利·紐曼. 《大學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 梅貽琦等 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紀念碑碑文 [Z]
[5] 雅思貝爾斯. 什么是教育 [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1
吳夢琦(1991.12-),女,安徽安慶人,云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與區(qū)域發(fā)展研究院2014級教育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史。
G640
A
1672-5832(2016)06-0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