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欽
?
從“清”字管窺古代莆仙官員廉政思想
謝欽
【摘 要】莆田自古文化發(fā)達、科甲鼎盛,涌現(xiàn)出過一大批清官能吏,本文從莆田歷史上出現(xiàn)的著名清官入手,分析他們所體現(xiàn)的廉政思想,以史為鑒,為當前我國黨風廉政建設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關鍵詞】莆仙 清官 廉政
莆田自古文化發(fā)達、科甲鼎盛,據(jù)《莆田傳統(tǒng)文化概論》所載:“自唐貞元七年(791)林藻中進士成為閩人進士之始,至清光緒廢科舉止的1145年中,莆田一邑中進士者多達2000多人,其中狀元11人,又有武狀元11人。尤其宋、明兩代,莆田科甲鼎盛于八閩,總計有1941人,其中狀元9人,榜眼4人,探花5人。”[1]如此數(shù)量眾多的進士成就了莆田“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美譽,在這些進士中也涌現(xiàn)出了一批廉潔愛民的“清官”,至今依然為人傳頌。
(一)不侵公財守清操
莆田古代賢臣,上至冢宰下及縣丞者眾多,均為一方大員,具掌一方大權,但他們中有不少人都能對公財公物不貪不沾,堅守清操,其中典范當屬吳公誠。據(jù)《夷堅志·夷堅甲志卷八·吳公誠》記載:“興化人吳公誠,字君與,年七十,以大夫致仕。夢人告曰:公猶有俸金七百千在官。既覺,取券歷會之,凡積留未請者,正如其數(shù)。乃謂諸子曰:我所得止此,且置勿請,庶稍延我壽。子如戒緘封,不復言。后一年而卒,計掛冠后所入半俸,適滿七百千,乃非昔日所積者,既服除。其子與郡守有舊,悉以向所當?shù)谜邚徒o之?!本庸偃?,死無余資,確實令人可敬可嘆。
(二)恥受賄賂耐清貧
收受賄賂、以官易財,是中國古代官場上的常事,但總有那么一部分人能夠保持“濯清漣而不妖”的姿態(tài),許巽便是其中之一。許巽曾言:“居官之要,清字作根本。鶉衣彀食便了一生,何暇積聚為孫子計?”據(jù)傳,他升秘書郎知滁州時,監(jiān)司及鄰近的郡州皆有互送銀錢,每月互送禮金三百余緡,成為定例,積至一萬四千余緡。許巽到任后即“以非法所當?shù)?,悉?shù)繳付公庫,胥吏畏服”。有一個小吏因事有人贈送百金,小吏堅持不納,曰:“秘書郎知之,措身何地!” 再如宋代莆田人林孝淵,任泉州通判時,巡查外國商船進口洋貨,官吏“循例”獲贈龍腦(香料)一盒,孝淵嚴厲曰:“公則官物,私則商貨,何例之有!”令收歸貨庫。[2]僅一句話,一個清廉干練的外交官形象便躍然紙上。
(三)秉公無私持清正
秉公方能執(zhí)法,無私方能清廉,宋朝進士葉颙真正做到了這一點。據(jù) 《宋史·葉颙傳》 載,葉颙興化軍仙游人,任命為廣州南??h主簿,代理縣尉。當時盜賊興起,州里發(fā)文書命令巡檢、縣尉一同捕捉,巡檢抓獲盜賊十多人,歸功給葉颙,葉颙說:“掠美名、欺君上、幸得賞,三者具為罪,余不忍為之?!庇州d葉颙任常州郡守一年后,府庫富余緡錢二十萬,僚佐勸他:“兩浙二漕獻羨余二十萬,平江、鎮(zhèn)江各十萬,人賞一官。公何惜而不獻?”葉颙答曰:“名為羨余,非重征則橫斂,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賞,實恥之!”為何葉颙能清廉至此呢?只因為一個詞:無私。
縱觀上述各位賢臣能吏,他們之所以能夠名傳千古,為人稱頌,核心便在于一個“清”字。清則公,清則廉,清則剛,清則順民心、得民心,“清”字實乃居官之要旨:清則剛正。政府官員作為社會公共事務管理者,處事公正是其最重要的準則之一。清能服眾。明清時期,官場有條著名“官箴”:“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可謂“為官之道”的精粹。清必得民。為官之本在于愛民,“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這是宋代大清官包拯的名言。
古代清官廉政思想屬于廉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挖掘古代清官的廉政思想對當今的廉政教育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筆者認為可以從古代清官身上獲得的啟示如下:加強思想教育,在官員內心深處筑起一道拒腐防變的鋼鐵長城。從古代清官角度來看,當代官員應當學習他們關心百姓疾苦,毅然為民請命的勤政愛民精神; 尤其是黨政一把手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率先垂范,拒絕腐敗。執(zhí)政為公,一心為民應當成為官員身體力行的廉政準則。古代清官作為廉潔從政的典范,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廉政”的深刻內涵,實乃歷行“知行合一”的廉吏榜樣。將“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作為身體力行的執(zhí)政準則,才能面對古代的清官先輩不感羞愧。加強制度建設和監(jiān)管力度,營造官員廉潔從政的外部環(huán)境。如果能夠通過加強官員官德和身體力行實現(xiàn)廉潔從政的目標,實為上策;如果短期內尚不能達到,則只有“以力服人”作為輔助手段,也就是加強對官員行為的制度約束,使其難于腐敗直至不能腐敗。
參考文獻:
[1]謝如明.莆田傳統(tǒng)文化概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
[2]澹泊.中國名人志-第七卷[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學院工藝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謝欽(1987-),女,福建莆田人,文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