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雪
(四川師范大學教務處 四川 成都 610068)
MOOC背景下地方高校通識教育選修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游 雪
(四川師范大學教務處 四川 成都 610068)
地方高校通識教育選修課建設中存在課程資源不足、質量有待提高、課程重視不足、效果差強人意等問題,MOOC給通識教育選修課建設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促進了通識教育選修課程資源建設、教與學的方式和管理模式變革。四川師范大學依托MOOC的教學模式,在通識教育選修課中引入優(yōu)質MOOC資源,探索實施在學學分認證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將繼續(xù)深入探索與改革。
慕課;通識教育;選修課;改革
1.1 課程資源不足
從學校管理層面來說,在以學科、專業(yè)、院系為劃分標準的行政管理體制下,地方高校很難有非常有效的激勵措施鼓勵教師特別是高水平教師開設更多的通識教育選修課;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繁忙的專業(yè)課教學任務與科研壓力導致教師開設通識選修課的積極性降低,通識選修課只是副業(yè),副業(yè)課程只有在教學工作量不足或者需要講臺鍛煉時才會開設;從知識面的角度來講,大部分地方高校即使是綜合性大學,其舉辦專業(yè)的學科、數(shù)量有限,無法做到學科全覆蓋,無法為學生提供足夠豐富、全面的選擇。
1.2 質量有待提高
從質量管理來說,通識教育選修課教學是軟任務,部分授課教師對課程缺乏重視,教學投入不足,且很多學校在課程的申報、開設、監(jiān)督、考核評價等方面沒有一個完整的管理評價體系,無法有效保障課程質量;從課堂教學來說,由于近年來各大高校擴招使得校園的各類配套設施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tài),在沒有足夠的場地與設施的情況下,往往采納大班授課,無法展開針對個人的個性化輔導或者課堂討論,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明顯減少;在這種相對于專業(yè)課學習而言更為散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往往自覺性不高,到課率低,影響任課教師授課積極性。
1.3 課程重視不足
從課程設計角度來說,我國大部分高校的通識教育選修課是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和開闊他們的視野而開設的,但與必修課程的強制性和專業(yè)課程的有用性相比,通識課程的“選修性”和“無用性”也直接影響到它在師生心目中的地位,來自各學科領域的大多數(shù)教師不愿意開設這類課程,學生也將之視為“混學分”課程,教學吸引力不足;從課程安排的角度來說,大部分高校更加注重保障專業(yè)課的時間安排,通識教育選修課往往讓位于專業(yè)課程,在時間安排上受到了限制,只能選擇在晚上或者周末進行,而這些時間段往往是學生社團活動、課外活動的多發(fā)期,這就容易導致一些學生以參加活動為借口逃課,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進而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
1.4 效果差強人意
從教學效果來說,不少課程設計理念先進,但由于絕大部分通識教育選修課大都是大班上課,一兩百甚至幾百人同時上課,教師很難兼顧學生意愿,師生缺乏有效的互動,一般是“話筒+PPT”的講授完成授課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單一,師生之間互動困難,課程枯燥乏味,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建設整體情況不盡如人意。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MOOC與傳統(tǒng)的僅將課程視頻發(fā)布的公開課有著明顯的不同。MOOC內置了測試功能,此外還有助教的答疑和作業(yè)的要求,平時有問題可以在附屬的學習論壇中提出,因為有大量的選課學生,問題會被迅速解答,助教也會隨時關注熱點問題,并反饋給任課老師,其所設計的學習論壇、輔導、作業(y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在線教育的不足。
2.1 豐富了通識教育選修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尤其是優(yōu)質課程資源的缺乏一直是通識教育選修課建設中存在的普遍問題,MOOC的出現(xiàn),促使不同高??梢怨蚕砣珖踔寥澜缱顑?yōu)秀的課程資源,從根本上改變了地方高校僅能根據(jù)本校教師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專長設置課程的情況,學??筛鶕?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選擇一些針對性強、符合本校大學生需求的優(yōu)質通識課程,補充學校由于學科特點、發(fā)展定位不同存在的學科覆蓋面不全、師資不足導致的課程資源不均衡,實現(xiàn)課程內容選擇的多元化。
2.2 促進了教學方式的變革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堂聚焦于教師的“教”,教師居于主導地位,特別是通識教育選修課堂更是如此。MOOC的出現(xiàn),教學重心由“教”轉到“學”,傳統(tǒng)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受到挑戰(zhàn),啟發(fā)式、研討式教學方式,混合式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等,為教師因材施教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可能,教師不再是教學時空的控制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幫助者、合作者。
2.3 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時空限制
MOOC為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學生在學習時間和空間的安排上更為靈活,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通識教育選修課程與專業(yè)課上課時間沖突、跨校區(qū)上課麻煩等問題;除此之外,MOOC還能為師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臺,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在平臺上交流和分享,可以自由討論,甚至還可以根據(jù)內容或主題組建學習小組、相互批改作業(yè)等,解決傳統(tǒng)大課堂中教師一人面對上百學生無法做到的相互溝通交流問題。MOOC還帶來教育評價方式的變革,借助于各類MOOC平臺和大數(shù)據(jù)的支持,教師可以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過程和學習表現(xiàn)進行個性化評價和指導,也為教學管理部門選擇課程資源和組織課程實施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MOOC出現(xiàn)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視頻開放課的大力建設,為深化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轉變提供了有利條件。為進一步加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促進教學信息化手段的開發(fā)、運用和推廣,強化優(yōu)質教學資源在實際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使用,進一步推動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打造“傳統(tǒng)教育+在線環(huán)境”的本科教育混合環(huán)境,促進學生在線自主學習,切實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四川師范大學從2014年開始,著眼于推動課程教學方式轉變和教師教學理念轉變,堅持以課程在線學習的資源開發(fā)和有效運用為切入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1] 李躍. “淺談開放教育通識課程網上教學的設計” 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5(04).
[2] 韓. 張振虹,劉文. “從OCW課堂到MOOC學堂:學習本源的回歸”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 pp. 20-27, 2013(03).
[3] 左甜,馮惠敏,黃明東. “大學通識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及指標設計” 教育研究, 2011(11).
游雪(1988-),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師范大學教務處職員,工學碩士。
G642
A
1672-5832(2016)11-00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