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瑾
?
淺談中職語文作文講評課“引導策略”的實施——以人物描寫類作文課堂講評教學為例
徐雪瑾
【摘 要】本文以高教版語文基礎模板第三單元“表達交流”中《記敘文:人物描寫》作文講課教學片斷為例,闡述了在作文講評過程中,教師采取“引導策略”的重要性,重點分析了教師示范、小組活動、表格導評、范文引路四種常用的引導策略。
【關鍵詞】人物描寫 作文講評 課堂教學 引導策略
作文教學歷來是整個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常規(guī)的作文教學包括立意命題、寫作指導、借鑒修改、結合講評等環(huán)節(jié)。作為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作文講評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綜合分析習作中的成功之處以及存在的問題。通過講評,可以進一步總結寫作技巧以啟發(fā)學生的寫作思路,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各類作文的基本寫作技巧,實現(xiàn)他們的寫作技能的不斷提升。
然而,鑒于中職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種種原因,在實際的作文講評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視學生作文前的指導和批改,而輕視講評的現(xiàn)象,即很多教師對于作文講評往往流于形式,蜻蜓點水式的一帶而過,教師懶得評,學生也懶得寫。長此以往,作文講評也就成了老大難,成了教學中的頑疾,少人問津。
在面向2015級學生進行高教版語文基礎模板第三單元“表達交流”中《記敘文:人物描寫》的作文教學中,筆者特別設計了一堂作文講評課,抓住“寫人要凸顯個性”這個教學主題,通過一系列課堂活動的開展,借助學生交互參與和評價,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如何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同時,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評改作文和組織語文活動的能力。
教學內容簡單導入后,進入第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榜上有名。教師在多媒體上公布課前批改時挑選出來的相對優(yōu)秀的習作,把它們分發(fā)給各個學生小組,對照教師專門設計的《“寫出人物個性”作文評分表》,讓大家各自討論評價,并作好相關記錄。
第二活動環(huán)節(jié):佳作賞析。各小組依次討論分析發(fā)到手上的習作哪些地方寫得好,并用簡潔的語言做以評價,談談在進行人物個性描寫方面的啟示。
第一小組:靈活而全面運用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的人物描寫方法展現(xiàn)了一位外冷內熱的父親形象。
第二小組:很好地運用了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襯托出了爺爺當時當?shù)氐男睦砘顒印?/p>
第三小組: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方法,把“我”講空話被班主任發(fā)現(xiàn)時,班主任生氣的情形和“我”內心的害怕?lián)膶懙蒙鷦有蜗蟆?/p>
第四小組:用“咬”“閉”“張”“縮”“皺”“吊”“竄”“倒”等一連串傳神的動作細節(jié),把同桌很怕吃辣椒的特點描寫的惟妙惟肖。
教師運用多媒體歸納人物人物描寫的4種主要方法:①用好描寫方法:外貌描寫用好形容詞、動作描寫用好動詞、語言描寫符合身份性格。②巧妙使用修辭:注意抓住人物某方面的特征,靈活運用比喻、夸張、擬物、借代等修辭方法,使人物生動形象。③環(huán)境描寫烘托: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襯托人物心理活動,所描寫的環(huán)境色調與人物心理相一致。④選擇典型細節(jié):語言精練、抓住特征、合情合理、符合身份、細致傳神。
第三活動環(huán)節(jié):缺點互評。各小組依次指出手頭習作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具體修改指正,力求精要合理,對作者有啟示作用。
第一小組:表現(xiàn)角度,表現(xiàn)手法單一,可以借他人感受襯托人物性格。
第二小組:人物描寫當中缺少字斟句酌,顯得平平白白,表現(xiàn)力不強。
第三小組:所選事例不夠典型,不好突出人物個性。
第四小組:環(huán)境描寫跟人物形象塑造之間關系不太明顯。
教師運用多媒體小結歸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①人物主動表現(xiàn)的機會太少;②缺少經典傳神的細節(jié);③忽視烘托渲染,未注意多角度凸現(xiàn)人物個性。
第四活動環(huán)節(jié):范文鑒賞。教師根據課前批改作文的情況,針對學生在作文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事先撰寫一個重點針對如何進行人物描寫方法的矯正式范文片斷,讓學生學習模仿。
就作文講評而言,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xiàn)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級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這種開放的作文評價理念,無疑是在引導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式,注意在作文講評過程中采取“引導策略”,讓學生自己去思考,作文該怎么寫才對,該怎么寫才好。
引導策略之一:教師示范策略。這種策略反對教師在評改習作時漫不經心地隨意寫上幾句無關痛癢、令學生摸不著頭腦的批語,或寫上一個分數(shù)。細節(jié)評點、技藝點撥、思想彰顯、字眼評析、生活談心等都是示范評改的切入點,教師在示范進行作文批改時,一定要全情投入地去細心讀、精心批、耐心改,給學生以思維的、言語的、思想情感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的示范。這堂課上,教師課前對習作的批改挑選、課堂講評時對于“寫出人物個性”具體方法、習作中存在主要問題的歸納指導都為學生自己評改作文起了表率作用,讓學生從老師的示范中得到啟示,學會自己評改作文。
引導策略之二:小組活動策略。這種策略體現(xiàn)了作文訓練的人文性和主體性,其過程是教師、學生、習作內容三者之間的一個動態(tài)平衡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參與活動認識中的主體,只有學生的這種主體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發(fā)揮,才會真正從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學生的習作水平才會得以提高。這堂課上,教師先后設計了“榜上有名”、“亮點同賞”、“缺點互評”等活動環(huán)節(jié),即先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對習作進行評改,評選出不同等級的習作并給出書面評價,然后再由教師進一步給出建議性評價,下發(fā)后再由各學生小組繼續(xù)討論,進行小組發(fā)言與全班同學共同分享。這種策略的實施,對于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和知、情、意、行等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效果。
引導策略之三:表格導評策略。這種策略適合于特定的切入點小而具體的專題作文,課前制定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和評分標準,設計成統(tǒng)一的表格,作為學生開展自主性作文講評的指導提綱。表格具體的內容可以由教師一人制定,也可以與學生共同討論制定。表格的具體填寫和評分可由評價人單獨完成,也可由師生或者評價人與作者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共同完成。在這堂課上,筆者根據“寫人要凸顯個性”這個作文主題設計的評價表,具體包括書面書寫情況、錯別字情況、是否運用了多種人物描寫方法塑造個性化的人物形象、是否有典型環(huán)境的營造、文章語言是否具有表現(xiàn)力感染力等,在幫助學生按具體條目逐一評改別人習作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獨特體會提出自己的評改建議,讓學生在評改之余明確自己今后寫作同類型作文的方向,其實效性不言而喻。
引導策略之四:范文引路策略。這里所說的“范文”,是指教師用于指導學生寫作而親自撰寫的作文。這種策略一般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矯正式范文”。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一定會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共性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寫范文,讓學生體悟,讓學生模仿,幫助他們既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的問題,又找到矯正的思路和方法;二是“片斷式范文”。這種范文是根據學生作文最需要突破的點,寫幾個片斷給學生示范,以解決學生作文的局部問題;三是“提綱式范文”。顧名思義,這種范文就是教師列幾個作文的提綱給學生,以便讓學生打開思路,有所啟發(fā)。在這堂課中,教師根據學生作文的實際狀況,把“矯正式范文”和“片斷式范文”合二為一,重點針對人物描寫方法、環(huán)境描寫烘托、典型細節(jié)描寫、修辭手法運用4個方面準備了4份范文。這些范文可以讀給學生聽,也可以發(fā)給學生看。學生聽看之后,再結合自己的一貫的寫作經驗,每個人都會對范文的優(yōu)點和不足給出評價。俗話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痹谶@樣無數(shù)次的評價與修改的過程中,學生也就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寫作技巧,能覺察到自己作文的一些毛病,并且會嘗試著去糾正它。這樣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寫作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
當然,俗話說“教無定法”,作文講評課也應體現(xiàn)出教學的復雜性和靈活性,其策略也應該因“人”、因“文”、因“課”而異。但只要一切從中職學生實際出發(fā),以提高學生作文積極性為核心,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學生就會感到作文絕非“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道通羅馬”。
參考文獻:
[1]徐琴琴.構建作文有效講評的策略思考[J].學園.2010(12).
[2]呂通軍.作文有效講評策略初探[J].語文教學之,2011(8).
[3]岳萍萍.中職作文講評教學策略初探[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作者單位:紹興市中等專業(yè)學校)
作者簡介:徐雪瑾(1980-),女,漢族,浙江紹興人,職稱:講師,研究方向:中職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