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
畢業(yè)20年的學生聚會上,我又見到了當年那個沉默內(nèi)向的小男孩,不寫作業(yè),成績最差……如今的他高高大大,已為人父,看到當年的老師他依然顯得很羞澀靦腆……每個人都要回憶一件和老師有關的往事,我以為他會說老師當年每天留他在學校補課至今感激,沒想到他卻說:“老師當時留我下來補課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完全不記得,之所以愿意放學留下補課,是因為喜歡吃老師每天從食堂打來分給他一半的飯菜,很香很好吃?!?/p>
我詫異于20年間還珍藏于孩子心靈的不是知識,竟是那一半飯菜。其實當年的我更關注他能不能把作業(yè)做完,能不能在考試中擺脫不及格?,F(xiàn)在想來應該不是真的因為那一半飯菜很可口,而是在孩子幼小的心中需要一份細心溫柔的呵護,需要一份真誠無私的幫助。點亮學生心燈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教師那比母親的愛還要深厚的教育情懷。
在有小學教育界“梅蘭芳”之稱的斯霞老師的墓碑上,鐫刻著這樣的墓志銘——“我愿一輩子做小學教師”。斯霞老師在小學教育工作的崗位上工作了70多年,雖然她的教育人生崎嶇坎坷,無論是解放前顛沛流離,還是文革中橫遭批判,都泯滅不了她對兒童真誠而熱烈的愛。一天,我在辦公室批改作業(yè),近90歲的斯老師從一樓氣喘吁吁地走上四樓來找我,原來是我班一位家長偶然遇見老人家,向她訴說了教育孩子的苦惱。斯老師就一直把這事兒放在心上,讓我?guī)退橐徊槭悄囊晃缓⒆樱H自找他談談。一位已經(jīng)離開教學第一線的老人仍然滿心關愛著每一個學生,望著她老人家顫巍巍的背影,我真正明白了“愛心育人”這句話是這位老教育家用自己的行動書寫的。斯霞——以她的生命質(zhì)量撐起“教師”這兩個字的“厚重”,以她的生命光華點亮“教師”這兩個字的“光芒”。斯霞老師的教育情懷就是對兒童純樸真摯的師愛。
100年前,26歲的陶行知這個身穿洋裝、腳蹬皮鞋的留洋學者回到祖國,在大學任教??墒撬吹阶鎳鴿M目瘡痍,家國貧困,于是毅然脫去西裝和皮鞋,辭掉大學教師的優(yōu)渥待遇,來到社會最底層,在曉莊辦起鄉(xiāng)村教育,給自己訂下了培養(yǎng)100萬個鄉(xiāng)村教師、改變100萬個鄉(xiāng)村的目標。正是這樣的教育情懷讓他在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成為無數(shù)教師追尋的教育情懷,它如火,如光,照亮每一個后來者奮斗與實踐之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懷,是有“教育為公,以達天下為公”的理想和追求。
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夫人來看陶行知,說她的孩子把一塊新買的金表拆壞了,她非常生氣,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頓。陶行知聽了,連連搖頭說:“哎呀,你打掉了一個‘愛迪生?!苯又钟H自到朋友家里,把那個小孩請出來,帶他到修表店去看師傅修表。他們站在修表師傅身邊,看著他把表拆開,把零件一個個浸在藥水里,又看著他一個個裝起來,再給機器加上油,用了一個多小時,陶行知花了1元6角錢修理費。陶行知深有感觸地說:“鐘表店是學校,修表師傅是老師,1元6角錢是學費。在鐘表店看一個多小時是上課,自己拆了裝,裝了拆是實踐。做父母的與其讓孩子挨打,還不如付出一點學費,花一點時間,培養(yǎng)孩子好問、好動的興趣。這樣‘愛迪生才不會被趕走和打跑。”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懷更是一種能啟迪心智的教育智慧。
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現(xiàn)實社會中,要做一個信守道德、潔身自好的“人”尚且不易,要做一位人格完美、教書育人的“人師”更難。習總書記說:“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蔽覀冃疫\的是有徐世明這樣的老師在近處影響,有陶行知、斯霞這樣的教育家在擎燈引航。在心中播下“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精神種子,常懷“愛滿天下”的信念,相信我們都可以成為一個有教育情懷的筑夢人。
(作者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副校長、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