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魯民
自助者天助
文/陳魯民
3月29日,中國男子足球隊以2:0戰(zhàn)勝卡塔爾后,中國隊出線的必要條件也由其他四支球隊“幫忙”實現(xiàn),最終以小組第二身份鎖定2018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12強席,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中國隊這次奇跡般地出線,可謂咸魚翻身,再次證明了古人那句名言:“自助者天助之,自棄者天棄之” 。天助就是“他助”。
有人說,中國隊能晉級12強,全靠“全亞洲來幫忙”,但是如果我們自己不爭氣,拿不下這場勝利,那些所謂的“幫忙”就一點用沒有,即便全世界都來幫你也沒用處。古往今來,機會向來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有準備”就是不放棄,敢拼搏,肯自助。這次機會就青睞了全力拼搏的中國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說到底,無論他人如何幫忙,都是外因,而決定成敗命運的還是內(nèi)因。無論是一支球隊、一個國家、一個人,都是如此,概莫能外。球隊的勝利,國家的興盛,個人事業(yè)的成功,最終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如果自己沒有實力,沒有底蘊,沒有基礎(chǔ),沒有自助,任誰來幫忙都沒用。
偉大如馬克思,前行路上,得到了恩格斯的無私幫助,經(jīng)濟上慷慨支援,事業(yè)上全力協(xié)助,精神上高度共鳴。還有賢內(nèi)助燕妮,擔任他的秘書、助理、會計、保姆、廚師,保證了馬克思得以幾十年心無旁騖地進行理論研究,建立了偉大的思想體系。但這些“他助”,都是建立在馬克思的天才加勤奮的自助基礎(chǔ)上的,沒有這一條,恩格斯不會傾情相助,燕妮也未必會全力輔佐。
女作家蕭紅的聲名鵲起,紅極一時,則與魯迅給予的“他助”有關(guān)。但魯迅也不是一個隨便“他助”的人,正是蕭紅那充滿原野氣味的作品打動了魯迅,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天才而又努力的人,是值得幫助的。因而,魯迅不僅熱情地為她指點創(chuàng)作,資助生活,還積極向出版社和編輯部推薦她的作品,介紹她進入上海作家圈子。1935年12月,由魯迅作序和推薦的蕭紅的中篇小說《生死場》出版,在文壇上引起巨大的轟動和強烈的反響,蕭紅也因此一舉成名,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民國四大才女”。
“草根”演員王寶強,當初還是群眾演員時,同時還干著民工的活,因為群眾演員的收入根本養(yǎng)活不了自己。就這樣他還從微薄收入里拿出一大筆錢用來沖洗照片,送給各個劇組的導演,希望他們能慧眼識珠。在工友眼里,他是個有妄想癥的人。不知有多少人給他吹冷風,說他根本就不是這塊料,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他就是“不放棄,不拋棄”,繼續(xù)做他的演員夢。不知接洽了多少劇組,送出了多少張照片,倔強地尋找機會,再小的角色也不放棄,再普通的群眾角色他都演得認認真真,終于感動了“他助”。馮小剛、陳凱歌、徐崢紛紛向他伸出援手,他也終于脫穎而出,一飛沖天,成為觀眾喜愛的影星。
得到“他助”,確實令人羨慕,讓人向往。然而,“他助”往往可遇而不可求,能碰到,是你的福分,不能碰上,也別抱怨。還是應把基點放在自助上,自己實力雄厚了,有沒有“他助”都照樣過關(guān)斬將,就像韓國隊、日本隊那樣,誰的眼色都不用看,就能昂首出線。如果我們把盼望“他助”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到自助上,練就一身過硬的本事,學成經(jīng)天緯地的能力,懷有超群絕世的才華,有沒有“他助”,你都照樣會脫穎而出。
否則,即使“他助”圍得你團團轉(zhuǎn),把你照顧得無微不至,你該扶不起來還是扶不起來,該一事無成還是一事無成,就像窩囊到家的劉阿斗,糊涂透頂?shù)乃抉R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