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全
(焦作市圖書館,河南焦作 454000)
?
新媒體發(fā)展對圖書館的影響
李保全
(焦作市圖書館,河南焦作 454000)
新媒體;微媒體;圖書館;影響;解決對策
在新媒體背景下,圖書館的生存與發(fā)展受到了挑戰(zhàn),圖書館受眾逐漸減少,信息服務方式也亟須創(chuàng)新。面對新媒體的沖擊與手機媒體的挑戰(zhàn),圖書館應認清現(xiàn)狀,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迎接挑戰(zhàn),結合新媒體對圖書館的影響完善圖書館服務。
1.1什么是新媒體
關于新媒體的定義,業(yè)內學術爭議不斷,國內外至今也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從新媒體誕生開始,國內外學者都對新媒體進行了各種層面的解釋??偟恼f來,新媒體的定義為:借助計算機傳播信息的載體,主要載體有互聯(lián)網和手機媒體,通過互聯(lián)網與手機媒體傳播信息,提高溝通傳播效率。
新媒體時代的信息載體,作為文字、圖片等傳統(tǒng)載體的延續(xù),實現(xiàn)了科技和藝術的結合,不僅使當代文獻資源跳出了傳統(tǒng)文字、圖片的信息承載模式,也改變了以往只能在影劇院、電視機前收看影視或文化娛樂的方式[1]。在新媒體不斷發(fā)展的時代,圖書館服務也應與時俱進,轉變服務策略,改變舊的傳播思維,運用新媒體傳播信息、溝通外界。
1.2新媒體的特性
數字化與互動性是新媒體的本質特征。數字化表現(xiàn)為傳播方式的數字化,其通過互聯(lián)網與手機媒體傳播信息,實現(xiàn)了數字信號的傳遞,通過數字傳遞到接受中轉,進而實現(xiàn)由傳者到受眾的信息傳遞,這一過程是依靠數字化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有灾傅氖切旅襟w的信息傳播方式是雙向的,不像傳統(tǒng)大眾傳播是單向傳播過程,缺乏互動。新媒體的一大特征就是互動性強,同時,新媒體還有即時性、個性化、分眾性、海量的信息傳播、低成本的全球傳播、檢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
2.1對館藏的影響
2.1.1館藏范圍擴大。傳統(tǒng)圖書館館藏豐富,都是本館平時采集的圖書資源、期刊資源以及其他文獻資源,不同的文獻被分類存放在不同的書架中。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xiàn),各種圖書都以電子的形式存放在網絡終端,傳統(tǒng)圖書館的界限被打破。一方面,電子出版物逐漸增多,圖書價格不斷下降,圖書館有更多的資金用來購進電子圖書,在延伸了出版類型的同時也擴大了圖書館藏,豐富了信息資源。另一方面,由于電子出版物的出現(xiàn),圖書館需要將知識庫與圖書館數據庫相連接,不斷更新知識,將圖書館館藏轉變?yōu)閷嶓w館藏與虛擬館藏相結合。
2.1.2館藏結構調整?;ヂ?lián)網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微縮技術、手機媒體技術以及通信技術不斷發(fā)展,儲存技術也被廣泛運用于信息攜帶、傳播與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不少新的信息載體,導致圖書館館藏結構發(fā)生變化。讀者獲取的信息不僅僅是紙質的信息,也包括具有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的多媒體信息。圖書館館藏也從單一的紙質印刷文字轉變?yōu)閮Υ娑喾N信息的多媒體資源庫,館藏由單一變?yōu)槎嘣?,結構有所調整。此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讓館藏資料的獲取方式有了一定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開始使用傳統(tǒng)采購與互聯(lián)網采購相結合的新資源更新模式[2]。
2.1.3館藏質量評價變化。過去的圖書館藏收集,重在將書刊采集質量作為評價的重要標準,因此,圖書館采集人員會決定圖書館藏內容,其素質高低與鑒賞水平會影響圖書館館藏質量。新媒體條件下,在信息環(huán)境中的數字圖書館的內容會影響讀者的信息選擇能力。因此,存取質量成為圖書館質量評價的主要標準,存取速度快、擁有文獻多會決定數字圖書館的質量,改變了以往采集質量決定館藏質量的狀況。
2.2對業(yè)務工作的影響
2.2.1文獻選擇標準改變。由于新媒體下館藏范圍擴大,有許多數字信息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快速傳播,對于采集人員來說,就不能使用傳統(tǒng)的采集方式選擇文獻資源。因此需要制訂新的數據庫資源更新方式,制訂具體的選擇標準。網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應在互聯(lián)網浩如煙海的資源中購買各種類型的資源,并及時更新,通過手機媒體進行推廣,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率,滿足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2.2.2采集渠道增多,難度加大。首先,新媒體環(huán)境下,雖然選擇文獻的工具增多和文獻網上采集的實現(xiàn),減輕了圖書館員采集資源的工作負擔,使工作程序更加簡單。但是,隨之也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網絡信息復雜多樣,在采集資源的過程中需要采集人員更具鑒賞能力,需要更高的水平才能選擇出適合讀者需要的信息資源。同時,采集人員需要有更加專業(yè)的能力,應熟悉電子出版物的傳播與發(fā)行特點,會計算成本效益,能通過網絡電子郵箱與網站獲取信息資源。這些都是新媒體環(huán)境下采集工作新增加的內容,加大了采集難度。其次,采集渠道的增多會使信息龐雜,采集人員需要兼顧互聯(lián)網站、門戶網站以及各大手機應用服務才能做好電子信息的獲取、篩選以及傳播,提高了采集難度。再次,因圖書經費有限,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怎樣利用有限的圖書經費加大電子圖書館藏也成為現(xiàn)階段的一個問題。電子出版物質量參差不齊,在采集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更加注意。最后,新的環(huán)境下的“存儲預算”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采集資源的圖書經費不僅需要用于購買圖書資源,還應有一部分用于支付網絡費用,即“預算”。
2.2.3編目方式的改變。在新媒體時代,電子刊物需要進行聯(lián)機編目,編目人員同時需要將網絡虛擬資源進行編目,還需處理更多的無序化資源。因此,復雜的電子資源整理也成為圖書館編目的重要工作。
2.2.4目錄載體和職能的變化。傳統(tǒng)的卡片目錄因記載著目錄整理方式的載體而受到重視,但新媒體時代數字圖書館獲得發(fā)展后,手工制作卡片目錄的方式已經不適合電子圖書館,替代卡片目錄的是計算機檢索工具,通過網絡檢索能夠將存儲在數據庫中的電子圖書提取出來,并進行傳播。
2.3對讀者的影響
2.3.1改變了流通閱覽模式。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使圖書館資源流程簡化,提高了傳播效率。傳統(tǒng)閱覽模式是讀者到圖書館閱讀圖書,獲得知識,而現(xiàn)在則轉變?yōu)橥ㄟ^設備接收信息資源,獲得知識。讀者通過微博、微信以及各種網站等獲得知識,到圖書館進行閱讀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圖書館也應借助各種類型的新媒體,提升信息傳播效率,開展向讀者的信息推送服務,引導讀者借助新媒體展開與圖書館的互動。
2.3.2增加了讀者服務項目。新技術和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使傳統(tǒng)圖書館功能被弱化,但是,圖書館也增加了閱讀服務項目,傳統(tǒng)的書刊借閱已經加入了試聽資料、微縮資料以及多媒體互動資料,讀者會接收到更豐富的資料媒體類型。圖書館借助新媒體展開更多新的服務,如:信息檢索服務、OPAC、文獻網絡傳遞、電子郵箱推送、電子論壇讀者討論、網絡意見反饋等,結合這些新技術服務,圖書館能夠更好地抓住讀者,提高服務質量。
2.3.3對傳統(tǒng)服務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傳統(tǒng)圖書館由于受到時間地域的條件限制,使讀者不能隨心所欲地獲得知識,但是數字圖書館的推進會使讀者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可以隨時查看自己想要的信息資源,同時可以便捷地進行預約以及辦理續(xù)借。借助新媒體,傳統(tǒng)圖書館能夠進行升級改造,延伸功能,增加服務的主動性。
2.3.4參考咨詢成為讀者服務的重心。參考咨詢是指讀者在圖書館使用文獻產生問題時館員提供幫助的活動。利用參考咨詢,館員能夠幫助讀者解答文獻疑惑,幫助讀者查找文獻等。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參考咨詢的方式逐漸改變,廣泛的電子資源能夠極大地提高咨詢建議能力,館員通過信息檢索工具也能較快地幫助讀者查找文獻資料,組織文獻并加以整理,館員還能夠根據用戶的個體需求,組織信息并推送到讀者終端。
2.3.5擴大了讀者教育范疇。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利用計算機能夠實現(xiàn)在線查閱,豐富的電子資源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文化需求。這必然會導致圖書館對讀者教育范圍的擴大,圖書館能夠借助新媒體延伸教育范圍,擴大服務范疇。
2.4對圖書館員的影響
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中,館員扮演著文獻管理者與讀者服務者的角色,主要擔負的責任就是在圖書館工作中收集整理、保存?zhèn)鞑ノ幕畔?。在傳統(tǒng)傳遞信息的過程中,圖書館員將文獻資料通過紙質載體呈獻給讀者,滿足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與知識積累需求。但是信息時代下的圖書館不再以紙質資源為主,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信息能夠通過網絡實現(xiàn)快速傳播,圖書館員在收集信息時需要利用多種新媒體方式,如通過各種媒體網站、與站點合作購買電子書版權等方式增加圖書館電子書館藏。圖書館員整理圖書信息也不再是將館藏進行出借、收回,而是增加了對圖書館電子圖書的整理與網站及設備的維護。此外,新媒體對館員的工作流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領域與新媒體的結合,使館員的作用逐漸被弱化,讀者可直接通過新媒體的方式獲得信息,有利于讀者獲取知識,便于交流。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新媒體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各行各業(yè)之中。在圖書館服務中,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與新媒體的滲透也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新媒體以其便捷的使用方式與快速的信息傳遞改變了已有的傳播環(huán)境,建立了新的媒介交流環(huán)境。數字媒體的出現(xiàn)使數字圖書館應運而生,傳統(tǒng)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受到了沖擊。出版商與作者通過互聯(lián)網直接發(fā)表作品,受眾通過新媒體進行閱讀、接受信息,圖書館的功能逐漸被弱化。因此,圖書館應保持自身“文化管理者”的地位,加強與新媒體的聯(lián)系,利用新媒體帶來優(yōu)質的服務,加強圖書館的作用。
[1]詹慶云.新媒體時代中信息傳播模式的影響[J].圖書館雜志,2009(7):20-21.
[2]紅霞.新媒體時代對傳統(tǒng)圖書館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5(12):43-44.
(編校:崔 萌)
2016-08-04
李保全(1962— ),焦作市圖書館館員。
G250
A
1003-1588(2016)10-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