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萍
訪蘭亭
□米萍
我要到蘭亭,去參加那遲到的盛會,為滿足一份多少年心靈的渴望。
坐在去蘭亭的旅游車上,路邊的路牌一晃,一眼看到“會稽山”這幾個字,激動就不知從何而來。在很多歷史的故事里,我熟悉了這座山的名字,更還有王羲之為會稽山陰的蘭亭寫下的不朽名篇。路邊的這一塊路牌,把我?guī)Щ氐揭磺Я俣嗄昵暗奶m亭。
進入寫著“蘭亭古跡”的大門,循著彎曲的小道往前走,兩邊綠樹叢生,翠竹林立??墒牵瑳]走幾步就出了這一片綠林。咦!當(dāng)年王羲之筆下的茂林修竹呢? 往遠處看,那崇山峻嶺又在何方?再往里走,那映帶左右的清流急湍呢?我所看到的,只是一條小小的、窄窄的、淺淺的、曲折的,一看就是人工新挖出的小水溝。這就是當(dāng)年各位古圣先賢列坐其次的地方?這就是當(dāng)年一觴一詠、流水曲觴的位置?幾步遠的那邊,有個穿著高跟鞋的游客,正在擺出各種不倫不類的姿勢在照相。
我坐在水邊的石頭座上(姑且這就算是當(dāng)年那些文人雅士曲水流觴的地方吧),仿佛走進了各位古圣賢中間,想象當(dāng)年群賢畢至、飲酒作詩的熱鬧場景,真令人為之神往。可惜我沒有趕上那一次的盛會,我來遲了,這一遲便遲了一千六七百年。命運沒有讓我和列位圣賢出生在同一個時代,我只能在近兩千年后的今天,手捧《蘭亭集序》反復(fù)背誦,從中體味各位圣賢的情感、智慧和對生命的理解。
《蘭亭集序》不僅是一篇絕世的書法佳作,更是這位赫赫有名的偉大先人,對生命的短促、死生的虛誕發(fā)出的由衷感慨。人生一世,就在人們一低頭一抬頭之間,幾十年,如風(fēng)吹過,轉(zhuǎn)眼就已為陳跡,“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還有誰能把人生說得這樣的透徹?當(dāng)年,大師“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今天的我,手捧大師之作,也發(fā)出了同樣的感慨??梢?,不管日月怎樣交替,時代怎樣轉(zhuǎn)換,人們對生命的感悟,是相同的。
離開這條小溪,再往里走,在一個亭子里,有一個石碑,碑上有模糊不清一看就是后來修補過的兩個字:“蘭亭”,還有乾隆皇帝寫的碑文。據(jù)說文化大革命時,這里的碑,都沒能逃脫劫難,被紅衛(wèi)兵打碎,扔到了遠處的河里,后來幾經(jīng)修復(fù),可還是有幾塊石片,花再大的賞金,也找不回補不上了。多么寶貴的歷史遺跡,就這樣被無知的人給破壞了。
離開蘭亭的時候,我進到路邊的一家旅游商店,選擇了一個小小的、看上去是竹型的小茶壺。古人喜歡竹,喜歡茶,我也喜歡。因為竹有氣節(jié)又虛心;茶能養(yǎng)人又靜心,這壺上都有了。只是,還缺少了什么,于是,我讓賣壺也是做壺的師傅在小壺上刻上了“蘭亭”兩個字,并注上了日期:二零一六年 五月 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