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花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幼兒家長對幼兒教師專業(yè)能力期待往往過高,這樣的現實狀況導致幼兒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常常出現困境,家園難以形成有效溝通。針對這一問題,我園在實踐中不斷嘗試、探索,通過舉辦家長會,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建立家園聯系冊,重視網絡溝通,開展“家長志愿者”以及“家長預約訪談”活動等方法來促進家園的有效溝通,并取得顯著成效。
[關鍵詞]:幼兒園 家長會 家長開放日 家園聯系冊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比欢?,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幼兒家長對幼兒園的要求不斷提高,對幼兒教師專業(y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這樣導致了幼兒家長與教師溝通不暢的困境時常發(fā)生。那么,如何促進家園有效溝通,我園在實踐中一直不斷嘗試、探索,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舉辦家長會
首先,園長通過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歷史、規(guī)模、級別、榮譽、辦園標準以及幼兒園的組織管理機構,從宏觀上給家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為幼兒教師進行家園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現在的家長對學前教育比較重視,但是教育觀念還存在誤區(qū),為了幫助家長排除疑慮并糾正家長的錯誤認識,教師在家長會上對幼兒教師的工作和能力要求進行相應的說明,從而提升家長對幼兒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合理期待;最后,家長會是一位教師面向全體家長的正規(guī)溝通形式,集中體現教師思維邏輯性、口才的流暢性以及自然的儀表形象,教師還會把自己對工作、對幼兒的愛和關心明明白白地在家長面前呈現出來,這樣使家長感受到了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性。
二、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
家長開放日,是幼兒園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請家長來園參觀幼兒活動的情況以及教師保育工作的家園溝通形式。很多家園溝通障礙來源于家長對幼教工作缺乏了解,即使有所了解,也因此缺乏細致的觀察和深入的體驗而改變已有觀念,當教師沒有滿足個別幼兒的需求時,就會對教師產生一些意見,參加開放日活動,家長就有機會設身處地感受到:不是教師不愿意滿足個別幼兒的需求,而是集體環(huán)境就決定了幼兒應增強適應能力。
三、建立家園聯系冊
家園聯系冊是幼兒教師與家長進行相互應答的一種書面溝通形式,有教師記錄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家長記錄幼兒在家庭中的表現,然后共同完成對幼兒的全面觀察。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家園聯系冊而增進溝通,以文字為媒介可以不受場地限制,信息穩(wěn)定,不易被誤傳,而且信息是經過深思熟慮、反復斟酌才呈現出來的,有著口頭表達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因此,家園聯系冊為家長與教師的溝通提供媒介。
四、重視網絡溝通
隨著網絡的迅速發(fā)展,網絡溝通越來越成為年輕教師和家長的選擇,這也反映了信息時代家園溝通的新需求、新特點。網絡溝通的形式有很多,如微信、微博、QQ群、E-mail、博客等。目前最受歡迎的溝通方式是微信,幼兒家長與教師普遍使用微信進行溝通的原因:第一,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語音的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這樣節(jié)省教師的時間;第二,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發(fā)布幼兒園的通知、幼兒的日常表現和表達心情;第三,微信可以建微信群,家長們和教師可以在微信群內進行溝通,有助于家長與教師更快速地了解幼兒的表現,促進家園有效的合作。
五、開展“家長志愿者”活動
我園還開展“家長志愿者”活動,家長志愿者是家長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自愿參加幼兒園的相關活動,合理運用自身的專業(yè),為幼兒園無償奉獻?!凹议L志愿者”活動是教師與家長溝通過的一種特殊的形式,此活動有助于促進幼兒的發(fā)展,使幼兒感知不同職業(yè)與性格的家長,豐富幼兒的交往范圍,使幼兒有更廣的視野了解社會?!凹议L志愿者”活動有助于帶動家長群體,家長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更加了解幼兒教師工作的辛苦,為提高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起到重要作用。
六、開展“家長預約訪談”活動
由于每個孩子個性與能力的不同、家庭環(huán)境與家長文化素質的不同,家園溝通的內容也有所不同。為此,除利用以上方式外,我園長期以來還堅持開展“家長預約訪談”活動,拉近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和諧統(tǒng)一。具體實施如下:第一,制定訪談時間。訪談的時間由各班老師提前安排好并張貼于家園連線中,時間一般安排在幼兒離園后,每學期1~2次,每次半小時以上。第二,確定訪談內容。內容由各班老師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訪談內容包括:反饋孩子近階段學習和生活各方面的情況,與家長交流科學的家教方法,針對孩子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家長共同商討解決方法等。訪談前,各班老師會查閱相關的專業(yè)理論知識,為訪談活動做好充分準備。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非常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結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因此,家園必須相互配合,優(yōu)勢互補,形成合力,進行有效溝通,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龐麗娟.教師與兒童發(fā)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楊曉萍,霍艷.專業(yè)認同對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影響的個案研究[J].幼兒教育,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