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鵬飛
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的審美表征。它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呈現(xiàn)出華夏審美人格心靈世界,并以其特立獨行、源遠流長而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中國書法是中國美學的靈魂。意趣超邁的書法表現(xiàn)出中國藝術最瀟灑、最靈動的自由精神,展示出歷代書家空靈的藝術趣味和精神人格價值。正是書法藝術這一獨特的精神魅力,使之在眾多的東方藝術門類中,成為最集中、最精妙地體現(xiàn)了東方人精神追求的東方藝術。
書法線條之美在于用筆用墨。筆意墨象使中國書法成為一種精神形式,一種“意向性”結構??梢哉f,書法作為時空拓展的精神跡化的蹤跡,是由筆勢、筆意、墨法和心性共同完成的。
筆意墨象之美是書家情感哲思之意與線條運動之象的統(tǒng)一,是書家在線條中融入情緒意態(tài)而形成的獨具個體性格的書法線條符號意象。這種統(tǒng)一不是在心中之意和象的整合上,而是心中之意物化在外在的線條流動上,即經線條藝術媒介化了的藝術意象,或物態(tài)化了的書法藝術體驗。
筆意墨象使書法線條隨時間展開而構成空間形式,又使人于空間形式中體悟到時間的流動。這種時空的轉換使點畫線條、結字排列和章法布局產生了無窮的變化,呈現(xiàn)出種種審美意趣,使書法超越了單純字形,而成為具備筋骨、血肉、剛柔、神情的生命意象。
筆意墨象將意味融注在形式之內而造就出書法的力勢、節(jié)奏、氣質、韻味。這是一種在書法線條的輕重疾澀、虛實強弱、轉換頓挫,節(jié)奏韻律中融入書家天趣神韻、個性情意的“人法雙忘”的境界,一種在線條點畫之“形”中,滲入書家精神、悲喜等審美意向性的“以意造象”、“因象寄意”的過程。筆墨意象融萬象為意,從意中悟出萬象的特征,使書法從漢字的符號規(guī)定性中解放出來,以點線運動在二維空間中造成具有立體筆墨韻味的三維性視覺形象,并在情感的氤氳中,以心性靈氣的“意志”之維,疊加在三維視覺形象之上,而形成抒情寫意藝術時空的四維空間。筆意墨象并不玄奧,它呈現(xiàn)在線條疾澀、墨色枯潤之中,呈現(xiàn)在“如綿裹針”、“渴驥奔泉”中,表現(xiàn)在“顏筋柳骨”和“鐵畫銀鉤”中。這種書法風神美的呈現(xiàn)呼喚著人性的回答和審美心態(tài)對應──審美“對話”、藝術“品味”和“心覺意含”。
筆意墨象產生審美意味之美,這是書法由實用性向藝術性轉化的節(jié)點。它主要由筆意和書家心性所構成。筆意指書法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的,書家在意匠經營和筆劃運轉間所表現(xiàn)出的神態(tài)意趣和風格工力,集中體現(xiàn)出書家的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成功的書法作品是書法家“心手達情,書不妄想”的結晶。書法家并不拘泥用筆,死擬間架,而是變化多端,巧存心意。字、行、幅各個部分互相對比照應,形成一個多樣統(tǒng)一、和諧優(yōu)美的整體。欣賞者能夠從墨跡線條的變化中,充分領悟書家內在的思想感情,從書法作品豐富的精神內涵中把握書意,感覺到一種激動、鼓舞的力量,這是書法欣賞中由形悟意的審美與一般由形知義的認字的本質區(qū)別。
筆意是生成書法獨特氣韻意味的關鍵,而“筆斷意連”是其根本的審美要求,“心手達情”是書法藝術魅力得以呈現(xiàn)的創(chuàng)作形式。筆斷意連指書法藝術作品中點劃雖斷而筆勢承續(xù)的整體勢態(tài)。草書如果只有相連的筆道而無頓挫勁健的筆劃,便顯不出蒼雄軒昂,而成為春蚓秋蛇之扭結;楷書如果僅有筆劃頓挫,無顧盼靈動的體勢,就不能表現(xiàn)奕奕神采,而像“算子”一樣呆板。在一字之中,“筆斷”使線條起止有變,“意連”使結字啟承分明,相互照應謹嚴,氣貫不斷,方可呈現(xiàn)韻律美和意境美。“心手達情”表明書法是一門關于道、心的藝術。書法不僅是“法”,而且是“道”。虞世南《筆髓論》云:“書道玄妙,必資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機巧必須心悟,不可以目取也?!敝袊鴷ㄙF寫心性,是一門泄導彰顯心靈情思和自然呈現(xiàn)精神襟懷的藝術,故有“書道妙在寫情性”(包世臣)之說。
墨象是書法審美的重要內容。線源于道,墨生于氣。筆中有墨,墨中有筆。以筆縱線,妙在以線達情,用墨取象,妙在墨盈攝氣。書法尤重墨的審美韻味。筆意墨象為上的觀念是老莊美學“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思想的體現(xiàn)。在書法世界里,用墨已不僅僅是一種技藝,而成為一種書境,一種人生意趣高下的投射。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以一墨之色,蘊萬象之本。這種計白當黑,以少總多的美學觀,強調虛靜待物,遺形取神,“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用來從墨色之中睹玄冥之道。
中國書家以筆墨肇其天機,并不以書法去模擬世間萬象,而是返樸歸真,寓巧于樸,以通天盡人之筆把捉生命深意,以草草逸筆將極簡潔又極富包孕性地線條墨痕布于無邊的虛白里,讓人馳騁遐想,感到用墨實是吐納大氣。迷離蒼茫的墨氣,破紙而出,創(chuàng)化出一片生機玄妙的氛圍。墨法生墨象實為書法之大要:化實為虛,以呈現(xiàn)吐納宇宙之氣;走筆成韻,以臻達意冥玄化之境。
墨象墨韻構成書法作品的鮮活生命。書法講求筋骨血肉的完滿,水墨就是字的血肉。只有水墨調和,墨彩絢爛,才能達到筋遒骨勁、“血濃”“肉瑩”的審美要求。枯濕淡濃,知白守黑是墨氣氤氳的關鍵。潤可取妍,燥可取險,潤燥相雜,才能顯出筆墨流潤的氣韻美。歐陽詢說:“墨淡則傷神彩,濃必滯鋒毫。肥則為鈍。瘦則露骨。”(《八訣》)書法本于筆而成于墨,用筆穩(wěn)實則墨色凝聚,用筆輕飄則墨色浮泛。濃墨渴筆,水暈墨彰,都能顯示出書法作品郁勃生命的顯現(xiàn);而墨色清散,墨氣裊然,是書法作品虛實相生終歸于大化的寫照。墨實處為萬物所生息,空白處任靈氣之往來。
唯道集虛,體用不二,這構成中國書法家的生命哲學情調和藝術意境的內核。
可以說,中國書法,以線的飛動,墨的潤華,心手相合,抒情寫意,劃出了中國文化的深層精神軌跡。依這一軌跡而行,可窺其文化生命的幽渺之境。中國書法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跡化,是最具東方哲學意味的藝術。在全球化文化轉型時期,中國書法必將煥發(fā)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