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莉
針對水平井斜度大、位移大、多目標的特點,從樊151-平1井鉆井工程設計入手,對井眼軌道、鉆具結(jié)構(gòu)、鉆井液體系和固井工藝進行優(yōu)化,提出了合理的措施,為現(xiàn)場施工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jù),從而降低現(xiàn)場鉆井施工的難度及風險。
一、地質(zhì)概況
樊151-平1井是樊151-21區(qū)塊的一口新區(qū)產(chǎn)能建設井,位于濟陽坳陷東營凹陷博興洼陷金家-樊家鼻狀構(gòu)造東部樊151斷塊,鉆探目的是滾動開發(fā)樊151-21井區(qū)沙四段油藏。該井設計井深3525.07m,A靶垂深2667m,水平位移393.05m,B靶垂深2724m,水平位移1004.22m,井底閉合距1039.07m,井底閉合方位355.92°。AB靶點間的方位角:354.84°,水平位移: 611.48m,穩(wěn)斜角: 84.67°。
二、井眼軌道優(yōu)化設計
本井軌道設計采用的是“直-增-穩(wěn)-增-穩(wěn)-增-平”的七段制軌道類型(軌道參數(shù)如表1所示),提高鉆井速度。
三、鉆具組合優(yōu)化設計
A:首先是直井段的控制,一般311.2mm井眼采用常規(guī)大尺寸塔式鉆具組合,215.9mm井眼采用常規(guī)雙扶剛性鐘擺鉆具組合或177.8mm鉆鋌的大鐘擺鉆具組合。
考慮到該井造斜點較深2249.90m,在沙三下地層,直井段較長。為了保證直井段井身質(zhì)量,設計使用177.8mm鉆鋌的大鐘擺鉆具組合:Φ215.9鉆頭+Φ177.8mm無磁×1 根+Φ177.8mm鉆鋌×8根+Φ127mm加重鉆桿×21根+Φ127mm 鉆桿。
B:2249.90~2874.39m的造斜井段鉆具組合:Φ215.9mm鉆頭+Φ171.5mm 1°15′ 單彎動力鉆具×1根+Φ158.8mm無磁×1根+LWD+Φ158.8mm無磁×1根+Φ127mm 斜坡鉆桿×36根+Φ127mm 加重鉆桿×9根+Φ158.8mm隨鉆震擊器×1 套+Φ127mm加重鉆桿×21根+Φ127mm鉆桿的鉆具組合。
C:水平段設計的鉆具組合為:Φ215.9mm鉆頭+Φ171.5mm 1°單彎動力鉆具×1根+Φ127mm無磁承壓鉆桿×1根+LWD+Φ127mm無磁承壓鉆桿×1根+Φ127斜坡鉆桿×108根+Φ127mm 加重鉆桿×9根+Φ158.8mm隨鉆震擊器×1套+Φ127mm加重鉆桿×21根+Φ127mm 鉆桿
使用該鉆具組合,套管內(nèi)摩擦系數(shù)取0.25、裸眼摩擦系數(shù)取0.35,對井深3525.07m處的鉆柱受力進行了模擬,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的模擬結(jié)果可以看出,水平井段采用加重鉆桿代替鉆鋌,鉆具摩阻明顯降低,而且鉆進加壓容易,滑動鉆進時的軸向力為768.0kN。
水平段鉆具組合設計使用1°單彎動力鉆具,可以防止地層因素影響造成井斜角降低,確保鉆頭在油層內(nèi)穿行,提高油層鉆遇率。
四、鉆井液體系優(yōu)化設計
二開直井段館陶及以上地層成巖性差,泥巖性較軟且砂層發(fā)育,防坍塌卡鉆。利用PAM調(diào)節(jié)流變性,抑制頁巖、巖屑分散,控制濾失、防塌,確保井眼穩(wěn)定。
斜井段及油層段主要是改善鉆井液的攜巖能力和潤滑性能,設計聚合物潤滑防塌鉆井液體系;加入抗鹽抗高溫降失水劑,提高潤滑性。
該井工程施工時,要嚴格控制鉆進排量,返速在1.10~1.20m/s比較合理(排量28~30L/s)以減少對井壁的沖刷。起鉆保證持續(xù)灌滿鉆井液,以及MWD測斜時要緩慢開泵。
五、固井工藝優(yōu)化設計
為保證套管順利下入,對起鉆遇阻、卡井段、縮徑段和井眼曲率變化大的井段反復劃眼或進行短起下;下入套管前應在井眼底部打入潤滑鉆井液,減少下套管摩阻。
要保證固井質(zhì)量,除了良好的井眼和井身質(zhì)量,再就是在套管柱上加扶正器。該井扶正器的安放位置及數(shù)量如表3所示。
水平井扶正器的安放有別于直井和常規(guī)定向井,必須考慮套管在井斜0~90°各段不同的受力和下放摩阻,對剛性扶正器與彈性扶正器進行科學組合,提高濾餅和滯留鉆井液的清除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夢剛.水平井井眼軌跡控制關鍵技術(shù)探討.西部探礦技術(shù),2009(2)
[2]蘇義腦著. 水平井井眼軌道控制[M] . 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0
[3]唐洪林,唐志軍,閆振來等.金平1 井淺層長水平段水平井鉆井技術(shù).石油鉆采工藝,200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