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
10多歲時我最喜歡書。每當學(xué)校圖書館里有新進的裝在硬封套里的圖書,我就請求女圖書管理員把不要的空書套給我。我使勁嗅著它的氣味,僅僅這樣便感到很幸福。我當時就是如此瘋狂地被書吸引。
當然不單單是嗅嗅氣味,我也讀了很多書。只要是紙上印了字的東西,我都會捧在手上閱讀,各類文學(xué)全集也逐卷通讀下來。整個初中和高中時代,我從未遇到過讀書比我多的人。
可是30歲時,我成了一個被稱為“作家”的人,打那以后,就不再著魔般讀書了。喜歡的書自然會熟讀,但不再像從前那樣,碰到什么算什么,拿起來就讀了;也沒有什么收藏書的興趣,讀過的書,除了看似日后有用的,其他的都被我隨便處理掉了。
盡管如此,我偶爾還是環(huán)視自己的書櫥,望著一次次搬遷后幸存下來的舊書書脊,心中便涌出一種真實感:“是啊,我這個人說到底是由書本塑造出來的呀?!奔偃缒茌p飄飄地甩出一句“是女人們塑造了我這個人”,那該多神氣!可惜不是。對我而言,就是書本塑造了我。當然,我也可以說:“女人給我增添了些許變化。”
西班牙的加利西亞地區(qū)有個叫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的城市,這里的高中生每年會選出一本“今年讀過的最有趣的書”,邀請作者來校。數(shù)年前《海邊的卡夫卡》獲選,我得越洋出席頒獎典禮。高中生自然不可能有這么一筆錢,是另有他人贊助的。
頒獎典禮在高中的禮堂里舉行,然后大家圍著桌子用餐。我跟學(xué)生們談天說地,一談到小說,大家便雙目放光。然而不管男生女生,絕大部分學(xué)生考進大學(xué)后都不打算學(xué)文學(xué),而是準備專攻醫(yī)科或工科。
“加利西亞不是個富饒的地方,也沒有什么產(chǎn)業(yè)。得到外邊去找工作,所以應(yīng)該掌握實用的專業(yè)技術(shù)?!币粋€高中生告訴我。真是腳踏實地的年輕人。
就是這樣一群年輕人,在如此遙遠的地方,熱心地(有時還是如饑似渴地)讀著我的小說。一想到這里,我便喜上心頭。如此說來,自己念高中時也曾經(jīng)看書看得兩眼放光,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高中時代,我想都沒想過自己居然會成為小說家,甚至從未想過自己竟然能寫出像樣的文章來。只要有書讀,就很幸福了。不,只要嗅一嗅裝書的封套就很幸福了。盡管現(xiàn)在擺出一副理所當然的面孔,說著裝模作樣的話。
(摘自《小品文選刊》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