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艷
(新民市大民屯鎮(zhèn)經濟發(fā)展服務中心 110300)
日光溫室冬春茬茄子高產高效種植
白艷
(新民市大民屯鎮(zhèn)經濟發(fā)展服務中心 110300)
日光溫室冬春茬栽培技術相對比較容易,經濟效益也很好。這一茬茄子正常情況下是從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播種育苗,苗齡是80~90天,于翌年1月初到2月份定植,3月中旬后始收,到6月份后結束。目前在一些保溫性能差的春用型日光溫室里,在大小暖窖里,還基本保持著這一做法。但在一些性能比較好的冬用型塑料溫室或加溫溫室里,有育苗和定植普遍提早的傾向,一般9月8即開始播種育苗,12月上中旬定植,2月初開始采收。這—變動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一是溫室的秋冬茬多數(shù)蔬菜生產的經濟效益不高,不如早結束換上新的一茬更有利于拿到高產值;二是茄子能在2月份開始上市,其經濟效益是相當可觀的;三是茄子在12月份定植雖然溫度不太適于茄子的生長,但植株低矮,可以采取室內二次覆蓋或多次覆蓋的方法加以保護,有的甚至在溫室的外部又增加了一層薄膜覆蓋來盡量創(chuàng)造有利于茄子生長的溫度條件。
日光溫室冬春茬茄子目前還有繼續(xù)后延越夏的,其效果也不錯。
宜選擇耐寒、早熟、高產、膨果速度快和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果形和顏色應與當?shù)鼗蛳M地習慣相一致。
結合日光溫室秋冬茬生產同室進行育苗。在暖窖里育苗時,需要采取加溫措施方可保證。在冬用型日光溫室里育苗時可將育苗盤置于架床或吊床上。以節(jié)省溫室栽培地面,分苗時可轉到地面畦內,以利保溫、節(jié)省育苗設備和擴大單株營養(yǎng)面積。在暖窖里育苗時,則多采用地面苗床。
冬春茬茄子育苗前期條件好,一般只要按技術要求去做,不會出現(xiàn)多大問題,中后期溫度低、光照差,對苗床必須十分注意加強采光和保溫,必要時應采取人工補光和補溫。
苗齡80~100天,苗高18~20厘米,植株長有7片真葉,第1花蕾大部分現(xiàn)出是定植的適期。
3.1 定植前的準備
由于冬春茬茄子是接續(xù)秋冬茬生產之后進行的,須在秋冬茬生產結束之后抓緊施肥整地。
冬春茬施肥可參照一般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也是采取大小行種植,惟大行距是80厘米,小行距為50厘米,除了栽植行起壟之外,在大行間也要起一條供人們行走的壟,壟高一般20厘米左右。由于是早熟栽培,一般栽植壟上要覆蓋地膜,以提高地溫,促進早長早發(fā)。
3.2 栽苗
選晴天上午突擊定植。先在覆膜的壟上打穴,穴距因所選品種的熟型不同而異:早熟品種的株距可在30~40厘米,中期品種40~50厘米,在穴內先澆溫水,栽入苗坨,稍填土后再澆穩(wěn)苗水。曬過1個中午后于下午再覆好土。按著“黃瓜露培,茄子沒脖”的適栽深度,覆土后土坨在壟面以下l厘米左右,淺了不好,深了也不利于發(fā)根。為創(chuàng)造更有利于茄子早長早發(fā)的條件,定植后要扣小拱棚,把相距50厘米的2行茄子扣到同一個小拱棚內。
采用自根苗時,定植穴里要撒加毒殺地下害蟲的藥土和預防黃萎病和枯萎病的殺菌劑藥土。
4.1 緩苗前的管理
定植后1周內為緩苗期,緩苗期內要創(chuàng)造高溫高濕的條件,不僅有利于提高地溫,促進發(fā)根,而且還可防止植株打蔫。為此,緩苗期要密封溫室或暖窖不通風,小拱棚也要扣嚴。心葉開始生長即已緩苗,此時要通風降溫,同時開始在行間中耕,中耕要由深到淺,由近到遠,避免傷根。
4.2 緩苗后至采收前的管理
定植成活后.首先要在根部灌預防黃萎病和枯萎病的農藥。緩苗不久門茄即將開花,此一時期管理的關鍵是在提高門茄坐果率的同時,要為促進植株生長和對茄以上果實的發(fā)育奠定基礎。
首先是搞好溫度管理。此期正值深冬或早春,氣溫低,管理上應以提高溫度為主,白天的高溫可以貯存一定的熱量,防止夜間溫度下降過多,使之盡量保持夜溫不低于15℃,但白天溫度也不宜超過35℃。在夜溫不低于15℃和白天溫度不超過35℃的范圍內,可使茄子花粉正常萌發(fā)和萌發(fā)后的花粉管正常伸長,從而完成受精過程,正常坐果;但此間也不能只顧保溫而忽視了通風排濕,因為高溫高濕引起植株徒長也會對結果不利。
其次是搞好肥水管理。前期宜適當控制肥水,到門茄長有3~4厘米大小,即“瞪眼”后,因果實即將進入迅速膨大期,這時就要開始追肥澆水。一般每畝追用復合肥15~20千克。
第三是堅持搞好激素處理。為了保證著果和果實肥大生長,自開花前3日(花冠已呈現(xiàn)紫色)到花全開后的第2天,可用20~40毫克/升的2,4-D涂抹柱頭和花柄,也可用番茄靈30~50毫克/升,或坐果靈每片加2~3千克水涂抹或噴花,或用水溶性防落素10~50毫克/升在半數(shù)花開放時噴花。激素涂抹后,花冠不易脫落,常沾附果上使局部著色不良,并形成灰霉病的侵染源。所以在果實膨大后要把花冠輕輕摘掉。
除了噴涂激素防止落花,促進果實生長之外,還須噴用激素微肥以增加植株光合產物的積累。常用的有光合促進劑(每公頃每次用375毫升)加光呼吸抑制劑;也可噴蔬菜靈100~200毫克/升溶液。
4.3 結果前期的管理
門茄生長時期,白天25~30℃,前半夜16~17℃,后半夜13~10℃,平均地溫20℃時,25~30天即可采收。門茄進入膨大期開始追肥澆水。為了防止溫室濕度過大,可隔溝澆水,停2~3天后進行中耕松土后再澆另1個溝。在全田的門茄采收2次后,可再次澆水,同時沖入硝酸銨,每公頃300~375千克。此期可噴用1%尿素6%磷酸二氫鉀、0.1%膨果素混合液作根外追肥。以后澆水要結合淺中耕,以利保墑減少地面水分蒸發(fā)。
4.4 盛果期及以后管理
門茄收完后,外界氣溫已高,茄子進入盛果期,要加強通風,防止高溫高濕危害,水肥管理也同時要加強,一般每3~4天澆l水,2次澆水之間追施1次肥料。—般每公頃用硝酸銨30千克。當?shù)厝掌骄鶜鉁胤€(wěn)定通過15℃后,溫室可晝夜通風時,結合澆水每半個月左右沖入1次人糞尿或發(fā)酵好的雞糞水,每公頃每次22500干克左右,這對防止植株早衰,提高產量,延長結果期大有好處。最低氣溫穩(wěn)定通過L5℃后,可將棚膜撤下來洗凈收藏。以后追肥可糞稀與化肥交替進行。
4.5 植株調整
冬春茬茄子由于密度大,枝葉繁茂,尤其需要注意整枝打葉,以改善株行間通光條件,減少養(yǎng)分消耗,加速結果,促進早熟。
冬春茬的茄子一般采取雙干整技,即當植株上對茄出現(xiàn)以后,從4條枝中只選留其中2條,當其上再出現(xiàn)2個茄子之后,仍然選留其中2個枝條,如此一直堅持下去,始終保持2個枝條,直到生產結束。其好處是株間通風透光好,果實著色好,病害輕;養(yǎng)分集中到果實上,不易出現(xiàn)植株徒長,果實上下大小基本一致。但有時種植的行距較大時,為了保證早期產量,也有的采用隔行雙干整枝,隔行3干整枝,待植株長到一定大小時,再酌情將3干整枝的改為雙干整枝。采用雙干整枝時,枝條過長,自身難以支撐,需要采用絲繩吊枝的方法加以扶持,使之保持挺直。
按上述整枝方法,在緩苗后,隨果實的生長發(fā)育,門茄以下失去功能的老葉要及時摘除,發(fā)生的側芽也要及時抹掉。對茄開花時,其以下的側芽也要全部抹掉,其上一直保持2個枝干,其余枝條及時摘除。對下部衰老的葉片也要適時摘除。
前期果實要適時早摘,一般單果重250克左右即可采收,爭取產值,增加產量。以后的果實采收的適期可從果面上—些表征來判斷;當果實上萼片兩側的白色部分大約3毫米寬時,這是膨大生長后沒有來得及著色的部分,說明果實正處在旺盛生長期。當果實達到充分生長時,白條,條帶則越變越小,直至消失,說明生長基本停止,正是采收的適期。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6.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