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玲
【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石決明散治療絲狀角膜炎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療絲狀角膜炎的患者116例,利用隨機法平均分為石決明散組與空白對照組,各58例。做好標記,空白對照組采取貝復舒滴眼液和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療,石決明散組采取石決明散治療,并在兩組患者結束治療后,對比其治療總有效率。結果 石決明散組的痊愈患者多余空白對照組,無效患者的數量也少于空白對照組,另外,經過數據處理,發(fā)現石決明散組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空白對照組(P<0.05)。結論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石決明散治療絲狀角膜炎有比較顯著的效果,與貝復舒滴眼液和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相比,它可以更好的改善絲狀角膜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治愈率更高,可以在臨床實踐中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石決明散;絲狀角膜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772.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5..02
目前治療絲狀角膜炎的主要手段是藥物治療,常見的有石決明散、貝復舒滴眼液、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1]。本文主要研究石決明散對絲狀角膜炎的效果,通過我院絲狀角膜炎患者116例在使用不同藥物的情況下,分析石決明散的具體功效,使用石決明散的絲狀角膜炎患者58例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療效,故認為石決明散治療絲狀角膜炎具有切實的臨床借鑒價值,現報告整理完畢,具體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療絲狀角膜炎的患者116例,利用隨機法平均分為石決明散組與空白對照組,各58例。石決明散組年齡36~77歲,平均年齡為(46.73±6.66)歲,男和女比值為38:20,病程1天~2年,平均病程為(1.32±0.41)年,其中角膜擦傷患者18例、角結膜炎患者12例、角膜變性患者13例及暴露性角膜炎患者15例??瞻讓φ战M年齡35~76歲,平均年齡為(46.62±7.46)歲,男和女比值為37:21,病程3天~2年,平均病程為(1.31±0.31)年,其中有角膜擦傷患者18例、角結膜炎患者13例、角膜變性患者13例及暴露性角膜炎患者14例。
1.2 方法
空白對照組患者用貝復舒滴眼液和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療,兩種滴眼液1~2滴/次,4次/d,持續(xù)治療2個月。
石決明散組給予石決明散治療,自擬中藥湯劑,用水煎服300 mL,1劑/d,分早晚兩次服用。藥方成分如下:決明子和石決明30 g;麥門冬、梔子、木賊、赤芍藥和青葙子15 g;大黃和荊芥各6 g。肝火較盛者加入夏枯草;濕熱者去除麥門冬;陰虛者去梔子,改用蟬蛻;風熱者加菊花、蟬蛻;風寒者去除大黃和梔子,加入防風和羌活。
兩組患者均在治療前對表面進行麻醉和消毒,使用棉簽將絲狀物擦除,并用無菌針頭將附著的基底部刮去,麻醉藥物使用1%的丁卡因滴眼液,麻醉結束后需用0.9%的氯化鈉溶液濕潤消毒棉簽。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在使用不同藥物后,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要觀察患者在不同期間的臨床現象,并且分析空白對照組和石決明散組患者的治愈率,治愈率高的那組,表示對應藥物的療效對絲狀角膜炎更明顯。如果患者的角膜上的絲狀物在使用藥物一段期間后脫落。絲狀角膜炎的臨床癥狀消失,角膜也恢復了正常,就可以判斷患者已經痊愈;記錄患者的編號與痊愈時間。另外,除了痊愈患者外,還有治療有效患者,有效患者的角膜炎雖然不能痊愈,還是臨床癥狀會得到一定的緩解,角膜絲狀物會減少等;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的患者則為無效,分別記錄兩組痊愈患者、有效患者和無效患者的數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通過實驗與數據的分析,發(fā)現石決明散組的痊愈患者、有效患者的數量要多于空白對照組,空白對照組的無效患者數量更多,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絲狀角膜炎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是臨床常見的角膜上皮眼病之一,具有反復發(fā)作、治療困難的臨床特點,如不及時進行有效的臨床治療,將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瘢痕及角膜新生血管的產生[2]。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3],上皮細胞異常增殖、淚黏液形成過多、基底膜與前彈力層結合異常等均與絲狀角膜炎的形成密切相關。角結膜干燥癥患者易引起上皮細胞異常增殖,這主要是因為該類患者的淚液較少,當淚膜破裂時,角膜上皮細胞容易暴露,為黏液附著提供了較好的條件。臨床上多采用抗炎、殺菌藥物來改善絲狀角膜炎的臨床癥狀,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存在治療時間較長,療效欠佳的局限性,不能作為治療絲狀角膜炎最為理想的藥物。
中藥治療絲狀角膜炎在近幾年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廣受眾多患者及專家的一致好評。中醫(yī)認為絲狀角膜炎屬于“聚星障”范疇[4],導致該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風熱毒邪侵犯眼部及肝熱內蘊上攻于目,加上勞累及外傷的原因,容易發(fā)病,且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據中醫(yī)文獻記載:“開竅于目,入通于肝”。故認為眼病與肝具有密切關聯(lián)[5]。
石決明散中的石決明、青葙子、決明子可清肝平肝,是方中的君藥;赤芍、大黃和梔子可清熱涼血;麥門冬具有清熱養(yǎng)陰之效;羌活、荊芥可以退翳明目、祛風散邪,諸藥合用,可顯著發(fā)揮平肝散邪明目之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石決明散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9.66%高于對照組的68.97%,故認為,石決明散治療絲狀角膜炎有比較顯著的效果,與貝復舒滴眼液和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相比,它可以更好的改善絲狀角膜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治愈率更高,可以在臨床實踐中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史 健,許 前.石決明散治療絲狀角膜炎68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07(8):51-88.
[2] 秦 虹,王 婷,郝 進,等.石決明散加減聯(lián)合西藥治療病毒性角膜內皮炎[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12,22(3):198-201.
[3] 向 暉,黃雪珠.早期LASEK術后絲狀角膜炎的臨床治療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4):444-445.
[4] 鄢小維,黃江麗,羅建平,等.石決明散結合西藥治療流行性角結膜炎36例[J].陜西中醫(yī),2010,31(11):1490-1491.
[5] 仲澤琴.石決明散加減治療單純皰疹性角膜炎56例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1):24-25.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