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部泰記
摘要:“宣講圣諭”就是在明清時代為了不識字的民眾宣讀講解明太祖《六諭》、清世祖《圣諭六訓》、清圣祖《圣諭十六條》等皇帝圣諭而教化他們的活動。到了清末,作者《宣講圣諭》為了加強說服力,宣講了民眾親近的說唱形式“案證”。里面包括改編的明清時代的白話戲曲小說故事,其中也包括《聊齋志異》。筆者在這篇論文里探討在《躋春臺》等宣講書里引用的《聊齋》故事的“案證”作用。
關鍵詞:宣講圣諭;案證;躋春臺;宣講寶銘;宣講集要;宣講醒世編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識碼:A
前 言
“宣講圣諭”就是在明清時代為了不識字的民眾宣讀講解明太祖《六諭》、清世祖《圣諭六訓》、清圣祖《圣諭十六條》等皇帝圣諭而教化他們的活動。到了清末,作者《宣講圣諭》為了加強說服力,宣講了民眾親近的說唱形式“案證”?!鞍缸C”就是勸善懲惡故事,里面包括改編的明清時代的白話戲曲小說故事,例如《元雜劇》、《三言二拍》、《包公案》、《無聲戲》、《十二樓》等,其中也包括《聊齋志異》。筆者在這篇論文里探討在《躋春臺》等宣講書里引用的《聊齋》故事的“案證”作用。
一、《躋春臺》與《聊齋》故事
《躋春臺》四十篇(元亨利貞四集,各集十篇),是清末四川中江縣劉省三創(chuàng)作的韻散混肴體曲藝作品。胡世瑩《話本小說概論》(1980,北京:中華書局)介紹了這一作品,說:它是一九一四年成文堂刊的“最后一種擬話本”,但它實際上不是一般的“擬話本”,而是話本形式的宣講本。
1.《躋春臺》元集《失新郎》是新郎在新婚初夜突然失蹤而引起冤案的故事。它的主題是勸誡殺生,新郎失蹤的原因是他父親的殺生。福建人羅云開不聽老庚(同年)劉鶴齡的勸誡,“好客飲酒,打槍射獵”。他遭到九尾蒼狐的報應,兒子愛兒在新婚初夜失蹤。新婦庚英的父親汪大立有義子胡德修愛慕庚英的美貌,殺死妻子鄧氏,誣告云開亂倫調(diào)戲媳婦。縣官認為德修與庚英通奸,謀殺愛兒。后來鶴齡赴任縣官,他兒子珠兒癡呆,娶妻貧婆的女兒綠波。綠波是千年狐貍,過去她母親被鶴齡救命而來報恩。她用了燒水致死珠兒,另換他的心肝,治好了癡呆病。她又用了文王課(占卦)在玉門關找到了失蹤的新郎愛兒。原來蒼狐告冥界,閻王把云開的愛兒送到冥界,虧祖宗陰德廣,閻王允許愛兒還陽了。這則故事借用了《聊齋志異》卷一《新郎》和卷七《小翠》的情節(jié)。
《聊齋志異》卷一《新郎》,是江南梅孝廉說的德州宰孫公審判的新郎被假新婦(狐貍或女鬼)引誘到其冢而失蹤半年的奇案。新婚初夜“戚里畢賀,飲至更余,新郎出,見新婦炫裝,趨轉舍后,疑而尾之?!薄靶袛?shù)里,入村落。婦止,謂婿曰:‘君家寂寞,我不慣住。請與郎暫居妾家數(shù)日,便同歸省。”“家中客見新郎久不至,共索之。室中惟新婦在,不知婿之何往。由是遐邇訪問,并無耗息。”“將半載,婦家悼女無偶,遂請于村人父,欲別醮女?!贝迦烁覆宦?,“婦父益銜之,訟于庭。孫公怪疑,”“斷令待以三年,存案。”“村人子居女家,”“一日,合家遑遽,似有急難,倉卒謂婿曰,”“忽遘閔兇。不得已先送郎還。于是送出門。”“方欲覓途,回視院宇無存,但見高冢。”“孫公拘婦父諭之,送女于歸,始合巹焉。”
《聊齋志異》只說:新婦的父親憂慮女兒以后無偶,想讓女兒再嫁,訴訟了村人父。而宣講書《躋春臺》改編了這情節(jié),寫出了好色的人做了缺德的事而獲得報應的故事:新婦的父親有好色的義子想娶失蹤新郎的新婦,殺死了自己的妻子,教唆新婦的父親,誣告了新郎的父親。然而被殺死的妻子的冤魂逼他自供。好色的末路是非常悲慘,“身染牢瘟,竟死監(jiān)中,無人領尸,拋上官山,豬拉狗扯?!?/p>
《聊齋志異》卷七《小翠》是狐女報恩故事:越人王太常年少時守護了避雷霆劫的狐而登了進士,其子元豐白癡,“適有婦人率少女登門,自請為婦。視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喜問姓名。自言虞氏。女小翠”“甚慧,能窺翁姑喜怒?!薄暗谏浦o,刺布作圓,蹋蹴為笑。”“同巷有王給諫者,”“時值三年大計吏,忌公握河南道篆,思中傷之?!毙〈洹肮趲э椱T谞?,”“戲云:‘將謁王先生。馳至給諫之門,”“大言曰:‘我謁侍御王,寧謁給諫王耶?!薄巴踅o諫亦誤為真,”“謀遂寢。”給諫又“見公子袞衣旒冕,”“抗疏揭王不軌,”而“其旒冕乃梁黠心所制。袍則敗布黃袱也。上怒其誣,”“乃下之法司,”“以給諫充云南軍。”又“一日,女浴于室,公子見之,欲與偕。”女“乃更瀉熱湯于甕,解其袍褲,與婢扶入之。公子覺蒸悶,大呼欲出。女不聽,以衾蒙之。少時無聲,啟視,已絕?!笔稠暎昂鲩_目四顧,遍視家人?!薄白源税V顛皆不復作?!焙髞?,女“謂公子曰:‘我非人也。以母遭雷霆之劫,深受而翁庇翼,又以我兩人有五年夙分,故以我來報曩恩、了夙愿耳。”“女每勸公子別婚,”“及新人入門,則言貌舉止,與小翠無毫發(fā)之異?!倍芭嗖恢??!?/p>
《躋春臺》引用《聊齋》故事的目的是要明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殺害狐貍的人受狐貍的報仇,保護狐貍的人得到狐貍的報恩。
2.《躋春臺》利集《南山井》是勸誡酒色的故事:青州臨淄縣何甲好色,不喜其妻馮氏性格端正,喝酒后踢死了勸誡他的馮氏,娶了好色的杜翠娘,蕩盡了家產(chǎn)。翠娘倚門賣笑,跟屠夫王五通奸,后來殺死了何甲。又有好酒的胡成。原來他有姐夫鄭倫寄托他的銀錢,酒席上對親友戲說:這銀錢是他殺死了商客而奪取的,尸體丟在南山井中。鄰居仇人馮安告到臨淄縣??h官費祎祉在井中撈到無頭尸體,把胡成坐牢,然后告示找認尸的人,翠娘即來認尸。費祎祉又告示找尸體的頭部,王五即帶著人頭出頭。費祎祉審判:殺人真賊是翠娘和王五。這故事情節(jié)大多借用了《聊齋志異》卷九《折獄》故事。
《折獄》大概是這樣的故事:“邑人胡成,與馮安同里,世有隙。”“一日,共飲薄醉,”“胡大言:‘實相告,昨途遇大商,載厚裝來,我顛越于南山眢井中矣?!薄皶r胡有妹夫鄭倫,”“寄數(shù)百金于胡家,遂盡出以炫馮。馮信之。既散,陰以狀報邑。費公祎祉拘胡對勘,胡言其實。問鄭及產(chǎn)主皆不訛。乃共驗諸眢井。一役縋下,則果有無首之尸在焉?!薄肮?,”“惟曉示諸村,使尸主投狀。逾日,有婦人抱狀,自言為亡者妻,言:‘夫何甲揭數(shù)百金作貿(mào)易,被胡殺死。公曰:‘井有死人,恐未必即是汝夫。婦執(zhí)言甚堅。公乃命出尸于井,視之,果不妄。婦不敢近,卻立而號。公曰:‘真犯已得,但骸軀未全。汝暫歸,待得死者首,即招報令其抵償?!薄敖?jīng)宿,即有同村王五,報稱已獲。問驗既明,賞以千錢?!薄肮珕緥D上,公曰:‘汝與王五乃真犯耳?!?/p>
《聊齋志異·折獄》的主題是無頭案,所以主要描寫的是臨淄縣官費祎祉的機智,但《躋春臺·南山井》的主題是勸誡酒色,所以設置了何甲好色蕩財而被殺死,胡成酒后戲言而坐牢吃苦的報應情節(jié)。
二、 《宣講寶銘》與《聊齋》故事
《宣講寶銘》,《山東省省情資料庫》出版庫介紹:“山東聊城后菜市街私塾教師王新銘編著,聊城善成堂出版的宣講書。為百姓所喜愛,常在街上說唱?!边@王新銘編著的聊城善成堂本,筆者未見?!缎v寶銘》,后來民國十三年(1924)上海大成書局出版了石印六卷本。卷頭序文說:這本宣講書是民國六年(1917)山東益都城隍司王金銘在公仁堂編的。作品取材于《聊齋志異》、《清稗類鈔》、《北東園筆錄》、《夜雨秋燈錄》等筆記小說。不知民國上海石印本和聊城善成堂本是同一個版本?聊城王新銘和益都王金銘是同一個人物?聊城善成堂本現(xiàn)不存,說不清楚。
1.《宣講寶銘》卷二《聽信妻言》記載:兄聽信妻言而奪取弟財?shù)膼簣蠊适?。山東沂州府莒州有倆兄弟,兄大商富而軟弱,弟二商貧而武勇。大商聽信妻尹氏言,不借二商糧食。本莊無賴趁著兄弟不和,襲擊了大商家。二商擊退了他們,但大商只借了一斗小米,二商只得把房契賣給了大商而搬家。無賴這次放心襲擊大商家,奪取了財貨。大商身負重傷而死,在二商的夢中告訴金銀的所在,二商用它來贍養(yǎng)了大商的兒子,而尹氏暴病而死。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七《二商》,其細節(jié)大略一致,但沒說尹氏暴病而死。
2.《宣講寶銘》卷三《全節(jié)復仇》記載:江南省中州舊家子金大用攜家人逃亂中遇到廣陵王十八一起坐船,而十八把大用一家打入水中,王妻唐氏抗議也被打入水中,把大用妻尤庚娘帶走,庚娘到王家讓十八喝醉,殺死了十八而自殺,但又復活,大用也被富民尹翁救起而埋葬了父母遺體,最后見到庚娘,又娶了唐氏作為側室。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三《庚娘》,其細節(jié)都一致。
3.《宣講寶銘》卷三《嫌貧離婚》記載:山西邳邑陳子言因累舉不第而游學不歸,周翁把長女許配了其子錫九而后悔,勸長女改嫁,但長女嫁給錫九而安貧。周翁使傭婦罵陳母而奪回長女,讓錫九寫離婚書。陳母知子言死而絕命,錫九在西安遇到死后當了太行總監(jiān)的子言,收到遺骨歸鄉(xiāng)。周翁逼長女改嫁,長女絕食拒絕,周翁在她絕命之前送到陳家,長女由錫九的亡父母復活。周翁誣告錫九是盜賊,但郡太守是子言的學生,釋放了錫九。后來強盜用錫九的驢偷走了周家的大金,而錫九的驢載大金回到陳家。周翁刑創(chuàng)不愈而死。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八《陳錫九》,其細節(jié)都一致。
4.《宣講寶銘》卷四《信佛福報》記載:楚人胡大成謹遵母訓,朝夕禮拜觀音祠,遇到焦畫工的女兒菱角,托崔爾誠為媒而娶她。胡母命大成往奔湖北伯母之喪,伯父也病死。適大寇據(jù)湖南,大成不能歸家,遇到貌似母親的老母(觀音)收養(yǎng)了她。老母勸大成娶女子,后來發(fā)現(xiàn)這女子就是他妻菱角,她是坐周家的轎子來的。老母又出現(xiàn)在胡母面前,童子讓她坐馬(金毛獅子)送到大成的家。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六《菱角》,其細節(jié)都一致。
三、 《宣講集要》與《聊齋》故事
《宣講集要》十五卷首一卷,是四川名醫(yī)王錫鑫編的宣講書。王錫鑫(1808-1889),字文選,號席珍子,亞拙山人,原籍湖北石首縣人,祖父時搬到四川萬縣大周里,又搬到萬縣苧溪河畔天德門。有《醫(yī)學切要全集》等著述?!缎v集要》最早的刊本是福建吳玉田藏復刻殘本,首卷有咸豐二年(1852)陳光烈序云:“今錫鑫王君匯採《集要》一書,以圣諭為綱領,博收俗講《怪回頭》、《指路碑》、《法戒錄》、《規(guī)戒錄》、《覺世新編》、《覺世盤銘》、《切近新錄》諸書為案證?!逼渚硭摹缎⑾被谩贰⒕砦濉稛o福受》、卷六《大團圓》、卷十四《欺貧賭眼》、卷十四《施公奇案》五篇是根據(jù)《聊齋》故事編的案證。
1.卷四《孝媳化姑》記載:重慶府安大成,父孝廉早沒,母沈氏悍妒不仁,不喜珊瑚,大成欲快母心,休出珊瑚。珊瑚用剪刀刺咽喉被老媽急救,住在嬸母王氏家。沈氏知道憂慮,珊瑚搬到孫姨娘家去,不肯改嫁。沈氏托媒娶媳,而惡聲遠播,沒人許她為媳。二男二成娶媳臧氏驕悍過婆,使婆如奴。姨母來送飲食,沈氏贊揚其媳賢惠時,姨母實說珊瑚作的飲食,沈氏流淚后悔,婆媳和好。臧氏虐待逼死丫鬟,被捕坐牢,賣田償還負債。亡父告知大成金缸在紫薇樹下,臧氏先去挖,盡是磚石,珊瑚后去看,悉是白銀。大成分給二成,又變成瓦石。二成夢亡父責曰:“汝不孝不悌,陰譴已到?!?/p>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十《珊瑚》,其細節(jié)都一致。
2.卷五《無福受》主要描寫嫌貧女子的末路:湖南常德府桃源縣黃鍾德,有二女,長名孟姑,次名仲姑。莊后叢林茂盛,欲作墓地,夜夢老翁云:“此是毛翰林之地,君勿修之?!迸R近毛老叟在黃公修墓之地遇雨跌斃。媳李氏同子名會元往黃公家聘地,黃公送地,又幫會元讀書,許之為婿。但孟姑嫌會元是放牛出身,總不肯上轎,仲姑聽父命代孟姑出嫁。孟姑嫁富豪董貢爺之子光宗,但貢爺死后,光宗游蕩,孟姑奢侈,花盡家產(chǎn)。孟姑讓光宗在街上賣缸掙錢,但光宗碎缸,只得偷人晾的濕衣而被捕。光宗受責打而被釋放,回家又被孟姑鬥打,終于病死。孟姑投身尼庵受苦,聽會元署江南省道臺,逃至江南,找到仲姑。仲姑送她銀子,但被賊搶去,回到尼庵,尼庵也不收,死于道路。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四《姊妹易嫁》情節(jié)相似,但細節(jié)不同,沒有長女虐待丈夫逼他死的情節(jié):“掖縣相國毛公,家素微,其父常為人牧牛。時邑世族張姓者,有新阡在東山之陽?!薄邦l得夢警曰:‘汝家墓地,本是毛公佳城,何得久假此?!薄耙蝗障鄧改?,出張家故墓,猝遇雨,匿身廢壙中。已而雨益甚,潦水奔穴,崩渹灌注,遂溺以死。相國時尚孩童。母自詣張,丐咫尺地,掩兒父?!薄皬堃灰?,輒喜,即留其家,教之讀,以齒子弟行。又請以長女妻兒。”“然其女甚薄毛家,”“且曰:‘我死不從牧牛兒?!薄澳讣聪虼闻唬骸媚骀静蛔窀改该?,今欲以兒代姊,兒肯行否。女慨然曰:‘父母之命,即乞丐不敢辭?!薄叭腴T,夫婦雅敦好逑。”“其姊適里中富兒,意氣自高。夫蕩惰,家漸陵替,貧無煙火?!薄拔磶?,良人又卒,家落?!薄懊诌M士。女聞,刻骨自恨,遂忿然廢身為尼。及公以宰相歸。強遣女行者詣府謁問,冀有所貽。比至,夫人饋以綺縠羅絹若干匹,以金納其中。行者攜歸見師,師失所望,”“遽令送回。”
3.卷六《大團圓》記載孝子和父母再會團圓的故事:明朝崇禎年東昌縣商人張炳之和懷孕的妻何氏逃亂中離散。炳之逃至豫章南昌府,娶妻吳氏,生子張訥。吳氏死,繼娶牛氏,生子張誠。牛氏偏愛張誠而苛待張訥,張誠孝友,常在兄旁,保護兄命。一日張誠幫兄打柴,被虎啣去。牛氏打死張訥,觀音大士巡查地府,送他回陽。巫師說:張誠未死,張訥尋弟三年至金陵。千總張謙,奉母何氏,任滿回金陵,路途見到張誠,帶他回金陵。何母命張謙收張誠為義子。張誠偶然在涼亭遇兄,帶他回家。何母認是張訥,把金陵田產(chǎn)出賣,一起回南昌,合家團圓。牛氏得了腫病而死。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二《張誠》,其細節(jié)不同,《聊齋志異》只說誠母死,沒有說她得了腫病死。圣諭宣講的主旨在講因果報應,所以惡人的結果比較殘酷。
4.卷十四《欺貧賭眼》有神話色彩:本朝乾隆年間,山東省程慶云發(fā)愿禮拜呂祖。夫人年已四十九,產(chǎn)生一子,表字孝思。父母繼亡,孝思于胡銀臺(布政使)家作書記,銀臺將三女結伉儷。朝廷開大比,三姑典賣釵環(huán)作盤費,讓孝思赴省,但孝思竟然下第,呂祖送黃金四錠,讓他游學京都。胡公壽誕,三姑無壽禮,哥嫂嘲笑她,桂兒丫鬟說:“姑爺安知不有轉運期?”二姑罵:“程某發(fā)達,剜我眼睛,可作毬踢?!倍醚诀叽合阏f:“程郎富貴,替姑娘剜我眼睛?!蹦菚r報馬上報:“孝思探花及第,官拜西臺御史?!惫饍杭磿r剜春香的兩眼,二姑羞死。探花歸鄉(xiāng),修建府第。不是呂祖來庇護,孝思焉能到今日。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七《胡四娘》,其情節(jié)略同,但細節(jié)不同?!读凝S志異》描述東海李蘭臺使程應舉;又描述四娘不念舊怨,急救兄弟的義氣。云:“程孝思,劍南人,少惠能文。父母俱早喪,家赤貧,無衣食業(yè),求傭為胡銀臺司筆札?!薄吧倥哪?,”“笄年未字,遂贅程。”“或非笑之,”“而公弗之顧也?!薄坝猩裎字速F賤,”“惟四娘至,乃曰:‘此真貴人也。”“四娘有婢名桂兒”“大言曰:‘何知吾家郎君,便不作貴官耶?”“二姊聞而嗤之曰:‘程郎如作貴官,當抉我眸子去。”“二姊婢春香曰:‘二娘食言,我以兩睛代之。”“公初度,”“大婦嘲四娘曰:‘汝家祝儀何物?!薄俺倘腴?,砥志研思,以求必售。無何放榜,竟被黜?!薄皷|海李蘭臺見而器之,收諸幕中,”“使應順天舉,連戰(zhàn)皆捷,授庶吉士?!薄叭赏昊?,”“惟四娘不見招于兄嫂,忽一人馳入,呈程寄四娘函信,兄弟發(fā)視,相顧失色?!薄伴T外啼號甚急,”“俄見春香奔入,”“泣曰:‘桂兒逼索眼睛。”“二郎適以人命被逮,”“大郎五體投地,泣述所來?!薄八哪镒魃唬骸乙詾榘仙鎭硎∶米?,乃以大訟求貴人耶?拂袖徑入?!薄坝鈹?shù)日,二郎釋放寧家。”“眾始知二郎之歸,乃程力也?!?/p>
5.卷十四《施公奇案》是《圣諭十六條》“解仇忿以重身命”故事:淄川鄭倫,因重債,賣產(chǎn)以償,剩銀三百兩,寄放舅兄胡成家。那胡成與同里馮安,雖素有仇隙,亦常往來。一日馮安至胡成家下,成因酒后,自夸其富說:“昨遇一過路客商,是我謀殺。奪其銀兩,丟尸于南山井下?!卑惨猿删谱韥y言,胡乃將妹夫所寄之銀取出安看,安告于施公愚山案下。不料井中出無頭尸,郎氏婦認尸是夫何甲的。施公掛賞金找人頭,鰥夫王五獻頭要和郎氏匹配,施公看出男女奸淫而謀殺何甲。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九《折獄》,其情節(jié)大略一致,但《聊齋志異》不是施公審判,而是費公審判。請參考上述《躋春臺》利集《南山井》。
四、《宣講醒世編》與《聊齋》故事
《宣講醒世編》六卷,宣統(tǒng)元年(1909)奉天省營口縣成文厚重刊石印本。按光緒三十四年(1908)楊占春序云:“是書原刻板,存奉天省綿州城西虹螺縣鎮(zhèn)堅善講堂,乃該堂主管楊子僑先生編集。先生精岐黃術,嘗以濟人利物為念。因思行醫(yī)一方,莫若善書兼濟天下。故手著是編,亦云盡美盡善矣?!薄捌澮虮景逅⒂〖染?,字跡模糊,有營口宣講堂樂善諸君欲重增數(shù)案,付諸石印,以圖流傳海內(nèi),勸化十方,較原刻尤為醒目?!逼渚砣读x俠除暴》、卷四《賢母訓子》二篇是根據(jù)《聊齋》故事編的案證。
1.卷三《義俠除暴》是《圣諭六訓》《和睦鄉(xiāng)里》的案證:“明朝崇禎初,建昌世家子崔猛,”“好武絕倫,最喜與人抱不平,以是鄉(xiāng)人皆好之?!薄捌饺找謴姺鋈?,不避遠嫌,有人稍逆其意,輒石杖交加,不容勸解,惟事母至孝,每怒時,母至則解?!薄氨揉復跣彰麑?,娶妻刁氏,兇悍已極,凌虐其姑?!薄按廾吐勚?,勃然大怒,逾垣而入其室,將刁氏鼻耳唇舌盡割之,立斃。崔母聞之,大駭,呼王實至家,”“多方調(diào)和,事遂止?!薄巴赜芯藜澴用算y者,”“見鄉(xiāng)人李申妻頗有姿色,意欲奪之?!薄岸喾皆O法,使入圈套。”“猛聞之,心火頓起,”“意欲動武。”“是夜有人進潘宅,殺銀于床上?!薄按廾妥酝队谕ィ薄斑m刑部郎中按,”“果結義兄也?!薄懊脱鲆曋?,乃同譜趙生僧哥也,”“遂以自投減罪,充云南軍?!薄皶r有王監(jiān)生名會者,”“族有孀嬸,父子皆烝之?!薄巴跎蕹鹗蠈抑G阻,王生怒,妻縊死?!薄靶值茉箲嵞欤劥奚笱┖?,李申絕之?!薄斑^數(shù)日,申夜入王宅,將監(jiān)生父子并嬸,皆殺之?!薄爱敃r流賊作亂,”“王會從侄得仁,”“招聚無賴,據(jù)山為盜,”“奔崔院來,聲言復仇,”“掠其妻,搶其財。”李申“遂效其裝束”,“直到賊穴,假稱同伙,”“入內(nèi),負猛妻,越墻而出?!薄按蘩疃?,乘勝率眾,直抵其巢。”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八《崔猛》,其細節(jié)大略一致。
2.卷四《賢母訓子》是《圣諭六訓》《教訓子孫》的案證:“中都士人張氏,生一女名細柳。姿容秀美,”“且知書識字,喜看相法?!薄暗烈該裥?,”“以故年及十九,身猶未字也?!薄皶r有高生名繼先者,”“偶喪妻,”“托媒議婚,張氏許之?!薄吧甓形澹辖涣钸h游?!薄耙蝗?,生赴友人飲,”“行至中途,墮馬而卒,”“鄉(xiāng)中始服細柳有先見之明?!薄案耗晔畾q,”“不欲讀書,”“愿從牧兒游?!薄皵?shù)日后,即不堪其苦,泣跪庭下,仍求讀書。”“祜兒鈍甚,”“終朝游蕩?!薄耙蝗眨埫谀赣S商人赴洛陽,”“其母此番”“即出碎銀?!薄氨燃奥尻枺薄八拊诿嚼钐m香家。”“及取出看時,是假金,”“收監(jiān)中?!薄案W衲秆?,立刻命駕?!薄耙卦茁勳锸歉SH弟,立即釋放。”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七《細柳》,其細節(jié)大略一致。
五、《緩步云梯集》與《聊齋》故事
《緩步云梯集》四卷,龍溪羅永儀編。羅序云:“殊人心趨下,風俗益璃,”“于是采集善惡報應,以發(fā)明《(圣諭)二十二條》旨意。是書一出,時見聽惡報則逸志創(chuàng)懲,聽善報則善心勃發(fā),”因人情“厭故喜新”,“勉成八十一案?!睍伞瓣P圣帝君命名”。同治二年(1863)重刊。同年,篠塘候選教職王紹棻敘云:“妹倩黃海云過我謂,”“有《緩步云梯集》,詞義淺顯,案證詳明,”“惜但見之于嚴陵寄寓,而未苛求得其原板。因是醵金同志,從新依樣鑴成?!逼渚硪弧渡徎ìF(xiàn)母》,卷二《紫薇窖》、《姊妹易嫁》,卷三《冤中冤》四案是根據(jù)《聊齋》故事編的案證。
1.卷一《蓮花現(xiàn)母》的主題是“富兒孝”:西安人樂仲,孝子。父死,老母好吃齋。樂仲勸她吃酒肉而不吃。老母生病而想吃肉,樂仲割股肉而給她吃,老母吃畢而死。樂仲大哭,老母在時種的無花果滴水,似乎流淚。樂仲與亡母作功德,盡力施與。樂仲得病,在清明不能上墳時,亡母出現(xiàn)治他的病。亡母告樂仲現(xiàn)居南海,樂仲同香社朝南海,村人鄙視樂仲不禁葷酒,趁他醉時先走。樂仲同女子朝海,忽見滿海蓮花,內(nèi)面出現(xiàn)母親。樂仲回家,聽道士唱孝子要接后嗣,見女子說與他生后嗣,娶她為妻,生了一子名阿辛。阿辛點了狀元,娶了宰相女何氏,生了一子一女。樂仲腹上開了蓮花,五年后,女子告何氏自己是散花仙女瓊瑤,返回了天宮。夫妻回顧樂仲,他已經(jīng)死了。阿辛出仕桂林知府,路途出現(xiàn)了樂仲,賜給他隱語“頂門一針,判斷判斷?!卑⑿寥温殞彴福灣鲰旈T一針,即升職兵備道。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十一《樂仲》類似,但細節(jié)不同。《聊齋志異》沒有子哭而亡母種的“無花果”(感應)“滴水”、清明節(jié)亡母出現(xiàn)治子病等母子愛的描寫。樂仲的施與行為是因他認為“男女居室,天下之至穢,”而去妻顧氏,“鰥居二十年,行益不羈,”而不是與亡母作功德的。樂仲朝海,是“名妓瓊華”同路,而不是無名“女子”同路。阿辛是樂仲和原配顧氏的兒子,顧氏改嫁六月后死去,被繼母逐出,樂仲收養(yǎng)的,并不是樂仲娶的同路女子的兒子。樂仲和瓊華升天后,樂氏諸子弟共謀逐阿辛,瓊華彩輿出現(xiàn)在顧翁前讓他幫助外甥阿辛的冤案,而不是樂仲賜隱語幫助阿辛審判的。
2.卷二《紫薇窖》的主題是“一順一逆”: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十《珊瑚》,其細節(jié)都一致。
3.卷二《姊妹易嫁》的主題是“嫌夫”: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四《姊妹易嫁》,其細節(jié)都一致。
4.卷三《冤中冤》的主題是“好淫惡報”:陜中西村蘇照,一子蘇蟾宮,黌門秀士,尚未定親,走過柳家門口,柳家孫女柳喬鶯定眼看著他,被嫂嘲笑。無賴陸臉雀,走進柳家后院,假裝蟾宮向喬鶯求歡,喬鶯怕哥嫂知,約于明晚。明晚古舅爺夫妻來看喬鶯,臉雀看到一男一女,以為喬鶯勾引情人,殺死了男女,割了一個頭,丟在仇人李良仙井內(nèi)。翌日,發(fā)現(xiàn)了外舅夫妻的尸體,縣官懷疑喬鶯和情人謀殺,喬鶯自供:蟾宮逼她求歡??h官拷打蟾宮,要他人頭,蟾宮母丁氏從禁頭買了一個人頭繳官。良仙的工人發(fā)現(xiàn)了人頭,張朝選認出那是他兄弟朝貴的頭,良仙被官府收監(jiān)。臉雀逃往俞城,蟾宮房叔蘇五濫子偷竊他家,聽臉雀向古舅爺夫妻的亡靈求饒,赴縣伸冤。丁氏自供:人頭從禁子入手。官拷打禁子,禁子自供:和奸婦明氏謀殺查洪。明氏又跟查洪謀殺了前夫云中。官審判:喬鶯與蟾宮配合。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十《胭脂》,其情節(jié)類似而細節(jié)不同?!读凝S志異》:“東昌卞氏,業(yè)牛醫(yī)者,有女小字胭脂,才姿惠麗?!薄皩酏嬓罩尥跏?,跳脫善謔,女閨中談友也。”“一日,送至們,見一少年過,”“女意似動?!薄巴醺Q其意,”“曰:‘此南巷鄂秀才秋隼,故孝廉之子?!褚滤?,以妻服未闋?!敿恼Z使委冰焉。女無言,”“漸廢飲食,寢疾惙頓?!薄巴跤讜r與鄰生宿介通。”宿“聞之竊喜,”“次夜,逾垣入,直達女所?!薄芭畢捈m纏,約待病愈。宿求信物,”“捉足解繡履而去,”“又投宿王所。”“巷中有毛大者,”“過其門,”“方至窗外,”“拾視,則巾裹女舃?!薄奥勊拮允錾跸?,”“越墻入女家,”“誤詣翁舍。翁窺窗,”“心忿怒,操刀直出。”“毛大駭,”“反身奪刀,”“殺之。”“邑宰拘鄂,”“書生不堪痛楚,以是誣服?!薄皶r吳公南岱守濟南,”“宿自供,”“殺人實不知情?!薄皩W使施公愚山,”“有心于婦而未發(fā)者”“并拘之,”“赴城隍廟,”“戒令‘面壁勿動。殺人者,當有神書其背。少間,喚出驗視,指毛曰:‘此真殺人賊也?!?/p>
筆者按,《胭脂》事中的胭脂,似乎受到對戶“閨中談友”騷婦王氏的感染,性格輕浮,所以改編了這故事的情節(jié),把王氏變?yōu)樗┝?。結果,其后面的情節(jié)也變?yōu)闊o頭案了。
六、《宣講匯編》與《聊齋》故事
《宣講匯編》四卷,光緒三十四年(1908)經(jīng)元書室出版。經(jīng)元書室,也可能是經(jīng)元書堂。經(jīng)元書堂是湖南寶慶府書店,店主是吳莘民,光緒三十二年出版了《宣講集要》十四卷首一卷,光緒三十四年也出版了《宣講福報》四卷、《宣講珠璣》四卷、《宣講摘要》四卷。其卷一《孝虎祠》,卷二《尊兄撫侄》二案是根據(jù)《聊齋》故事編的案證。
1.卷一《孝虎祠》是老虎行孝故事:明末崇禎年間,川北達縣,趙成羽,年已七十,一子被虎銜去,翌日赴縣,訴劉青天拿虎。劉青天問兩班,捕頭李能,酒醉答應拿虎。李酒醒憂悶,妻秦氏勸他哀告山王菩薩。山王驅虎,李帶虎上公堂。劉青天看虎認罪,勸趙放虎解冤仇。劉青天命虎奉養(yǎng)趙,虎每日送野獸,趙賣皮肉積錢,活八十二歲而亡。上命知縣修孝虎祠。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五《趙城虎》,其情節(jié)大略一致:趙城嫗,年七十余,一子為虎所噬,訴之宰。宰問諸役,一隸李能,醺醉答能行。隸醒而悔之,詣東郭岳廟祝之。無何,一虎自外來,隸牽達縣署。宰問虎倘能為若子赦之,虎頷之,乃釋縛令去?;⑦t旦送死鹿,嫗貨其肉革,用以資度。時銜金帛擲庭中,嫗從此富裕,數(shù)年,嫗死。土人立義虎祠于東郭。
2.卷二《尊兄撫侄》是尊敬兄長故事:本朝康熙年間,有弟兄二人,長名商大,次名商二。父母早喪,弟兄分居。年荒米貴,商大怕妻馬氏,不借商二糧食。里中惡少,乘夜入室,捆縛商大。商二妻袁氏,不管馬氏疾呼。商二父子,大呼拿賊,劫賊逃去。大商瞞馬氏借商二斗米,商二只得提宅券。商大不想讓弟走,但馬氏不聽,立契承買。商二走后,不法之徒,乘夜搶劫,所有金帛,一掃而空。商大傷亡,馬氏母子,無所依歸。商二撫養(yǎng)侄兒,夢兄指點窖銀所在。商二致富,馬氏患風癱,慘叫而死。
這故事和《聊齋志異》卷七《二商》,其情節(jié)大略一致。莒人商姓者,兄富而弟貧??滴蹰g,歲大兇,弟朝夕不自給。妻往告兄,兄妻不借糧食。里中惡少,夜逾垣入,疾呼二商。二商率子越垣,大聲疾呼,盜乃去。但大商只借斗粟,二商只得操券鬻宅,大商想反其券而周之,但妻受券而廣宅。二商徙居,鄉(xiāng)中不逞之徒,復執(zhí)大商,榜楚并兼,所有金資,悉以贖命,大商遂死。二商陰負斗粟于嫂,使養(yǎng)兒。一夜夢兄曰:“屋后篷顆下,藏有窖金。”數(shù)年,家益富,大商婦病死,二商亦老,乃析侄。《聊齋志異》只說:“大商婦病死”,而《宣講匯編》表現(xiàn)因果報應說:“馬氏患風癱,慘叫而死。”
七、《勧善録》與《聊齋》故事
《勧善録》現(xiàn)存三卷,湖北荊州府荊門縣張接港兩儀堂,光緒十九年(1893)重刊。前面有《趙大真君敘》云:“嘆時殊勢異,顛倒錯亂。如此其極,惟有安天命,惟有講圣諭。至于彰善癉惡,豈可拘泥。況所集之案,均皆實跡。可以作人榜樣,何妨講習。莫言粗俗不雅,歌詞大有關系,須知雅俗共賞?!逼渚硪弧妒┕姘浮?、《欺貧賭眼》二案是根據(jù)《聊齋》故事編的案證。其實不是直接從《聊齋志異》卷九《折獄》、卷七《胡四娘》引用的,而是從《宣講集要》卷十四《施公奇案》、卷十四《欺貧賭眼》轉載的。
八、《宣講大全》與《聊齋》故事
《宣講大全》八卷,石印本。收錄六十一篇案證。卷頭載光緒戊申三十四年(1908)西湖俠漢在漢口六藝書局撰的序文,云:“從來圣賢明性理而不言因果,君相嚴賞罰而不論報應。至晚近之世,人心風俗,愈趨愈下,善惡既混為一途,則性理之所難喻,賞罰之所莫能窮者。閑觀鄉(xiāng)曲,有善士論因果談報應,而聞者蹶然興,怵然變。足以闡圣賢之教化,懔君相之明威,而使天下之智愚賢否熏蒸于善氣而不自知也?!逼渚砥摺缎⒒菲拧肥歉鶕?jù)《聊齋》故事編的案證。其實不是直接從《聊齋志異·珊瑚》引用的,而是從《宣講摘要》卷二《孝化悍婆》轉載的。
九、《萬選青錢》與《聊齋》故事
《萬選青錢》四卷,四川省夾江縣沉氏編。宣統(tǒng)二年(1910)翻刻。卷一《宣講圣諭規(guī)則》云:“怎奈如今的人,每多驚奇好異,厭故喜新,不得已才將世事人情善惡報應,真選之又選,故名《萬選》。如錢之為錢最重青錢,集而成卷,顏曰《萬選青錢》。其意淺,其詞俗,原為愚夫愚婦而講修身齊家之事,至德要道之情。若夫大雅君子,安取夫此?!逼渚砣渡徎ìF(xiàn)母》是根據(jù)《聊齋》故事編的案證。其實不是直接從《聊齋志異》卷十一《樂仲》引用的,而是從《緩步云梯集》卷一《蓮花現(xiàn)母》轉載的。
十、《福海無辺》與《聊齋》故事
《福海無辺》四卷,民國元年(1912)初版,上海江東書局石印本。各卷頭有兩三張圖版。案證二十五篇。無序。采取《宣講大全》、《萬善歸一》、《宣講金針》、《救生船》、《保命金丹》、《福緣善果》、《化迷錄》、《廣化篇》等案證集。其卷四《冤中冤》是根據(jù)《聊齋》故事編的案證。
十一、 《宣講大成》與《聊齋》故事
《宣講大成》上下二函十六冊,按著“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德分類,民國二十二年(1933)吉林省扶余縣明善堂編輯出版。收錄一百六十篇案證。大部分是從別的案證集轉載的。白賁的序文云:“先王的神道設教,本是補助法律政令的。因為刑法僅懲于既犯,神權可禁于未發(fā)。所以古圣先賢都極重視此道,以正人心而衛(wèi)綱紀,并擬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則処世良方。這些訓話驟然聽到,似乎迂腐。但人們仮使都能做到,在本身便是一個完人,在國家便是一個好國民,在人群便是一個健全分子。人人如此克己安分,爭端就可減少許多,世界自會進于大同了?!憋@然有近代宣講書的風格。
其孝字巻二《孝媳化姑》、禮字巻二《賢母訓子》、義字巻三《大娘興家》、義字巻四《義俠除暴》、廉字巻六《從父美報》是根據(jù)《聊齋》故事編的案證。其實《孝媳化姑》是從《宣講集要》卷四、《從父美報》是從《緩步云梯集》卷二、《賢母訓子》是從《宣講醒世編》卷四、《義俠除暴》是從《宣講醒世編》卷三轉載的。
《大娘興家》是根據(jù)《聊齋志異》卷十《仇大娘》編的。山西臨晉縣,仇仲前室女兒大娘。魏明素恨仇家,誘引長子仇福賭博而讓他賣妻姜氏。大娘告官,取回仇家財產(chǎn)。《聊齋志異·仇大娘》云:“仇仲,晉人也。值大亂,為寇俘去。二子福、祿,俱幼。繼室邵氏,撫雙孤,遺業(yè)幸能溫飽?!薄袄锶宋好斫篇湥c仲家積不相能,事事思中傷?!薄拔撼藱C誘賭,”“福資既罄,”“因券妻代資,”“賺妻付之?!薄跋仁?,仲有前室女大娘,”“邵氏垂危,魏欲使招來而啟其爭?!薄皵?shù)日大娘果與少子至?!薄按竽锫首痈翱ぴA之,郡守最惡賭博,”“判令知縣追田給主。”
十二、結論
明清時代的“宣講圣諭”,初期“宣講”了皇帝的《圣諭》,到了清末“宣講”了說唱形式的“案證”。這因為民眾需要“寓教于樂”,喜歡聽他們親近的說唱故事。
1980年胡世瑩介紹的《躋春臺》四十篇(光緒二十五年,1899),也不是“擬話本”而是說唱形式的“案證”,作品里面人物唱七字句或十字句的長篇通俗方言歌詞。這作品引用了《聊齋志異》卷一《新郎》和卷七《小翠》。但宣講書《躋春臺》收錄的“案證”,改編了原作而表現(xiàn)了“因果報應”的主題?!读凝S志異·新郎》沒有說新郎失蹤的原因,而《躋春臺·失新郎》說新郎失蹤的原因在他父親的殺生,它的主題是“勸誡殺生”?!读凝S志異·小翠》 只說新婦父親憂慮女兒以后無偶而要女兒再嫁,而《躋春臺·失新郎》改編了《聊齋志異·小翠》故事,寫出了好色的人做了缺德的事而遭到報應的故事,它的主題是“勸誡好色”?!皠裾]殺生”這條教諭,雖然不見于皇帝的《圣諭六訓》和《圣諭十六條》里面,但見于神明的圣諭里面。例如《武圣帝君十二戒規(guī)》第十戒云:“食牛犬鰍鱔等肉。并好食山禽水族洋煙者同罪?!薄皠裾]好色”這教諭,也不見于皇帝的“圣諭”里面,而見于神明的“圣諭”里面。例如《文昌帝君蕉窗十則》第一則云:“戒淫行”。清末宣講的主體從官署移到善堂,所以勸善的概念也擴大?!缎v集要》等民間宣講書,卷首有《宣講圣諭規(guī)則》。這里首先由宣講生讀誦皇帝的《圣諭》,繼續(xù)讀誦上述民間神明的“圣諭”?!盾Q春臺·失新郎》的“勸誡殺生”“勸誡好色”的主題,原來和這神明的“圣諭”一致的?!盾Q春臺·南山井》的主題是“勸誡酒色”,所以設置了原作《聊齋志異·折獄》設有好色蕩財而被殺死、酒后戲言而坐牢吃苦的報應情節(jié)。
《宣講寶銘》是山東的宣講本子,編者引用了筆記小說作品,其中四篇引用了《聊齋》故事。《聽信妻言》的主題是:“尊敬長上”(《六諭》)、“敦孝弟以重人倫” (《圣諭十六條》)、“戒侮慢兄長,兄不友愛弟者同罪?!保ā段涫サ劬湟?guī)》第二戒)?!堵犘牌扪浴访枋隽私趟舸笊滩唤o二商糧食的尹氏最后受到報應“暴病而死?!倍鳌读凝S志異·二商》只說“大商婦病死?!?/p>
《宣講集要·無福受》改編了《聊齋志異·姊妹易嫁》故事,描述長女嫌貧,后來逼死了富家的丈夫,自己死于道旁的報應?!洞髨F圓》描述虐待前妻兒子的繼母得了腫病而死,而原作《聊齋志異·張誠》只說誠母死?!镀圬氋€眼》重視民間信仰:呂祖送金,幫貧婿游學,而原作《聊齋志異·胡四娘》里高官出現(xiàn)幫他應舉。原作強調(diào)四娘的義氣,描述她拯救二郎的危難,但《欺貧賭眼》刪去這些描述。
《宣講醒世編》據(jù)《圣諭六訓》分類案證,《義俠除暴》的主題是《和睦鄉(xiāng)里》,引用了《聊齋志異·崔猛》故事?!顿t母訓子》的主題是《教訓子孫》,引用了《聊齋志異·細柳》故事。
《緩步云梯集》案證下附記主題。例如:《蓮花現(xiàn)母》下附記“富兒孝”,《紫薇窖》下附記“一順一逆”,《冤中冤》下附記“好淫惡報”?!渡徎ìF(xiàn)母》下附記引用了“富兒孝”, 《紫薇窖》下附記“一順一逆”,《姊妹易嫁》下附記“嫌夫”,《冤中冤》下附記“好淫惡報”?!渡徎ìF(xiàn)母》改編了《聊齋志異·樂仲》故事成為行善得福的故事,添加了無花果滴水、亡母治子病;樂仲的施與是與亡母作功德的行為;樂仲娶朝南海同路的女子,阿辛是她的兒子;樂仲賜阿辛隱語幫助審判等情節(jié)?!对┲性返闹黝}是“好淫惡報”,它引用了《聊齋志異·胭脂》故事?!峨僦饭适轮?,對戶“閨中談友”王氏的騷性感染胭脂的性格變成輕浮,這情節(jié)不適合宣講的主旨,所以改編了情節(jié)。
《宣講匯編·孝虎祠》引用了《聊齋志異·趙城虎》,主題是“孝順父母”?!蹲鹦謸嶂丁芬昧恕读凝S志異·二商》,主題是“尊敬長上”。只改了結尾,不仁的大商婦受到報應,“患風癱,慘叫而死”。
《勧善録》是后期的宣講書,轉載了《宣講集要》等前面的本子收錄的案證。這樣的情況比較多?!缎v大全·孝化悍婆》轉載了《宣講摘要》的案證?!度f選青錢·蓮花現(xiàn)母》轉載了《緩步云梯集》的案證?!陡:o辺·冤中冤》注記“采取《福緣善果》”的案證?!缎v大成》的《孝媳化姑》、《賢母訓子》、《義俠除暴》、《從父美報》轉載了《宣講集要》、《緩步云梯集》、《宣講醒世編》的案證?!洞竽锱d家》是據(jù)《聊齋志異·仇大娘》編的案證。
《聊齋志異》是代表性的傳統(tǒng)小說,通過種種的媒體來傳播到全世界。筆者在這論文中介紹了“宣講圣諭”引用的《聊齋》故事。《聊齋》故事原來有勸善懲惡的主旨吸引聽眾,但“宣講圣諭”還有強烈的因果報應思想,所以需要改編原作的情節(jié),重新改了面貌讓它出現(xiàn)在聽眾面前了。
(責任編輯:陳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