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稱是具有跨語言共性的語法范疇。對于名詞小稱來說,客觀小稱和主觀小稱是不同的類別,有必要進(jìn)行區(qū)分。本文調(diào)查并展示了桃源方言名詞客觀小稱和主觀小稱的具體情況,并對各小稱形式在不同語義范疇的分布情況進(jìn)行了分析對比,推測了桃源方言各小稱形式的先后發(fā)展過程。
關(guān)鍵詞:桃源方言 主觀小稱 客觀小稱 弱化
一、名詞客觀小稱和主觀小稱的區(qū)別
劉丹青[1]指出:小稱是一個(gè)見于眾多語言的形態(tài)范疇,在漢語各方言中更是屬于顯赫范疇。由于名詞性小稱是最典型的小稱類型,歷來學(xué)界對小稱的研究重心也放在了名詞領(lǐng)域。名詞小稱的功能是“指小表愛”,其中“指小”的意思是指稱形體較小的事物,“指愛”多是從指小附帶出來的①。名詞的小稱可以分兩類:客觀小稱和主觀小稱。
客觀小稱標(biāo)示客觀小量,指稱的是同一類事物中具有客觀小量者。加了客觀小稱形式后的小稱式和基式在客觀量上是不同的。假設(shè)基式為“X”,客觀小稱形式為“兒”,小稱式和基式的客觀量關(guān)系為“X兒=小X”,即“X兒”的客觀量等于“X”類別中小量者的客觀量。所以“X兒”表示的就是“小X”,如“刀兒”指“小刀”。由“正常尺寸與小稱形成對立”(Greenberg[2];石毓智[3]),得知客觀小量的對立面是正常量,如客觀小稱“刀兒”的對立面是往往表示正常量的類稱“刀”。②將類稱作為小稱的對立面的還有沈明[4]。
主觀小稱標(biāo)示主觀小量,指稱的是具有主觀小量的同一事物。加了主觀小稱形式后的小稱式和基式比,其客觀量是沒有變化的。假設(shè)基式為“X”,主觀小稱形式為“兒”,小稱式和基式的客觀量關(guān)系為“X兒=X”,即“X兒”的客觀量等于“X”類別中的正常量者的客觀量,所以“X兒”表示的就是“X”。如北京話“你呀,就是嘴兒甜”中的“嘴兒”是主觀小稱,“兒”體現(xiàn)的是主觀上“小”的評價(jià)和喜愛情感,與“你嘴里就沒幾句真話”中的“嘴”指的是同一事物,客觀量上沒有大小之分?!白靸骸睆目陀^量層面來說,是類稱而不是小稱。主觀小稱即是具有主觀小量的類稱。
二、桃源方言的客觀小稱
桃源位于常德市的西南部,桃源方言屬于西南官話之湘北官話小片,該方言點(diǎn)擁有比較豐富的小稱形式。
小稱通過一定的語法形式來表現(xiàn)語法功能。桃源方言客觀小稱形式共6種:“重疊+兒”“?。▍f(xié)同表?。?重疊X+兒”“兒”“?。▍f(xié)同表小)+X+兒”“兒嘚”“嘚”。關(guān)于“協(xié)同表小”的“小”,在相關(guān)結(jié)構(gòu)中,“小”所起的是協(xié)同作用,表客觀“小”的功能主要還是后面的小稱形式承擔(dān)的。因?yàn)?,結(jié)構(gòu)中的“小”不能換為“大”。之所以要加上“小”,可能因?yàn)樵摻Y(jié)構(gòu)中小稱形式表客觀小功能已經(jīng)稍有弱化,加“小”是一種“強(qiáng)化”③手段。另外,我們并未列出桃源方言中表“小兒”義的一些小稱,如“孫兒嘚”“孫兒”等,因?yàn)榇藭r(shí)“兒嘚”“兒”的實(shí)義性比較強(qiáng),可能不宜算作語法形式。
說明:下文中,右下角的小字為詞條釋義,下劃線代表該字為同音字寫法。
(一)重疊+兒
1.有生命
(1)動物:鵝鵝兒小鵝
(2)植物:篾片片兒薄的篾片
(3)身體部位:尾巴巴兒短尾巴|巴掌心心兒正手心
2.無生命
(1)日常器具:柜柜兒小柜子|鏡鏡兒小鏡子|箱箱兒小箱子|繩繩兒細(xì)繩兒|盆盆兒小盆,如飯盆|燈燈兒特指煤油燈|(茶)缸缸兒茶杯
(2)飲食事物:餅餅兒小餅
(3)天文地理:麻雨雨兒小雨|溝溝兒小水溝|潰潰兒小坑
(4)地點(diǎn):邊邊(上)最邊緣|心心兒最中心|角角兒角落
(二)小(協(xié)同表?。?重疊“X”+兒
1.有生命
(1)植物:小樹樹兒|小葉葉兒|小竹竹兒|小蘋果果兒|小花花兒|小菌菌兒小菌子
(2)身體部位:小鼻鼻兒|小手手兒|小手背背兒|小辮辮兒|小爪爪兒小爪子
2.無生命
(1)日常器具:小剪刀刀兒|小窗戶戶兒|小篩篩兒|小傘傘兒
(2)天文地理:小山山兒
(三)兒:刀兒文具小刀|臉盆兒
(四)?。▍f(xié)同表小)+“X”+兒:小魚兒
(五)兒嘚:牛兒嘚小牛|狗兒嘚小狗|雞兒嘚小雞
(六)嘚:鬼蛋嘚非常小的雞蛋
三、桃源方言的主觀小稱
桃源方言的主觀量層面物量小稱的形式共有6種形式:僅重疊、“重疊+兒”“兒”“兒嘚”“嘚”“子”。
(一)僅重疊:爸爸父親、岳父、公公|爹爹父親、岳父、公公|牙牙姑媽|幺幺姑媽
(二)重疊+兒
1.有生命
(1)動物:蛐蛐兒|夜夜兒螢火蟲
(2)植物:蘿卜絲絲兒很細(xì)的蘿卜絲|樹巔巔兒樹梢|藤藤兒|花苞苞兒|花瓣瓣兒
(3)身體部位:酒癟癟兒酒窩|眼睛圈圈兒|眼睛皮皮兒|手拐拐兒手肘|指膜兒旮旮兒指縫|腳拐拐兒腳踝|腳尖尖兒|腳跟跟兒|腳印印兒|寒毛毛兒|疤疤兒疤
2.無生命
(1)日常器具:枕頭筒筒兒枕套|梳梳兒|鍋鍋兒|杯杯兒|酒杯杯兒|碟碟兒|瓢瓢兒飯勺、湯勺|盤盤兒|酒壺壺兒|壇壇兒|罐罐兒|瓶瓶兒|蓋蓋兒|抵抵兒頂針兒|雞毛刷刷兒|盒盒兒|門栓栓兒|鋸鋸兒|耙耙兒|釘錘錘兒|鏟鏟兒|本本兒|磴磴兒臺階|嘴嘴兒嘴形或相關(guān)作用的東西|腿腿兒腿形狀或相關(guān)作用的東西|藥罐罐兒
(2)衣服穿戴:褲筒筒兒|袋袋兒包、袋|扣磨兒眼眼兒扣眼|鞋帶帶兒
(3)飲食事物:肉末末兒|蛋蛋兒|煙絲絲兒|腳腳兒沖泡擂茶的末狀物|米米兒仁兒
(4)天文地理:星星兒|巷巷兒巷子
(5)地點(diǎn):頂頂兒頂|碗豆豆兒碗底|鍋豆豆兒鍋底
(6)其他:星星兒星狀的事物|粉粉兒粉狀的事物
(三)兒
1.有生命
(1)人④:佬兒弟弟|姨兒小姨媽|老頭兒父親、老頭、老伴|六指拇兒六指的人|兩老兒兩口子|楊妹兒|慧兒|菊兒|蘭兒|芳兒|華兒|軍兒|勇兒|強(qiáng)兒|沐兒|國兒|仁兒|紅兒|貴兒
(2)動物:貓兒|鳥兒|八哥兒|麻雀兒|燕子兒|兔兒|螳螂兒
(3)植物:綠豆兒|豌豆兒|蠶豆|蘿卜絲兒|樹秧兒|麥李兒|棗兒
(4)身體部位:眼睛珠兒|眼睛皮兒|嘴巴皮兒|手指膜兒手指|鲇包肚兒腿肚子|肚臍兒
2.無生命
(1)日常器具:桌兒|杯兒|酒杯兒|挑兒|筷兒|桶兒|抵針兒|窗戶兒
(2)衣服穿戴:棉滾身兒|褂兒|扣磨兒扣子|帽兒|皮帽兒|麥草帽兒|草帽兒|圍衣兒圍裙|眼鏡兒
(3)飲食事物:餃兒|湯圓兒|豆腐腦兒
(四)兒嘚:羊兒嘚羊|豬兒嘚豬|丫鵲兒嘚喜鵲|鳥兒嘚鳥兒|鍋兒嘚鍋
(五)嘚
1.有生命
(1)人:姨姐嘚姨姐|老倌嘚父親、老伴、老頭|老媽嘚母親、老伴、老太婆|肥坨嘚胖子|干筋嘚瘦子|駝嘚駝子|癲嘚癲子|矮嘚矮子|癱嘚癱子|嘚瘸子|聾嘚聾子|啞巴(嘚)|剪巴(嘚)結(jié)巴|瞎嘚瞎子|麻嘚麻子|左撇嘚左撇子|告花嘚乞丐|賊古嘚賊|肚婆嘚孕婦
(2)動物:狗嘚|鴨嘚|野鴨嘚|鴿嘚|斑雞嘚斑鳩|猴嘚|老鼠嘚|臭臉嘚蚯蚓|螞米嘚螞蟻|糖蜂嘚蜜蜂|王蜂嘚王蜂|撲哇嘚蛾子|牛蚊嘚牛蚊子|飯蚊嘚蒼蠅|蚊嘚蚊子
(3)植物:麥嘚|稗嘚稗子|葉殼嘚秕子|茄嘚|瓠嘚|梨嘚|麥李嘚李子|柚嘚|柑嘚|花苞嘚|菌嘚
(4)身體部位:臉包嘚|舌嘚|手膀嘚|倒拐嘚|手拐嘚|手爪嘚|腿竿嘚|腸嘚|寒毛嘚|爪嘚|痱子嘚|疤嘚
2.無生命
(1)日常器具:椅嘚|帳嘚|簟嘚席子|枕頭筒嘚枕套|鏡嘚|飯瓢嘚|壇嘚|罐嘚|砧板嘚|繩嘚|袱嘚毛巾|抵針嘚抵針|錐嘚|扇嘚|棍嘚|門栓嘚|鋸嘚|鋸末嘚|鑿嘚|耙嘚|釘嘚|篩嘚|釘錘嘚|磨嘚石磨|藥罐嘚|本嘚本子狀的物品
(2)衣服穿戴:褲筒嘚褲腿|襪嘚|(尿)片嘚尿片|手袱嘚手帕|開花嘚傘
(3)飲食事物:粽嘚|餅嘚餅干|茶葉嘚
(4)其他:火星嘚火星兒|眼雨星嘚眼淚星兒|方嘚棺材|腳嘚水中的渾濁物
(六)子
1.有生命
(1)人:老倌子父親、老伴、老頭|老媽子母親、老伴、老太婆|胖子|駝子|癲子|左撇子|二流子流氓|痞子流氓|楊妹子|慧妹子|菊妹子|蘭妹子|芳妹子|紅妹子
(2)動物:鴨子|燕子|獅子
(3)植物:瓠子|竹子|梨子
(4)身體部位:鼻子|胡子|膀子胳膊|肚子|小肚子|辮子
2.無生命
(1)日常器具:桌子|屜子|椅子|帳子|毯子|簟子竹席|箱子|碟子|筷子|瓶子|針鼻子針眼|扇子|盒子|梯子|鋸子|鑿子|磨子石磨
(2)衣服穿戴:袖子|裙子|褲子|襪子|帽子
(3)飲食:粽子|包子
(4)地點(diǎn):何子哪兒
四、桃源方言主觀小稱和客觀小稱形式匯總分析
(一)桃源方言各客觀小稱形式的分析
我們將從搭配語義范疇、例詞數(shù)量兩個(gè)方面對客觀小稱幾種小稱形式進(jìn)行分析對比:
(1)搭配語義范疇:“重疊+兒”適用的范疇也是較多的,有生命到無生命,從動物、植物、身體部位,到日常器具、飲食事物、天文地理、地點(diǎn);“小(協(xié)同表?。?重疊X+兒”適用的范疇相比“重疊+兒”稍少,從有生命到無生命,從植物、身體部位,到日常器具、天文地理。其余幾種小稱形式適用的范疇非常有限。
(2)數(shù)量:總的說來,“重疊+兒”與“小(協(xié)同表?。?重疊X+兒”形式的名詞數(shù)量最多,其余四種形式名詞的數(shù)量都很少⑤。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客觀小稱領(lǐng)域,“重疊+兒”與“?。▍f(xié)同表小)+重疊X+兒”是主要小稱形式,其余四種形式不是主要小稱形式。
(二)桃源方言各主觀小稱形式的分析
我們將從搭配語義范疇、例詞數(shù)量兩個(gè)方面對主觀小稱幾種小稱形式進(jìn)行分析對比:
(1)搭配語義范疇:“重疊+兒”“兒”“嘚”“子”適用的范疇都比較多,從有生命到無生命,有生命類別中,“兒”“嘚”“子”適用于全部范疇,“重疊+兒”僅不應(yīng)用于人范疇;無生命類別中,“重疊+兒”適用于全部范疇,“兒”“嘚”“子”形式在天文地理范疇內(nèi)少見,“嘚”不應(yīng)用于地點(diǎn)范疇?!皟簢N”僅適用于動物和日常器具范疇,僅幾例。僅重疊僅用于親屬稱謂(人范疇)。
(2)數(shù)量:總的說來,“嘚”形式名詞數(shù)量最多,“重疊+兒”與“兒”次之,“子”再次之,“兒嘚”最少。
人語義范疇中,出現(xiàn)了僅重疊,“兒”“嘚”“子”形式。其中“嘚”“兒”形式名詞較多,“子”相對稍少。僅重疊僅幾例。
動物語義范疇中,出現(xiàn)了“重疊+兒”“兒”“兒嘚”“嘚”“子”形式。其中“嘚”形式名詞最多,“兒”形式名詞次之,“重疊+兒”形式名詞僅兩例,“子”形式名詞僅三例。“兒嘚”形式名詞僅四例。
植物語義范疇中,出現(xiàn)了“重疊+兒”“兒”“嘚”“子”形式。其中“嘚”形式名詞最多,“兒”形式和“重疊+兒”形式名詞數(shù)量相當(dāng),“子”形式名詞最少。
身體部位語義范疇中,出現(xiàn)了“重疊+兒”“兒”“嘚”“子”形式。其中“嘚”形式名詞最多,“重疊+兒”形式名詞數(shù)量較多,“兒”形式名詞數(shù)量次之,“子”形式名詞最少。
日常器具語義范疇中,出現(xiàn)了“重疊+兒”“兒”“兒嘚”“嘚”“子”形式。其中“重疊+兒”“嘚”形式名詞最多,“子”形式名詞次之,“兒”形式名詞較少,“兒嘚”形式名詞僅一例。
衣服穿戴語義范疇中,出現(xiàn)了“重疊+兒”“兒”“嘚”“子”形式。幾種形式名詞數(shù)量相當(dāng)。
飲食事物語義范疇中,出現(xiàn)了“重疊+兒”“兒”“嘚”“子”形式。但各形式名詞都比較少,僅幾例。
天文地理語義范疇中,僅有“重疊+兒”形式,例子僅兩例。
地點(diǎn)語義范疇中,出現(xiàn)了“重疊+兒”“兒”“子”形式,但例子都很少。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主觀小稱領(lǐng)域,“嘚”“兒”“重疊+兒”是主要小稱形式,“子”“兒嘚”、僅重疊是次要小稱形式。其中,“子”可能是后起的,多是受普通話或湘語影響而來,大部分都與“嘚”形式詞相對應(yīng)。
(三)關(guān)于桃源方言各小稱形式先后發(fā)展過程的推測
我們認(rèn)為,從歷時(shí)的角度看,每個(gè)小稱形式有著從表客觀小發(fā)展至表主觀?。ㄖ饔^小類稱)⑥的指小功能弱化過程,即在客觀量層面,有著從客觀小到類稱的弱化過程。趙元任[5]早在1968年描述普通話的“兒”時(shí)曾提到:“從語意上說來,指小詞尾‘兒,起初是‘小的意思,慢慢地說話人用來指他認(rèn)為小的東西,最后變成無義,只表示文法功能上的改變,而不一定改變原來詞根的意思?!狈矫穂6]也曾指出北京話兒化“客觀小——主觀小——中性量”的發(fā)展過程。
多個(gè)小稱形式的弱化也可能有先后之別。歷史上先出現(xiàn)的小稱形式應(yīng)該先弱化,弱化程度也更高,后出現(xiàn)的小稱形式后弱化,弱化程度相對較低。比如現(xiàn)代漢語來自古漢語,北京話中“子”“兒”名詞后綴在歷史上都曾表客觀小,到現(xiàn)在基本所有的“子”都已弱化,沒有客觀小作用了,“兒”仍有少部分保留客觀小作用(如球兒、盆兒),大部分也已弱化了。也就是說從整體上看,“子”已完成弱化,“兒”將完成弱化。弱化先后與小稱形式在歷史上出現(xiàn)的時(shí)間先后是一致的。
基于以上認(rèn)識和調(diào)查情況,我們認(rèn)為,桃源方言名詞各小稱的共時(shí)現(xiàn)實(shí)可以反映出這樣的歷時(shí)發(fā)展情況:“兒”“嘚”已快完成弱化過程,因?yàn)樗鼈冎饕δ苁潜碇饔^小,表客觀小的例子非常少?!爸丿B+兒”處于客觀小弱化至主觀小的過渡狀態(tài),因?yàn)椤爸丿B+兒”兼表客觀小和主觀小,且兩種功能的例子數(shù)量都比較多。“?。▍f(xié)同表?。?重疊X+兒”更證明了其客觀小功能的弱化趨勢。所以這幾種小稱形式發(fā)展先后過程應(yīng)該是:重疊+兒——兒、嘚(“兒”“嘚”先發(fā)展,“重疊+兒”后發(fā)展,“兒”“嘚”弱化的進(jìn)度較快,“重疊+兒”弱化的進(jìn)度次之)。
另外,“兒嘚”表客觀小和主觀小的例子都很少,可能曾經(jīng)是“兒”和“嘚”的強(qiáng)化過渡形式?!白印敝挥斜碇饔^小的例子,而且基本上都有“嘚”形式與之對應(yīng),應(yīng)該是受普通話和湘語中表主觀小類稱的“子”影響而來。
五、結(jié)語
本文區(qū)分了客觀小稱和主觀小稱,區(qū)分兩者的關(guān)鍵是加上小稱形式后與不加小稱形式時(shí)的所指對象在物理大小屬性方面是否有區(qū)別,即客觀量是否有區(qū)別。本文展現(xiàn)了桃源方言中非常豐富的名詞小稱形式,探尋了各小稱形式在客觀小稱和主觀小稱領(lǐng)域的具體表現(xiàn),分析了各小稱形式在不同語義范疇的分布情況,推測了桃源方言小稱形式的發(fā)展先后過程:重疊+兒——兒、嘚。
(本文是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xiàng)目“湘北官話語音研究”研究成果,[項(xiàng)目編號:CX2013B188]。)
注釋:
①更確切地說,“指愛”應(yīng)該表述為表“情感”,因?yàn)樾》Q形式不
僅帶來褒義情感,也會帶來貶義情感。
②人們說起類稱,首先想到的是其典型成員即正常量成員。又客觀
小量對立面是正常量,故小稱的對立面是類稱。
③關(guān)于“強(qiáng)化”概念,參見劉丹青《語法化中的更新、強(qiáng)化與疊
加》,語言研究,2001,(2):71-81.
④指人范疇中的小稱多表情感,或親近喜愛(如“慧兒”),或貶
低厭惡(如“矮嘚”)。但也有小稱形式在不同的詞中表愛又表惡的情況,如“慧妹子”“痞子”。
⑤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多與少的判斷是根據(jù)筆者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得出
的,調(diào)查內(nèi)容可能有不全面之處,但選取的詞的所指基本上都是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事物,而小稱正是多用在熟悉的事物上,所以這樣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還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⑥主觀小內(nèi)部可能分出不同的階段層次,最后階段可能是單純類稱
(也就是趙元任所說的“無義”、方梅所說的“中性量”),但是這個(gè)最后階段很難界定,因?yàn)槿詭в行》Q形式,多少帶有主觀小的印記。如王光全(參見《構(gòu)詞域與后綴“-子”的語義問題》,世界漢語教學(xué),2009年,第3期,第379-390頁.認(rèn)為現(xiàn)代漢語“子”仍具有表小的作用。所以,我們暫且還是將弱化的過程稱為客觀小——主觀小。
參考文獻(xiàn):
[1]劉丹青.方言語法調(diào)查研究的兩大任務(wù):語法庫藏與顯赫范疇
[J].方言,2013,(3):193-205.
[2]Greenberg J H.Universal of Language(Second edition)
[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66.
[3]石毓智.表現(xiàn)物體大小的語法形式的不對稱性——“小稱”的來
源、形式和功能[J].語言科學(xué),2005,(3):31-41.
[4]沈明.山西方言的小稱[J].方言,2003,(4):335-351.
[5]Chao Y R.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6]方梅.北京話兒化的形態(tài)句法功能[J].世界漢語教學(xué),2007,
(2):5-13.
(周婷 湖南長沙 湖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4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