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實現(xiàn)民心的交融,正是實現(xiàn)中國與世界深度交融的方式。
縱觀人類文明進程,古絲綢之路以其連接文明形態(tài)之多、跨越歷史時期之長而著稱于世。古代商隊的駝背上,不僅有絲綢和茶葉,還承載著文化和精神。出海遠航的船隊不僅僅跨越了遙遠的距離,更連接了不同區(qū)域、不同種族的民心?!耙粠б宦贰背h提出三年來,不僅僅暢通貿(mào)易、聯(lián)通設施,也溝通文化、凝聚民心。在世界各國不同文明融通交匯的今天,它搭建了了解彼此、走進彼此的橋梁。
“一帶一路”上的“中國白求恩”
“生病了快去找中國神醫(yī)!”這是巴基斯坦北部塔科特鎮(zhèn)居民常說的一句話。村民口中的“神醫(yī)”,其實是中國路橋公司巴基斯坦項目的隨隊醫(yī)生——有著20多年行醫(yī)經(jīng)驗的彭建國。在七年時間里,彭建國共醫(yī)治了上千位巴基斯坦患者,被譽為“一帶一路”上的“中國白求恩”。
作為一名海外項目的隨隊醫(yī)生,保障全體中國員工的健康已經(jīng)是一項重任。為工程所在地的巴基斯坦患者看病治療,更不在他的職責范圍內(nèi)?!暗牵迕駛兛释难凵褡屛覠o法無動于衷。”彭建國說,一開始是幾個當?shù)卮迕裨卺t(yī)務室附近徘徊,不時向里面張望,但是又猶豫不決,不敢邁進門來,后來其中一人終于鼓足勇氣站在門口說出了他們的請求。“他告訴我他是當?shù)貙W校的老師,村里有個孩子已經(jīng)高燒幾天,情況十分危急。我走出門去,看到一位抱著孩子的中年婦女眼里滿是淚水。出于醫(yī)生的本能,我讓她把孩子放在病床上,并立即為他做檢查。孩子是肺內(nèi)感染,輸液之后病情很快好轉?!迸斫▏f,后來,孩子的母親感激不盡,不時為他送來家里烹制的美味飯菜。
從此,“中國人開的大醫(yī)院里有神醫(yī)能治各種病”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在整個塔科特鎮(zhèn)流傳開來。由于巴基斯坦北部處于高寒地區(qū),經(jīng)濟落后,當?shù)卮迕衿毡樨毟F,醫(yī)療資源十分匱乏,那間由活動墻板搭建的30平方米的醫(yī)務室就成了他們心中的“大醫(yī)院”。醫(yī)術高超、救死扶傷的中國醫(yī)生成了當?shù)丶矣鲬魰缘拿餍?,彭建國無論走到哪里,都有村民熱情地和他打招呼。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在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海外項目給當?shù)厝藥サ牟粌H僅是高樓大廈、橋梁公路、機器廠房,還有就業(yè)機會、民生改善以及在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等各個領域的合作和支援。中國企業(yè)的“一帶一路”建設工程,送去的不僅是經(jīng)濟上的繁榮,更有像彭建國這樣的“中國白求恩”,與當?shù)厝嗣窠⒘诵呐c心的聯(lián)系。
中國父親的緬甸兒子
“我有兩個兒子,中國的兒子,是親生的;緬甸的兒子,是在緬甸工作時認的,他的名字叫覺山烏?!泵棵空劦竭@段往事,曾在中國石油集團東南亞管道有限公司木姐輸油氣管理處工作的石油工程師臧鐵軍都眼眶濕潤。臧鐵軍告訴本刊記者,覺山烏是項目部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司機,認真而且敬業(yè)。他的車永遠都擦得锃亮,成了其他緬籍司機的標桿。他對中國人非常友好,也格外注意中國乘客的安全。中國人在乘車時沒有系安全帶的習慣,他開車前總是用非常生硬的漢語說:“安全帶,安全帶。”提示所有乘車人一定系好安全帶。
“我經(jīng)常坐著他的車往來于緬甸的木姐與地泊、南坎之間。跑的次數(shù)多了,與他自然熟悉了,打心眼里喜歡上這個緬甸小伙子。”臧鐵軍對記者說,“交流中我得知他與我的兒子年齡相當,我與他的父親年齡相仿,于是私底下我們漸漸開始以父子相稱,這讓我的海外工程生涯變得溫馨而歡樂。雖然語言不通,但是我們漸漸有了交流的默契。他很喜歡學漢語,空閑的時候我就教他一些基本的漢語表達?!?/p>
臧鐵軍回憶說,在他離開緬甸的那一天,覺山烏一路追到機場,就為了把一個玉石穿成的項鏈送給他。“他用不太流利的漢語一直哭著說‘你走了,你走了,顯然是想努力表達為我送行的話語,卻又說不出來。當時那情景沒有任何語言能描述。我和我的緬甸兒子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我們的感情超越了國別和血緣。語言,沒有成為我們溝通的障礙;心靈,成為我們相互溝通的感應。這應該是自然界中人類表達感情最原始、最簡單、最質(zhì)樸的一種方式了?!?/p>
人心向善、人心向和,這依然是絲綢之路所承載的精神,永不過時。民心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是各項工作得以順利、深入、持久進行的根本保證,它所蘊含的影響力能夠跨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時間。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張國祚認為,“一帶一路”的核心是和平合作、互利共贏,要想共謀發(fā)展要靠文化的認同,要靠心靈的碰撞。“只有友誼是國與國、人與人交流永恒不變的主題,只有文化的碰撞才能讓心貼得越來越近?!?/p>
“我是義烏人”
早上9點,義烏這座位于浙江中部的小城市已經(jīng)進入高峰期。經(jīng)營文具和箱包的埃及商人薩米爾來到自己位于澤瓦貿(mào)易商行附近的辦公室,開始了平凡而又忙碌的一天。推開辦公室的門,墻壁上掛著傳統(tǒng)的伊斯蘭風格掛毯,茶幾上還鋪著一塊具有濃郁阿拉伯風情的桌布。到中國幾年來,薩米爾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先沏上一壺龍井茶——他用的這套繪有水墨山水的精制中式茶具是一位中國好友的贈禮,他非常喜愛。
多年來,薩米爾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節(jié)奏已經(jīng)變得和當?shù)厝艘粯?,他很喜歡說自己是個義烏人?!拔业闹袊笥颜f我‘除了長相,已經(jīng)和義烏人沒什么差別了?!彼χf。作為一名穆斯林,薩米爾在飲食方面更喜歡阿拉伯風味。但是,他在空閑時間最喜歡做的事情是看中國的影視劇。為了提升中文表達和聽力水平,他業(yè)余時間還參加了阿拉伯商人自發(fā)組織的中文培訓班。問起平時都看些什么中國劇,薩米爾甚至用中文說出了《瑯玡榜》,這讓記者著實吃驚。
作為常駐義烏的13000多位外商之一,薩米爾這種“中外合璧”的生活方式已經(jīng)司空見慣。今年7月,義烏市開始為外商發(fā)放首批義烏國際卡,持卡人享受義烏市民的同等待遇。這個消息讓薩米爾非常興奮:“我希望盡快拿到自己的卡,成為一個真正的義烏人?!?/p>
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人們被吸引而至,在中國各個城市落地扎根、安居樂業(yè),完全融入到中國這個對外開放的大家庭之中?!啊粠б宦凡皇峭庠椖?,而是共同發(fā)展項目,也是最有效地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關系的方式。”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更需要讓參與國、參與人有歸屬感,其意義并非僅僅是實體的基礎設施建設,而是在于不同國家的人之間如何互動。
中國與世界深度交融
“一帶一路”不是單純投入物資的項目,而是視不同國家的發(fā)展情況相互協(xié)商而設定合作內(nèi)容。積極促進合作國生產(chǎn)技術和科學技術變革,并以提升合作人員的建設能力為要務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經(jīng)濟增長,是“一帶一路”的宏愿之一,而讓各國人民共享和諧、安寧和富裕的生活,實現(xiàn)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進步才是“一帶一路”追求的終極目標。在這其中,實現(xiàn)民心的交融則是實現(xiàn)中國與世界深度交融的方式。
“要做到民心相通,必須把握沿線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訴求。從當前的政治和經(jīng)濟形勢來看,各國人民至少有三項共同利益訴求:追求和平,實現(xiàn)安居樂業(yè);尋求發(fā)展,增進人民福祉;交流合作,實現(xiàn)互利共贏。”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馮驥才表示,“和而不同應該是各國之間、各個文明之間溝通與交流最美好的境界?!?/p>
“建設‘一帶一路,不是大國崛起,是文明的共同復興。‘一帶一路的重要使命,就是通過‘三體——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塑造沿線國家的共同身份。從古代的絲路人到今天的‘一帶一路人,都是要超越國家與民族,著眼于整體身份的建構,從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敝袊嗣翊髮W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表示。
站在中國與世界命運的交匯點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深刻展現(xiàn)了時代價值與歷史深意——這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與經(jīng)濟外交的頂層設計,也是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主動作為。中國在向世界宣告:中國改革發(fā)展的追夢征程,同沿線國家渴望發(fā)展的進程,并行不悖、攜手共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充分尊重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訴求,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旗幟,努力構建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才能真正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實現(xiàn)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