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教研室 孔廣文
唐山市光明實驗小學 張琳亞
緊扣目標 有效訓練提升語用能力
——Days and Months教學建議
○唐山市教研室 孔廣文
唐山市光明實驗小學 張琳亞
·教師對單元教學目標的整體思考和把握,不僅要體現(xiàn)在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上,更要體現(xiàn)在學生有效學習策略的正確指導上。
義務教育教科書冀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已經(jīng)進行了幾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教師通過課堂實踐,一定能感受到新教材所帶來的教學方式的變化以及課堂效果的提升。四年級上冊Days and Months單元學習內容較多,語言學習較為復雜,難度相對較大。本單元學習主題不僅要鞏固練習星期,還要學習關于12個月份、第1至第12序數(shù)詞、重要節(jié)日以及描述天氣狀況的詞匯;同時學會表達日期、生日和描述天氣的句子結構“When is your birthday?及答語My birthday is October 10./ How’s the weather in July?及答語It’s sunny.”。教師要把握好單元目標定位,關注話題思考,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運用這些核心交際用語進行有意義的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用話題啟發(fā)思考”是教師做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一個要素。設計教學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欲望和需求,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感等聯(lián)系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具體地說,就是在學習某個話題時,要更多地關注學生最想說什么,最想知道什么。例如,在講授Lesson 11How’s the Weather today?時可以提出問題:What do you have in mind about“weather”?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知道的有關天氣的中、英文單詞,必要時點撥學生在談論“weather”時可以用到本課教材中沒有涉及到的表達方式,如I feel cold/hot.I like/I don’t like...講授天氣詞匯的時候,可以利用天氣預報,把天氣和穿衣等活動聯(lián)系起來,介紹“風衣和雨衣——wind coat,raincoat”,不僅可以活躍學習氣氛,還能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話題詞匯表”(見下表)。
話題weather直接詞匯sunny,snowy,windy,rainy,cloudy,haze...相關詞匯1.dress,T-shirt,shorts,pants... 2.fly a kite,do homework,close the windows...
每個話題學完以后,都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制作一個這樣的表來積累詞匯,也可以制作一個話題句子表來記錄如“How’s the weather?It’s...”一類的話題句子,或兩個表格合一。這種思考的習慣有利于使詞匯“話題化”,便于記憶和運用。
語言運用是具有一定創(chuàng)造意義的學習活動,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歸宿。我們都知道,一堂課的語言活動應該分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真實交際階段,即一堂課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語言交際活動都是真實的語言交際,它往往是設計一些開放式的問題來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來表達。第二大部分是偽交際和準交際的語言操練階段,它包括體現(xiàn)偽交際的Drills機械操練和準交際的文本意義操練。第三大部分是語言的真實交際階段,即語言運用。上面所提到的一些教學活動設計,有些是真實的語言交際,有些是準交際的語言活動,都屬于運用性練習。運用性練習需要有意義的引導,這就是設置語言情境。由于學生的生活范圍小,在很多時候需要設計準交際的“模擬實踐”活動。例如,在講授Lesson 11How’s the Weather today?時,可以讓學生小組談論What do you do on a windy day?/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a windy day?這就是真實的語言運用。為了提高練習質量,教師還可先以“用話題啟發(fā)思考”的方式復習學生所學過的動詞和短語,如fly a kite,do homework,close the windows等等。
語言操練是培養(yǎng)聽說讀寫語言技能的,是學習語言運用不可或缺的教學過程。這樣的訓練需要重復,但并不能都是機械重復,替換練習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適當多做一些這樣的操練,學生也不至于感到乏味。例如可以這樣練習(畫線部分就是替換的部分):
--How’s the weather today and how do you feel?
--It’s sunny and I feel hot.
總之,語言活動必須通過一些偽交際的Drills操練,接著過渡到準交際的文本訓練,最終實現(xiàn)真實交際的語言運用。
“用新舊內容比較聯(lián)系運用”指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內容。教師通過以舊引新展示本課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練習“新”知識過程中多用自己想到的、已經(jīng)學過的“舊”知識,豐富、充實自己的表達。例如,在講授Lesson 9When Is It?時,可以給學生一本日歷,讓他們圈出自己知道或喜歡的節(jié)日并表達出具體的日期,然后再教給學生節(jié)日的表達方法,在這種“新”與“舊”相互聯(lián)系、比較的練習中,學生把被動地接受新知的過程變成了自主學習的過程,運用起來也顯得輕松自如。
為了便于學生練習運用,可以從每課相關話題的標志性語句、語法等不同角度設計教學,提示學生聯(lián)想,啟發(fā)他們發(fā)現(xiàn)“新”與“舊”之間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提高運用水平。例如,在講授Lesson 11的No.4 Letters and sounds時,我們可以事先讓學生找出一些學過的帶有字母組合ir、ur、or、er的單詞,找到發(fā)音規(guī)則后學生自然就能讀出更多帶有這樣字母組合的單詞了。需要注意的是,本課中出現(xiàn)的三個字母組合ir、ur、or在示范詞匯中的發(fā)音是相同的,而er不同,切不可混淆。我們也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不斷積累發(fā)音規(guī)則的好習慣,以本課的字母發(fā)音教學為例:
字母組合ir ur or er示范單詞first,third,dirty,birthday,girl,bird,skirt,shirt... nurse,Thursday,fur,turn,hurt,purple... 1.work,word,world,worker... 2.shorts,horse,or,north,forty,order... 1.teacher, driver, dancer, weather,September... 2.her,person,clerk...
再如,在講授Lesson 10Rain and Sun時,就可以提示學生把自然現(xiàn)象的詞匯和表示天氣的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加以聯(lián)想并比較,如sun—sunny,cloud—cloudy等等,“用新舊內容比較聯(lián)系運用”的教學更加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本單元的Lesson 12Mr.Moon’s Birthday就是很好的閱讀材料,它將整個單元的內容整合在了一起,我們要很好地利用這篇故事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故事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里所說的“擴大閱讀”,是指增加與教材內容話題一致的“課內閱讀”,目的就是鞏固所學,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本單元故事教學中,教師可以編寫如下句子(3~5句)和文段(1~2個),供學生閱讀:
句子: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The weather is cold and snowy.
文段:It’s cold in January.Some boys don’t go out to play,but I do(=go out to play).I go out in the snow and make a snowman(=snow+man).It’s the first snowman I make.I like it very much.
上面的閱讀材料句子意思連貫,文段由多個短句組成,能說明一件事情,并且都貼近學生的生活。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如果學習每個話題以后都能堅持“擴大閱讀”,學生的收獲和我們的教學實效將是不言而喻的。
綜上所述,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日常教學只有和教材整體保持一致,加強其中的內在聯(lián)系,才能達成教材所預期的教學目標,才可以高質量地實現(xiàn)課程標準提出的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