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暉
(陜西師范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113)
?
甲骨文字文義新釋
王暉
(陜西師范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113)
甲骨文中有以下一字,在《甲骨文編》[1]及《新甲骨文編》[2]中均列為“附錄”之列,《摹釋總集》等都未釋其字。[3]
“球”字的造字原理與造字結(jié)構(gòu)與“求”一樣:
上面的中1、2、3、4中的“求”字,實際上是“裘”的初文,是一個“因聲附義”字。它是在“又”的這個聲符的基礎(chǔ)上再加上象征“裘毛”的形狀,來表示的一個音讀也有意符的特殊字。上面第五個字是在象形字“裘”字的內(nèi)面加聲符“又”組成的形聲字,這是一種注音字的造字法;第六、七個“裘”是從“衣”、“又”聲的形聲字;第八個是從“衣”、“求”聲的形聲字。從第六字到第八字的聲符既可以是“又”又可以是“求”的情況來看,“又”和“求”的讀音應(yīng)是完全相同的。
其字的用法如下:
乙亥……貞:令(命)球……求[4]示?十二月。 (《合集》14352)
貞:令(命)鳴以多方牟?
貞:令(命)射球于微? (《英國》528)
上述兩個例句的“球”都應(yīng)是用作名詞,在《合集》14352片中“球”應(yīng)是人名,作謂語動詞“令(命)”的賓語?!队?28片“令(命)射球于微”似乎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可解為“命令射球到微地去”,其中“射球”的“射”是官職之氏,“球”是人名;另一種可理解為“命令到微地以箭射球”,“球”被作為準(zhǔn)的來使用的,在這種情況下“球”就是用的本義了。
在殷墟甲骨文中有“富”字,其字作上“宀”,下“畐”,筆者在另一篇文章中層指出,甲骨文中“酉”和“畐”都是指新石器時代晚期用來盛酒的尖底瓶之狀,“酉”與“畐”也常有通用現(xiàn)象,在“畐”周圍還有許多小點,筆者認(rèn)為這就是“富”字。其字的寫法如下:
上面“富”字,在孫海波《甲骨文編》中列入附錄的未釋之字[1],劉釗等著《新甲骨文編》亦列入附錄[2]。初文之義是表示在地窖或地穴中放置著酒壇,周圍有許多小點,表示已經(jīng)有香氣四溢。這就是說,“富”字的本義與我們今天所使用“富”字的一般用義是相同的,表示“財富”、“富有”。在《合集》3254“……富多子?八月”與34393“其至,兄(祝)富”可能是作為本義“富有”使用的。
不過,在甲骨文中“富”作為本義使用的情況卻很少,絕大多數(shù)并非本義的用法。它常常出現(xiàn)在祭祀類卜辭之中,而且往往作為謂語動詞使用,后面帶的賓語是祭祀類動物或人牲。
貞戊……其富(副)羌,……卯三牢? (《合集》471,賓組)
……乍(作)富?小告。 (《合集》2273,)
……貞:……富(副)三牢,箙三?!?(《合集》15823,賓組)
□子卜,〔貞〕逬,富箙(副)一牛? (《合集》40547,賓組)
□戌……其富(副)羌,……二牢…… (《合集》25983,出組)
《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薄洞蠡臇|經(jīng)》又云:“海內(nèi)有兩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薄洞蠡奈鹘?jīng)》又云:“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p>
《山海經(jīng)》中有關(guān)女丑的記述,最值得關(guān)注的一是她的身份及其成為“女丑之尸”的原因,二是她的形象。
有關(guān)女丑的身份及其成為“女丑之尸”的原因,其實是不難解釋的,因為從《山海經(jīng)》的諸多描述中,可知她是女巫,女巫常常會成為大旱時節(jié)祈雨的犧牲品。袁珂《山海經(jīng)校注·海外西經(jīng)》對此作了很好的解釋:“然所謂‘炙殺’,疑乃暴巫之象,女丑疑即女巫也。古天旱求雨,有暴巫焚巫之舉?!墩摵狻っ黯А菲骸斂姽畷r,歲旱,繆公問縣子:“寡人欲暴巫,奚如?”’《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魯僖公——珂)欲焚巫尪?!瞧渥C矣。暴巫焚巫者,非暴巫焚巫也,乃以女巫飾為旱魃而暴之焚之以禳災(zāi)也,暴巫即暴魃也。女丑衣青(見《大荒西經(jīng)》),旱魃亦衣青(見《大荒北經(jīng)》),是女丑飾為旱魃而被暴也。下文‘(女丑)以右手鄣其面’及‘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語,均被暴而不勝其楚毒之象。及十日炙殺女丑,乃有‘堯使羿’或堯自身上射九日之舉也?!?/p>
袁珂先生關(guān)于《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等篇所說女丑的身份和角色的分析是對的,女丑為什么會成為“女丑之尸”,是因為女丑是女巫,女巫的角色就是半人半神,就如像《國語·楚語下》觀射父所說巫是那種“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圣能光遠(yuǎn)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的人物,能夠上下通神,是上天與下地之間相通的使者。所以在天大旱時通過“暴(曝)巫”甚至“焚巫”的手段,讓她(他)們上天告訴天神上帝民間的旱災(zāi)災(zāi)情,然后上天就可以降雨?!渡胶=?jīng)》中的女丑就是這樣以“暴巫”方式通神的犧牲品。
但是《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等篇所說“女丑有大蟹”的記述,自古以來的注疏卻是錯的。
《大荒東經(jīng)》云“女丑有大蟹”,郭璞注云“廣千里也”,意謂大蟹之寬竟有千里之廣。袁珂《山海經(jīng)校注·海外北經(jīng)》進(jìn)一步解釋《海外北經(jīng)》“大蟹在海中”說:“郭璞云:‘蓋千里之蟹也?!姘福骸洞蠡臇|經(jīng)》云:‘女丑有大蟹?!⒃疲骸畯V千里也?!创舜笮芬病!吨軙ね鯐菲疲骸j柎笮??!钻俗⒃疲骸K?,一蟹盈車。’此大蟹之見于先秦古籍者也。《玄中記》(原注:《古小說鉤沉》輯)云:‘天下之大物,北海之蟹,舉一螯能加于山,身故在水中?!队[》卷九四二 引《嶺南異物志》云:‘嘗有行海得洲渚,林木甚茂。乃維舟登岸,爨于水傍。半炊而林沒于水。遽斬其纜,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瘎t傳說演變,愈出而愈奇也?!?/p>
這種把“女丑有大蟹”解釋為女丑像真實生活中大蟹那樣有一對奇大無比,甚至大到千里之廣,筆者認(rèn)為這是完全歪曲了原文之義。我認(rèn)為,其實“女丑”之名應(yīng)是根據(jù)她自身的特征而命名的,如果了解了女丑之“丑”的本義便可知為什么說她有“大蟹”了。
但“丑”的本義在古籍中久已湮滅而不聞于世了,只是近現(xiàn)代因為甲骨金文的大量發(fā)現(xiàn)以及深入研究才重新被學(xué)者們挖掘出來。
《說文》丑部:“丑,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日加丑,亦舉手時也?!薄墩f文》解釋“丑”的形體說是“象手之形”,解釋其含義是用聲訓(xùn)“紐”來解釋,但只用一字來說解顯得語義難明。但從與許慎差不多同時代的一些古籍中的相似說法來看,就比較明確了。《漢書·律歷志上》所說“故孳萌于子,紐牙于丑……”以及《釋名·釋天》所說“丑,紐也。寒氣自曲紐也”的說法相同?!墩f文》用“紐”來解釋是說古人把十二支名與十二月相配,是說相當(dāng)于周歷的二月時天氣猶寒,但地氣上升,萬物扭曲而萌生幼芽??梢娫S慎與漢代學(xué)者的這些說法是把“丑”與用為十二月支名對應(yīng)起來進(jìn)行解說,是不可取的。
商周甲骨文、金文中有“丑”字,用的最多的是在干支之中。其字的寫法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像右手形但上有三撇的寫法,如下圖第1,2,3,4,5字所示:
123
456
另一種寫法是一豎上有一個不規(guī)則且不封口的四方形狀,如第六字所示。不過,我們從商代甲骨文中還不能清楚看出通過“丑”字字形反映出的本義來。但商周金文則不同,其寫法比甲骨文多,我們可以分出四類來看。
上面金文中第一類字字形與甲骨文中的第一種寫法相似,金文中第三類實際上與“又(同右手之“右”)”的寫法相同,第四類“丑”是另外一種表示法*筆者認(rèn)為下部為“手”上部為指甲之狀,是一個指事字。。只有第三類寫法是在“又”的基礎(chǔ)之上凸現(xiàn)了一個部分,關(guān)于“丑”字的本義,學(xué)術(shù)界有5種說法。一是葉玉森據(jù)《說文》謂“丑”字“象手之形。日加丑,亦舉手之時也”以及卜辭中“對”等字的形符或從“又”或從“丑”,則說其字“似即手指古文”,并說“丑”為支名專用后,“別造手字”[12]。其說后來為臺灣學(xué)者李孝定從之[13]。
二是郭沫若認(rèn)為甲骨文金文中的“丑”字是“此實象爪之形,當(dāng)是古爪字”[14]。其后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同意郭氏之說[15]。
三是朱駿聲《說文解字通訓(xùn)》孚部認(rèn)為“丑,即抙之古文”;楊樹達(dá)亦謂“丑”字“乃抙字之初文”,“抙”義為手械[16]。
四是李圃認(rèn)為“丑”字“從又(手)作屈指用力形”,“當(dāng)即今字扭之初文”[17]。
右附圖3-28 西周師克盨蓋銘“作丑(爪)牙”(《集成》4468)
通過甲骨金文了解了“丑”的本義,我們就可以進(jìn)一步探討《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中“女丑有大蟹”的含義了?!芭蟆贝蟾攀且云涮柖Q于世的,“丑”是指這位女巫的手指甲特長,就像大蟹一樣;而“大蟹”的兩對前肢和四對后肢具有鋒利的甲爪是其特征,以此來形容“女丑”也有長長而鋒利的指甲,所以就本義為“指甲”的“丑”來稱呼這一女巫。在我國先秦時期,人物的稱謂固然有以名或字稱呼的,如鯀、禹、啟、湯、桀、紂等;但也有以氏族之稱加號來稱呼的,如軒轅氏、周公、召公等;還有以稱號流行于世的,如后稷、后土等?!芭蟆笨赡芫褪沁@位女巫因其身體特征而命名的稱號。這位女巫手指甲特長,又如“大蟹”一般,故稱之為“女丑”。但自晉郭璞為《山海經(jīng)》作注把這位“女丑有大蟹”以實有動物大蟹來解釋,后來學(xué)者皆相沿襲,且越來與原意越遠(yuǎn)。
在信奉巫術(shù)的上古社會和原始落后的部族社會中,人們把修剪下來的指甲和頭發(fā)要特別保護(hù)起來,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為敵方或巫師所擁有[20]。在西方童話故事中女巫的形狀,常常是披著長長的頭發(fā)和尖尖長長的手指甲,也可能就是她們要刻意保護(hù)自己的頭發(fā)和指甲的緣故。我國古代對女巫的形狀還沒有多少特別的描述,不過從《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關(guān)于“女丑有大蟹”的描述,可能中西方古代社會中具有尖長手指甲這一點上是有共同的外形特征的。
[1]孫海波.甲骨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9.711.
[2]劉釗,洪飏,張新俊.新甲骨文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986.
[3]姚孝遂,肖丁主編.殷墟甲骨摹釋總集(簡稱《摹釋總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8.334、1061.
[6]于省吾.甲骨文字集釋·第4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6.3160.
[7]洪家義.令命的分化[A].古文字研究(第10輯)[C].北京:中華書局,1983.122.
[8]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M].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32.
[9]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征[M].北京:中華書局,1986.251.
[12]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M].上海:大東書局石印本,1933.34.
[13]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第14卷)[M].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1970.4336.
[14]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干[A].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1卷[C].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2.198.
[15]徐中舒.甲骨文字典[C].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3.1584.
[16]楊樹達(dá).積微居小學(xué)述林全編·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07.
[17]李圃.甲骨文選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0.
[18]高鴻縉.中國字例·第2篇·象形[M].臺灣:三民書局,2008.269-270.
[19]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第4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6.3593-3594.
[20][英]詹·喬·弗雷澤.金枝[M].徐育新等譯.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348-353.
[責(zé)任編輯:郭昱]
2016-05-16
王暉,男,陜西洋縣人,陜西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甲骨金文和先秦史研究。
K877.1
A
1001-0238(2016)03-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