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
摘 要:語文教學是一門充滿個人情感的生動性的課程教學,初中語文教學不僅是將優(yōu)秀文學作品相關知識教授給學生,更多的是借助初中語文課堂平臺進行師生之間的語文知識交流和語文學習心得感受分享。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和諧、民主的教學學習氛圍,教師應該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通過自己有感染力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初中語文課堂實踐中。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生動性
語文課堂是教師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課堂教學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所以如何強調和帶動發(fā)揮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成為現代初中語文教學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從初中語文教學的生動意義入手,綜合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生動性實現的對策。
一、生動的語文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化成長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語文理論知識,還要求關注和重視學生的技能、個人情感、價值觀念等多個方面的培養(yǎng)。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管理模式過于僵化,脫離了文學情感培養(yǎng)的基本要求,單一地將語文作為文字和書面語文積累的學科,不利于塑造人的個性發(fā)展,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應該關注和重視文學精神情感的傳遞,應該重視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文情懷以及未來理想追求的鼓舞。
二、生動的語文教學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生動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學生通過個人思考和感悟來獲得個人體會,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生動的語文教學屬于學生個人文學情感的內化過程,所以要求學生重視課堂活動設計的生動性,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讓初中語文課堂成為一個動態(tài)的交流和學習過程,可以綜合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組織開展不同類型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與樂趣。
三、生動的語文教學是讀寫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初中語文教學總結的一條最重要的經驗就是讀寫的結合,實現了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這也是實現生動教學課堂建立的重要基礎,通過朗讀來感受文字的情感表達,通過寫來鞏固自己對細節(jié)的理解,學生在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下總結對文章的理解,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總結寫作特征,轉變過去被動接受的語文學習狀態(tài)。學生可以通過反復閱讀和寫作來提升個人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文學理解能力,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四、初中語文教學生動性實現的對策
1.加強師生交流
傳統的語文教學學習強調以課堂和教師為重點,以教材內容為指導核心?,F階段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在逐步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豐富,課堂上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互動,避免教師課堂講解,學生單一聽講、記筆記的無交流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活動的安排和設置上多花心思,多設計生動有趣的、具有現實意義的語文問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2.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課堂教學應該使文學理論知識與趣味性相結合,需要教師有豐富的語文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不固守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師要調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通過幽默的語言和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語文課堂氛圍,生動有趣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一個幽默、睿智、文學素養(yǎng)較高,善于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語文教師可以感染課堂上的每位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課堂是自由發(fā)揮想象、自由交流個人感悟、表達個人情感的舞臺。
3.采取多類型的教學模式
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影視作品片段、圖像資料以及標本等來組織課堂語文學習活動,構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帶學生進入文學的情感世界中,陶冶情操,感受文學的巨大魅力。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表達個人學習語文的感受,在欣賞經典散文、詞曲、詩歌畫作中提升文學素養(yǎng),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朗讀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不同主人公的心理情感變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是教師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生動的語文課堂環(huán)境和課堂氛圍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語文理論知識,還要求關注和重視學生的技能、個人情感、價值觀念等多個方面的培養(yǎng)。通過研究和分析初中語文課堂的生動性,有利于充分發(fā)揮理論對教學實踐的指導和支持作用,帶動教育事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所以關注和重視生動的課堂氛圍的構建,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是每個語文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參考文獻:
[1]薛秀春.淺談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3(26):76.
[2]陳躍輝.論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生動性[J].成功(教育),2013(8):63.
[3]王林付.淺談以創(chuàng)新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成效提升[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1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