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摘 ? 要:以上?;鼞驗榻嵌葘鼞虻陌l(fā)展歷史做了深入的橫向分析,上海滑稽戲的發(fā)展也充分見證了藝術(shù)與時代變遷的相互發(fā)展歷程。
關(guān)鍵詞:滑稽戲;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J827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151-01
滑稽戲不是從農(nóng)業(yè)文化或官場文化中來,它一上臺就走上一個高臺階?!叭 钡难莩鲱}材內(nèi)容一開始就具有明顯的都市性特征。它往往是就近取材,迅速鋪演。城市中瞬息萬變、形形色色的生活細事,本身就可以成為有刺激有噱頭的素材,所以,滑稽戲從初創(chuàng)之始,就緊隨都市脈搏,表現(xiàn)市民風采,輕松活潑,把都市的現(xiàn)世相表演給市民看而農(nóng)民角色在滑稽戲里常常作為被嘲笑的形象。它漸漸為民眾喜聞樂見,成為“近人情、切事理”的新劇演出不可或缺的搞笑“澆頭”。盡管到后來滬上新劇陷于低谷,但趣劇卻一躍而起成為上海一支亮麗的“獨腳戲”(又作“獨角戲”)。
后來上海有了空中無線電,獨腳戲和搭檔戲(也稱獨腳戲)的靈活形式尤其適宜在電臺里廣泛傳播,滑稽戲就匯集以上海方言為主的江南江北方言、口技、繞口令、山歌民謠、南腔北調(diào),成為那時大都市中非?;钴S的海派文藝。有了西式劇場后,滑稽就登上劇場;上海有了大型游樂場,滑稽就出演游樂場;上海有了電影院,滑稽就拍成電影;上海有了唱片,滑稽隨即灌制唱片;上海有了無線電,滑稽就在電臺空中播出。從一人獨演的獨腳戲到增加配角兩人同場的滑稽小品,進而各派合場大會串,最后發(fā)展成多幕多場的大型喜劇?;鼞蛟谏虡I(yè)化的都市上海,先后應(yīng)時走上了“舞臺”、“銀幕”、“廣播”三個臺階。每到一處,都受到當時市民的欣賞,滑稽戲在上海和江南人民的生活中生下了根。
滑稽的第一要素是“笑”。它是給予聽眾觀眾輕松和快樂的藝術(shù)。
著名演員周柏春最擅長的演技,就是善于在各種場合自然流露不同模樣的笑,以此與臺下觀眾感情交流互動。他在電影《子夜》里出演某火柴廠老板,在工廠瀕臨倒閉又面臨工人罷工時,他選用那種難度頗高的“哭不出的笑”,可以把老板且騙且緩、無可奈何的心情最恰當?shù)乇憩F(xiàn)出來。而這‘哭不出的笑正是我最拿手的一笑,眼睛在哭,嘴巴在笑?!敝馨卮旱倪@種笑的形象,使觀眾一想起來就要笑。
因此文娛的第一目的是要強調(diào)開心。說說笑笑,勞乏頓消。尤其是在都市文明中,休閑需要加強了,人們工作為了生活,更注重調(diào)節(jié)工作和休息,強調(diào)身心寬松和藝術(shù)享受,以優(yōu)化生活,同時也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上海這個迅速形成的現(xiàn)代化環(huán)境中,滑稽戲曲會脫穎而出,成為一枝的老小皆愛的市民娛樂劇目。
滑稽戲的形式還有利于娛樂對象的互動參與。游戲的本質(zhì)是參與,而參與游戲的目的是共同娛樂?;鼞虻撵`活性建立在娛樂對象配合融和上,表演者在劇場中與觀眾當下交流互動。如果一個表演者感到觀眾都不在笑,他一定要急于想方設(shè)法使觀眾笑起來,否則這個戲就失敗了。所以演員須時時保持玩笑心態(tài),時時積累生活中的笑料,練就大量的“包袱”和“噱頭”隨時拋出,調(diào)動群眾笑容,而且還要駕馭好在不同的觀眾面前、在不同場合下調(diào)度快樂的“度”。因各異的觀眾情趣不一,同樣的噱頭會“爆不出”笑,或者“包袱”被特殊情況而“沖脫”。
所以,我們要振興滑稽戲,就要真正恢復(fù)和發(fā)揚其主要的娛樂功能,使那些捆綁觀念使命、寓樂于教的本末倒置的表演回歸到文藝的娛樂功能上來,使娛樂性中的主要元素如快感、輕松、休閑竹用充分展開,強調(diào)開心,滿足群眾的玩笑心理。
在上海,娛樂生活從來具有寬容、多元的傳統(tǒng),上海社會也匯集著全國各地的移民。滑稽戲一直堅持它的本土化的特征。在演出中,它以說上海話為主,配以廣納博采的上海和江南一帶的民間俗浯閭諺,因此具有地方生活情趣?;鼞?qū)⑦@種上海多元語言的生態(tài)中的有特色部分,提煉為滑稽笑料,編成喜劇性的情節(jié),具有獨特的幽默趣味。
好的滑稽劇,可以在嘲笑了丑陋,給丑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同時,使人類自身的弊端得到改正,使自己在精神上超越?!俺鲇谶@種動機而創(chuàng)造的喜劇之所以能令人發(fā)笑,與那種通過喜劇技巧在觀眾心理中引起的愉快之笑不同,它主要是因為可以給觀眾以倫理的滿足。倫理的滿足是心理鄙夷的必然結(jié)果?!币虼?,詼諧的獨白,丑化的動作,要表現(xiàn)的是對人生的嚴峻看法和態(tài)度。
上海滑稽過去經(jīng)歷了“舞臺――銀幕――電臺”三個發(fā)展階段,這都是與歷史上都市文化隨著演出天地的高科技開發(fā)同步前進的。當今,電視文化成為最時尚的群眾娛樂。滑稽劇與時俱進,在90年代各種戲劇曲藝陷入不景氣的低谷,還在前述三種形態(tài)中徘徊掙扎之時,它率先沖出束縛,以其活躍、緊追時尚的本性,適應(yīng)上海市民休閑娛樂的需要,創(chuàng)造了既繼承其傳統(tǒng)精華又符合世界文化潮流的新形式――“海派情景喜劇”,成功邁上了滑稽戲的第四個臺階――電視。
這是一個戲劇背時衰落的年代,這是一個最難突破的臺階?;鼞蛏狭穗娨暎⒄痉€(wěn)了腳跟,這意味著它已經(jīng)活了,接受了電視、網(wǎng)絡(luò)新時代的洗禮!
參考文獻:
[1]劉長海.論江南滑稽戲的當代意識[J].藝術(shù)百家,1989(04).
[2]董每戡.“滑稽戲”漫談[J].戲劇藝術(shù),19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