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
摘要:本文結合規(guī)范和圖集,分析了水平加腋梁配筋構造中難點,供學習人員參考。
關鍵詞:加腋梁;配筋構造
梁加腋有水平加腋和垂直加腋兩種,水平加腋即支座處增大粱截面寬度?!陡邔咏ㄖ炷两Y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第6.1.7條規(guī)定:“框架梁柱中心線宜重合。當梁、柱中心線不能重合時,在計算中應考慮偏心對梁柱節(jié)點核心區(qū)受力和構造的不利影響,以及梁荷載對柱子偏心的影響。梁柱中心線之間的偏心距,9度抗震設計時不應大于柱截面在該方向寬度的1/4,非抗震設計和6~8度抗震設計時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該方向寬度的1/4,如偏心距大于該方向柱寬的1/4,可采取增設梁的水平加腋等措施。設置水平加腋后,仍需考慮梁柱偏心的不利影響?!笨梢?,水平加腋是為了保證梁柱中心線不能重合時,梁偏心對梁柱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不利影響。相關試驗證明,梁端水平加腋能顯著提高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承載力、剛度、延性和能量耗散的能力:這主要是因為加腋降低了節(jié)點傳來的剪力偏心距,減小了扭轉效應,同時擴大了剪力傳遞范圍,使更大體積的核心區(qū)直接受剪。這兩個方面的作用改善了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應力分布不均勻狀態(tài),增加了核心區(qū)有效抗剪混凝土體積,最終加強了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抗震性能。
一、11G101-1圖集對水平加腋梁構造要求不明確之處
國標圖集11G101-1對框架梁加腋構造提出了要求:當梁設置水平加腋時,應在水平加腋內(nèi)設置上、下部斜縱筋,注寫在支座上部,上下部斜縱筋之間用“/”分隔,框架梁水平加腋構造見圖1。部分專業(yè)技術人員在學習圖集時,對圖中虛線把握不準,不知其表示何意。為此筆者查閱了相關規(guī)范、圖集,供讀者參考。
二、結論
現(xiàn)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對加腋梁鋼筋構造均未提出明確構造要求,為此,作者查閱了12G901-1。12G901-1對水平加腋梁構造要求見圖2,同樣是對水平加腋梁構造要求,兩本圖集表示方法明顯不同。筆者總結兩本圖集關于加腋梁鋼筋構造主要有以下兩個不同點:1.11G101-1每個腋畫了2根加腋鋼筋,一根用粗實線表示,一根用粗虛線表示,12G901-1每個腋畫了1根鋼筋,用粗實線表示;2. 11G101-1中間支座柱兩側加腋筋整根設置;12G901-1中間支座兩側加腋筋分開設置。兩本圖集結合起來不難理解,11G101-1中,虛線加腋筋可能有也可能沒有,與腋尺寸有關,如腋尺寸較大,需要有設計人員添加加腋筋。另外,根據(jù)12G901-1規(guī)定,中間支座加腋筋可以分開也可以整根設置,如分開,只需滿足各自錨固長度即可。由此可見,兩本圖集對水平加腋筋描述均不全面。
另外,技術人員還應注意,水平加腋處箍筋應采用復合箍筋,同時需要設置側面構造縱筋。當梁平法施工圖中,水平加腋部位配筋設計未給出時,其粱腋上下部斜縱筋分別同梁內(nèi)上下部縱筋,水平間距不宜大于200。
三、結語
以上是筆者對水平加腋梁鋼筋構造的幾點思考,供學習人員參考。
參考文獻:
[1]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2] 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3] 11G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
[4] 12G901-1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guī)則與構造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