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時敏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jié)奏同檢,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遺弟子。
——曹丕《典論·論文》
文章中的氣可以切實感受到,它可以通過一定的因素呈現(xiàn)出來。這些因素在現(xiàn)代文中我理解為“三股氣”:一股是敘事脈絡(luò)清晰之氣;一股是情感涌動之氣;還有一股是個性化語言表達之氣。
現(xiàn)以丁立梅的《水沉為骨玉為肌》這篇散文具體分析如下:
我們先來看這篇文章的敘事脈絡(luò)之氣,這些句子如下:①街上的花店里,有水仙球賣的時候,我買了兩個。②家里有兩只很漂亮的水仙花盆,田螺的形狀。③看水仙在“田螺”的背上生長,是件十分有趣的事。④我數(shù)了數(shù),一盆里有花苞苞四個,一盆里有五個。⑤這之后的一天,我晚下班,剛剛推開家門,冷不防的,就被馨香抱了個滿懷。⑥看過有關(guān)水仙的西方傳說,說水仙是由一孤芳自賞的少年變的。⑦然水仙又不單單在水里面才能生長。⑧回家,半信半疑地,把開過的水仙,埋到屋角后。前面五句完全是一氣呵成:水仙球——水仙花盆——水仙在水仙花盆里生長——水仙開花了——馨香。文章至此可謂是直直地吹了一口長氣,吹到這里如果完了,那是沒有韻味的,氣息需要回環(huán)慢慢吐出。所以作者開始吸氣,從一個傳說到水仙不單單在水里生長再到屋角生長,賦予了水仙更加豐富的內(nèi)容,這股敘事之氣才顯得更加意蘊豐厚。
其次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的情感涌動之氣,這些句子如下:①我便認定了這兩只花盆也是古董,遠古的氣息,穿云破霧而來。②生命的成長,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讓人驚嘆。③凝視的眼神便一醉再醉,索性把它捧至床頭,睡里夢里,便都是它的香了。④我喜歡這個傳說,少年終于圓了他的夢了,從此,他的美將與水共存。⑤半信半疑,我埋水仙在屋角,我淡忘了這樣的事,不經(jīng)意間,水仙長成一個窈窕的大姑娘了。我們來看看這股情感是如何涌動的:古董的花盆,散發(fā)遠古的氣息,栽培上水仙生長很有趣?!拔摇庇^察到成長,讓人驚嘆。“我”喜歡至極,捧到床頭,夢里也是它。自然想到傳說,一個少年幻化而成,那就更讓人癡迷了。水里的水仙居然能在土里生長,那更是“我”的意外之喜了。這股情感的涌動是那么自然而然地融入她的敘述描寫中。有的是單獨的句子,有的是在描寫中。情隨事動,感由文生,步步升溫,句句含情,天衣無縫。
最后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的語言。丁立梅的散文語言特點我歸納如下:句式是短句,靈動富有變化,語言是樸實中透出詩意和文采。例如“它是什么時候打苞苞的呢?不知。”本來句式是“不知道它什么時候打苞苞呢?”“回家,半信半疑地,把開過的水仙,埋到了屋角后。”本來可以是一個長句“我回家半信半疑地把開過的水仙埋到了屋角后”?!皩と?,屋角處,不知何時,水仙已婷婷”。這些短句非常靈動并且在靈動中富有變化,使得整篇文章的語言像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古怪精靈,逗人喜歡。另外她的語言還在樸實中透出詩意和文采。我們來看看這些句子:“它們起初不過綠豆兒大小,像極了愛玩迷藏的孩子,躲在葉下,躲過我們的視線,一個人低了頭在那兒吃吃笑。”“綠豆兒大小”樸實吧,比作了孩子,還在那里吃吃地笑,用了比喻、擬人,可謂文采四溢?!盎ǘ鋬壕o挨著花朵,氣息甜美,它們粉著一張小臉蛋,翠衣翠裙,于凌波之上曼妙”。這個句子用了擬人,“凌波”“曼妙”這些詞語也更有靈氣?!拔业哪X海中不由得跳出黃庭堅寫它的詩句: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边@里直接引用了詩句。還有一些詞語用得很是精妙,很有詩意。比如:一泓清水,一汪淡綠,綠豆兒,一點一點。這些樸實中透出詩意和文采的語言似乎為這個精力充沛的小姑娘穿上了得體的衣衫,她的古怪精靈透出了可愛和親切,讓我們很想抱抱她呢。
誦讀現(xiàn)代美文,唯有把握了這三股氣,方可走進文本,領(lǐng)悟其主旨。這使我想起了陶淵明的讀書法——“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里的會意,應(yīng)該是讀到這三股氣,就不太刻意在一字一句上探究了。
建安文人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氣”多表現(xiàn)為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及情感力度。如曹丕《大墻上蒿行》:“感心動耳,蕩氣回腸”;曹植《鰕鱔篇》云:“猛氣縱橫浮”;劉楨《射鳶》:“意氣凌神仙”。
我們讀到了作者之氣,繼而打通自己的吸氣通道,吸進作者之氣,久而久之,方能形成自己之文氣?!案褂性姇鴼庾匀A”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附:
水沉為骨玉為肌
丁立梅
街上的花店里,有水仙球賣的時候,我買了兩個。
家里有兩只很漂亮的水仙花盆,田螺的形狀,青釉的,古典得很。這是一個友人從陜西給帶回來的。陜西多古董,我便認定了這兩只花盆也是古董。每年的冬天,我都會買了水仙來陪它們。只需一泓清水,裝上水仙,兩只“田螺”便立時靈動起來,遠古的氣息,穿云破霧而來。
看水仙在“田螺”的背上生長,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眼看著從它白色的鱗根處,冒出一點一點的嫩黃。心里面知道,那是長葉了。把它擱窗臺上,那兒是陽光最為充足的地方。每日里,我時不時地跑過去看看。陽光下,它嫩黃的芽上,已泛出一汪淡綠來。漸漸地,抽葉了。漸漸地,葉片豐滿起來。再過兩日,我在它肥厚的葉下,居然尋到了花苞苞。它是什么時候打苞苞的呢?不知。生命的成長,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讓人驚嘆。
我數(shù)了數(shù),一盆里有花苞苞四個,一盆里有五個。它們起初不過綠豆兒大小,像極了愛玩捉迷藏的孩子,躲在葉下,躲過我們的視線,一個人低了頭在那兒吃吃笑。后來,綠豆兒一點一點膨脹,鼓鼓的,像懷孕的婦。里面的孩子迫不及待要出來,撐不住了,就快撐不住了。
這之后的一天,我晚下班,剛剛推開家門,冷不防的,就被馨香抱了個滿懷。我連忙跑去窗臺邊,兩只“田螺”里的水仙,已全然綻放?;ǘ渚o挨著花朵,氣息甜美。它們粉著一小臉蛋,翠衣翠裙,于凌波之上曼妙。我的腦中不由得跳出黃庭堅寫它的詩句:“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果真是水沉為骨玉為肌??!柔嫩的花瓣,如蟬翼,如翡翠。又如嬰兒的肌膚,仿佛吹彈即破。凝視的眼神便一醉再醉,索性把它捧至床頭,睡里夢里,便都是它的香了。
看過有關(guān)水仙的西方傳說,說水仙是由一孤芳自賞的少年變的。少年生得英俊飄逸,他非常愛惜自己的容貌,常常臨水自照,把自己當(dāng)花一樣欣賞。一天,他又在河邊攬水自照,卻不幸溺水身亡。他死后,魂魄不肯散去,遂變成水仙。我喜歡這個傳說,少年終于圓了他的夢了,從此,他的美將與水共存。
然水仙又不單單在水里面才能生長。一次,在一家花店,我看到許多水仙被裝在泥盆里,妍妍而開,模樣嬌憨得很。仿佛仙子落凡塵,別有一番風(fēng)韻。問及,說是把開過的水仙,連根埋到土里,來年的這個時節(jié),它會重新長出來。
回家,半信半疑地,把開過的水仙,埋到屋角后。一年的時間,早已淡忘了這樣的事,根本就沒留意過,那屋角后的土里,原是埋著水仙的魂的。某天下班歸來,鼻翼處突然繞了馨香,縷縷不絕,在冷而濕的空氣里飄拂。尋去,屋角處,不知何時,水仙已婷婷。像鄰家小女孩,于不經(jīng)意間,就長成一個窈窕的大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