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賽男
摘 要:中國是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歷史這門學科也是后人永遠無法參盡的學科之一。歷史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高中,不管是因為高考,還是學生對它的興趣,歷史都占有很高的比例。所以在高中歷史的學習和輔導中,教師需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學習歷史,并以學生為主體,改變原先一味給學生灌輸知識的模式。針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及對歷史的探索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教學;自主學習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教學模式不再是由老師直接灌輸,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可以說是現(xiàn)在的素質教育。在我國所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中,高中歷史不僅只是為了應付高考的需要,也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和素養(yǎng)。而歷史的學習也不再由老師一個人講解,還有學生自己對歷史的學習。自主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且也讓老師的教學更方便,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特點
1.主動自覺性
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主動自覺性,這也是進行自主學習的特點之一。學生自己進行學習,可以拓展學習知識面。每個老師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所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學習,培養(yǎng)并提高他們對歷史的興趣。由原來對學習的厭惡反感到熱愛和興趣,這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好處,讓他們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學生要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享受這一過程,更要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不是自己的包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改變以往的學習態(tài)度,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是他人無法幫助你完成的事情。所以,學習是自己的,只有自己進行學習,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2.自控性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比較枯燥乏味的事情,也是一件長久的事情。面對外面的花花世界,如何抵御外界的誘惑,這也是對學生的一種鍛煉。尤其是自己進行學習就更不容易了,所以,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控能力也是他們需要提升和鍛煉的地方。他們只有更好地控制自己貪玩的心,學習效果才會更佳。
3.獨立性
學習不僅需要團隊合作,也需要自己獨立完成。只有他們自己獨立完成學習,才會找到自己哪里不會,哪里不懂,才會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需要補充。在高中歷史的學習中,很多內容需要聯(lián)系在一起,各個內容之間都有一個連接點,學生只有通過地圖或對當時歷史背景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對歷史內容進行把握,才能真正領會到歷史的內涵。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和支持,也是發(fā)揮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重要表現(xiàn)。
二、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了解
1.拓展課堂教學內容
高中歷史可以使學生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知,但還是涉及繁多的歷史人物、歷史時間、歷史背景、時間內容和過程等等,包含的內容復雜磅礴。同時,在高中歷史的學習中,很多歷史人物都會與很多其他學科相關。例如,在語文中,詩詞歌賦這一塊是語文學習的重點,我們只有了解了這一歷史背景,才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者創(chuàng)作這一內容所要表達的內涵。在高中數(shù)學中也存在很多數(shù)學家,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他們進行了解,有助于增加數(shù)學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也有助于我們對數(shù)學的學習。因而,對歷史的學習,不僅僅是對這一門學科的學習,也可以促進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讓他們更加愿意學習,也更愛學習。讓自主學習不僅僅是針對歷史這門學科,也可以是對其他學科的學習,養(yǎng)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2.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如今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已有很大的進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歷史的教學中,也是一種需要。利用多媒體的方便、信息廣等特點,讓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廣闊的知識。只有讓學生知道更多的知識,才能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和信息面。例如,在歷史課堂中,老師可以播放相關的歷史影像片斷,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了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歷史課程不僅僅是需要老師講解的,也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探討,這樣更容易讓他們掌握知識,加深對歷史內容的了解,也能領悟到歷史事件是可以存在很多不同的觀點的。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完善自己的學習內容,并且通過自主學習,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的了解,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更能幫助他們去學習其他學科,讓他們的學習興趣更濃厚,對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會有很好的幫助,讓學生能更好地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超.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研究[J].黑龍江史志,2015(3):311.
[2]周國鋒.高中歷史“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7).